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主教學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主教學樓
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包河區屯溪路194號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號6-163
登錄2012年6月
合肥工業大學主教學樓(含東西附屬樓)
合肥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包河區屯溪路194號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號4-17
登錄2011年3月

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主教學樓東西附屬樓是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屯溪路194號的一組蘇式建築,全部建成於1950年代後期[1]。2012年,主教學樓列入第六批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亦是今合肥工業大學校徽圖案。

合肥工業大學的前身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原在淮南市。因預備學校搬遷之故,1955年在合肥開工建設教學樓。1956年,東西附屬樓完工。1956年7月,學校搬遷到合肥市[1][2]:314—315,同時更名為合肥礦業學院。

1958年,主教學樓開工建設[1]。原設計為十三層、帶尖塔頂的蘇式建築。中國煤炭部審批時,認為樓層太高,削減至九層。安徽省政府審批時,又削減到六層。學校自籌部分資金,加蓋一層。最終建成七層樓房[2]:315[3]。成為當時安徽省最高的樓房[1]

2002年,合肥工業大學對主教學樓實施水、電、消防、外牆清洗、室內裝修、門廳高級裝飾等方面的改造工程。2011年3月,以合肥工業大學主教學樓(含東西附屬樓)之名列為合肥市文物保護單位[1]。2012年6月,主教學樓以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主教學樓之名列入第六批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屯溪路校区主教学楼入选安徽省“省保文物”. 合肥工業大學新聞文化網. 2012-07-06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簡體中文). 
  2. ^ 2.0 2.1 李雲勝. 第七篇:学堂物语;苏式建筑里的“喀秋莎”音符. 張向奎、屠濤 (編). 《合肥街巷故事》. 中國·安徽省·合肥市: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黃山書社. 2016 [2023-06-28]. ISBN 97875461566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簡體中文). 
  3. ^ 《合工大主教学楼:苏式建筑里的“喀秋莎”音符》. 李雲勝. 安徽文化網.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