劉伍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伍明
出生1960年6月(63—64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籍貫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
母校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職業理論物理學家


劉伍明,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生平[編輯]

劉伍明,1960年出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文化大革命期間在雲南省插隊,恢復高考後考入大學,畢業後短暫工作,後來進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攻讀博士研究生,導師為周本濂院士,1994年畢業,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合作導師為蒲富恪院士。2002年至今,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歷任實驗室副主任、課題組長等職務。至今,已培養博士研究生41位,出站博士後42位,發表《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論文520篇。[1] [2] [3]

主要學術貢獻[編輯]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干涉中的非線性效應[編輯]

劉伍明及其合作者利用一維非線性薛定諤方程的精確解研究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干涉中的非線性效應。該方程適用於側向運動被限制或可忽略的情況。藉助逆散射變換,將干涉圖案作為線性薛定諤方程散射問題進行研究,該方程的勢能凝聚體的初始密度分佈描述。劉伍明及其合作者的理論不僅為一維情況提供了定量預測的分析框架,還直觀地解釋了實驗和數值模擬中觀察到的干涉圖案的一些神秘特徵。 [4]

光晶格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在重力下的量子隧穿[編輯]

劉伍明及其合作者研究了光晶格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重力下的量子隧穿現象,涵蓋了「Wannier-Stark局域化」和「Landau-Zener隧穿」兩個區域。該結果與實驗數據[B. P. Anderson等人,Science 282, 1686 (1998); F. S. Cataliotti等人,Science 293, 843 (2001)]一致。劉伍明及其合作者獲得了在整個溫度範圍內都有效的總衰變速率,並展示了在高溫下如何轉化為經典熱激活結果,中溫下如何轉化為熱輔助隧穿結果,以及低溫下的純量子隧穿結果。並且還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以在進一步的實驗中觀察這一新現象。 [5]

著作[編輯]

《Schrödinger Equations in Nonlinear Systems》。 [6]

《Nonlinear Waves: From Dissipative Solitons to Magnetic Solitons》。 [7]

獲獎[編輯]

2016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8]

2022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複雜非線性系統的可積性及其物理應用」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9] [10]

來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