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列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叱列平(504年—554年),字殺鬼代郡西部(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北魏、東魏、北齊官員。

生平[編輯]

叱列平家族世代為酋帥,高祖叱列鍮石魏太武帝拓跋燾末年跟隨皇帝攻到瓜步,獲賜爵臨江伯,祖父叱列億彌承襲臨江伯,在魏孝文帝時期出任越騎校尉[1][2]。叱列平容貌可觀,鬚髮美麗,擅長騎馬射箭,襲爵第一領民酋長、臨江伯。孝昌元年(525年),破六韓拔陵反叛,柔然在北魏的邀請下進攻破六韓拔陵[3],叱列平統帥部屬跟隨,有戰功,補任別將。後來牧民叛亂,劉胡侖斛律可那律等人同時反叛,朝廷任命斛律平為都督,討伐平定了劉胡侖等人。建義元年四月十三日(528年5月17日),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爾朱榮命令數十人拔刀走向魏孝莊帝元子攸行宮,魏孝莊帝與元劭元子正一起走出帳外。爾朱榮之前派遣并州人郭羅剎、叱列平在魏孝莊帝身邊侍衛,欺騙魏孝莊帝要防備,將魏孝莊帝抱進帳,其餘的人當即殺死元劭和元子正[4][5]。魏孝莊帝初年,叱列平出任武衛將軍,跟隨爾朱榮擊敗葛榮,平定元顥,升任中軍都督右衛將軍,封廮陶縣伯,食邑七百戶。爾朱榮死後,叱列平與爾朱榮的妻子北鄉公主以及爾朱世隆等人向北撤退。元曄登基為皇帝后,叱列平出任右衛將軍,加京畿大都督[6][7]

當時爾朱氏猖狂弄權,叱列平經常擔心禍亂危及自己,正遇到高歡在信都起兵,叱列平於是歸附高歡。叱列平跟隨平定鄴城,在韓陵之戰擊敗爾朱氏。爾朱仲遠逃走後,高歡任命叱列平為東郡大行台。軍隊返回後,叱列平又跟隨高歡平定了爾朱兆。後來叱列平跟隨領軍婁昭討伐樊子鵠將他平定,出任使持節華州刺史。高仲密反叛後,叱列平跟隨高歡在邙山之戰中擊敗宇文泰武定初年,叱列平出任廓州刺史。武定五年(547年)),叱列平加儀同三司、鎮守河陽。武定八年(550年),叱列平進爵為廮陶縣侯。天保初年,叱列平出任兗州刺史,很快加開府,另封臨洮縣子。天保三年(552年),叱列平與各位將軍討伐江淮,攻克陽平郡。南梁圍攻廣陵[8]齊文宣帝高洋詔令叱列平統帥黃河以南各路軍隊前往支援,梁軍撤退,叱列平返回。天保五年(554年)夏天,叱列平在兗州去世,虛歲五十一,朝廷贈予瀛滄幽三州諸軍事、瀛州刺史、中書監,諡號莊惠。兒子叱列孝中繼承爵位[9][7]

家庭[編輯]

父親[編輯]

子女[編輯]

  • 叱列孝中,北齊廮陶縣侯
  • 叱列長叉,北齊侍中、開府、領軍、許昌王[11]
  • 叱列毗沙,嫁北齊太傅、長樂文成王尉璨,封河間郡君,封長樂國妃,進位長樂太妃[10]
  • 叱列寔,北齊儀同三司、雍鄭義三州刺史、衛尉卿、興樂縣開國男[11]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齊書/卷20》,出自李百藥北齊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53》,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叱列延慶,代西部人也,世為酋帥。曾祖鍮石,世祖末從駕至瓜步,賜爵臨江伯。父億彌,襲祖爵,高祖時越騎校尉。
  2. ^ 《魏書·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延慶兄子平,武定末,儀同三司、右衛將軍、廮陶縣開國侯。
  3. ^ 《北齊書校勘記·卷二十·列傳第十二·一七》:孝昌末拔陵反叛茹茹餘眾入寇馬邑 按魏書卷九肅宗紀「茹茹主阿那瑰率眾犯塞」,在正光四年(五二三)二月,破落汗拔陵起義在次年三月。孝昌元年(五二五)北魏勾結茹茹主阿那瑰入塞鎮壓起義軍。前一次和起義軍無關,這裏所說孝昌末的一次,則是北魏政權勾結來的。史文敘事牽連不清,企圖以「茹茹入塞」駕罪破落汗拔陵的起義,故為辯之。
  4. ^ 《北史·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又命二三十人拔刀走行宮。莊帝及彭城王、霸城王俱出帳。榮先遣并州人郭羅察共西部高車叱列殺鬼在帝左右,相與為應。及見事起,假言防衛,抱帝入帳,餘人即害彭城、霸城二王。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榮又遣數十人拔刀向行宮,帝與無上王劭、始平王子正俱出帳外。榮先遣并州人郭羅剎、西部高車叱列殺鬼侍帝側,詐言防衛,抱帝入帳,餘人即殺劭及子正,又遣數十人遷帝於河橋,置之幕下。
  6.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叱列平,字殺鬼,代郡西部人也,世為酋帥。平有容貌,美須髯,善騎射。襲第一領民酋長,臨江伯。孝昌末,拔陵反叛,茹茹餘眾入寇馬邑,平以統軍屬,有戰功,補別將。後牧子作亂,劉胡侖、斛律可那律俱時構逆,以平為都督,討定胡侖等。魏孝莊初,除武衛將軍。隨爾朱榮破葛榮,平元顥,遷中軍都督、右衛將軍,封廮陶縣伯,邑七百戶。榮死,平與榮妻及爾朱世隆等北走。長廣王曄立,授右衛將軍,加京畿大都督。
  7. ^ 7.0 7.1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叱列平字殺鬼,代郡西部人,世為酋帥。平有容貌,美須髯,善射馭。襲第一領人酋長、臨江伯。魏末,以軍功至武衛將軍。隨爾朱榮破葛榮,平元顥,封癭陶縣伯。榮死,爾朱氏陵僭,平懼禍,後歸神武。從破四胡於韓陵。以軍功,天保初累遷兗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卒,贈都督、瀛州刺史,諡曰莊惠。子孝沖嗣。
  8. ^ 《北齊書校勘記·卷二十·列傳第十二·一八》:三年與諸將南討江淮克陽平郡陳人攻圍廣陵 按天保三年即梁元帝承聖元年(五五二)。據陳書卷一高祖紀,這一年陳霸先曾二次統兵到廣陵。統兵的雖是陳霸先,改梁為陳,還在其後五年。這裏「陳人」應作「梁人」。
  9.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時爾朱氏凌僭,平常慮危禍,會高祖起義,平遂歸誠。從平鄴,破四胡於韓陵。仲遠既走,以平為東郡大行台。軍還,從高祖平爾朱兆。復從領軍婁昭討樊子鵠平之。授使持節、華州刺史。高仲密之叛,平從高祖破周文帝於邙山。武定初,除廓州刺史。五年,加儀同三司,鎮河陽。八年,進爵為侯。天保初,授兗州刺史,尋加開府,別封臨洮縣子。三年,與諸將南討江淮,克陽平郡。陳人攻圍廣陵,詔平統河南諸軍赴援,陳人退,乃還。五年夏,卒於州,時年五十一。贈瀛滄幽三州軍事、瀛州刺史、中書監,諡曰莊惠。子孝中嗣。
  10. ^ 10.0 10.1 大同北朝藝術研究院. 《北朝艺术研究院藏品图录》.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6年5月: 194–204. ISBN 978-7-5010-4630-0 (中文(簡體)). 
  11. ^ 11.0 11.1 張永華,趙文成,趙君平編著.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三编》. 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8.10: 117. ISBN 978-7-5013-6555-5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