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德秀 (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德秀(1135年—1207年),字仲洪,號退軒宋朝官員,豐城石灘人。

生平[編輯]

劉德秀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中舉,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擔任左迪功郎,知南康軍戶掾。後來升任左從政郎、桂陽軍學教授。淳熙六年(1179年),提領戶部犒賞酒庫所幹辦公事。淳熙九年(1182年)二月,改任宣教郎,為潭州長沙縣。淳熙十三年(1186年)二月,磨勘轉奉議郎。淳熙十五年(1188年)九月,轉承議郎,充任四川制置安撫使司參議官。紹熙元年(1190年)十二月,擔任朝奉郎、權發遣重慶軍撫事。紹熙二年(1191年)六月,轉任朝散郎。紹熙五年(1194年)四月,宋孝宗駕崩,劉德秀以大理寺主簿充山陵使屬。六月,轉任朝請郎。九月,擢升為監察御史慶元元年(1195年)三月,轉任朝奉大夫。四月,擔任右正言。十月,兼侍講。慶元二年(1196年)元月,擔任右諫議大夫。慶元三年(1197年)四月,擔任工部尚書。八月,擔任兵部尚書。十一月,進封豐城縣開國男。慶元四年(1198年)元月,兼侍讀。五月,轉任朝散大夫,兼實錄院修撰。八月,擔任吏部尚書。十二月,轉任朝請大夫。慶元五年(1199年)八月,改知婺州。十二月,以龍圖閣學士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知成都府。慶元六年(1200年)十二月,進封豐城縣開國子嘉泰元年(1201年)五月,轉任朝議大夫。

嘉泰二年(1202年)五月,改知潭州、兼荊湖南路安撫使。十一月,轉任中奉大夫。十二月,進封豐城縣開國伯。嘉泰四年(1204年)二月,授為端明殿學士、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十二月,到達行在臨安府,再授吏部尚書、中奉大夫。開禧元年(1205年)二月,兼侍讀。四月初一,授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成為宰執。五月,進封豫章郡開國侯。閏八月,進呈高宗皇帝實錄,轉任太中大夫。九月,他反對韓侂胄金朝用武,以資正殿大學士出知紹興府、浙東路安撫使。之後辭職,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回家居住。開禧二年(1206年)九月,進封豫章郡開國公,致仕特進勛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開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廿四日,去世。享年七十三歲。宋寧宗輟朝一日。嘉定二年(1209年)二月廿五日葬在新建縣,贈太師,諡文穆。《全宋詞》收錄「賀新郎」詞一首。有遺稿《默軒詞》二十餘卷。

家庭[編輯]

[編輯]

黃氏,封齊安郡夫人。

子女[編輯]

  1. 長子劉敏行,官至通直郎,出判辰州鄆州軍事
  2. 次子劉敏學,官至通直郎、荊湖南路提舉司幹辦公事
  3. 三子劉敏文,官至承事郎、監西京中嶽廟
  4. 幼子劉敏中,官至承奉郎、監興國軍在城酒稅
  5. 女兒嫁給適承信郎、監吉州吉水縣酒稅王問禮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