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七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七軍歷史上四次組建。[1]

第一次組建:東北軍[編輯]

1933年2月東北軍以第7、第10、第17旅等部合編組建第六十七軍:

1935年駐洛川圍剿陝北紅軍。1936年,江淮仁第108師、第129師撥歸該軍建制。1937年3月調至皖北界首,各部分駐阜陽渦陽沈丘等地,所部整編為2個乙種師:第117師併入第107師,金奎壁任師長;第五十一軍第115師併入第108師,張文清任師長;第129師調歸第五十三軍

1937年7月抗戰爆發後,隸屬第六戰區參加津浦路北段沿線作戰。又調上海松江參加淞滬會戰。強渡蘇州河戰鬥中,軍長吳克仁犧牲。事後國民政府軍政部根據戰區報告,稱吳克仁為叛變投敵。隨後六十七軍番號被撤銷,縮編為第108師,撥歸中央軍王敬久部。[3]

第二次組建:川軍劉湘部[編輯]

抗戰爆發後,1937年8月,川軍劉湘第二十一軍部分部隊編為第161、第162師。1938年2月,第161、第162師合編組建第六十七軍,隸屬王纘緒第29集團軍。[4]

1943年4月上旬隨第29集團軍從河南內鄉出發,經保康縣三斗坪過長江,軍部及第161師駐澧縣,第162師駐桃源縣屬宜窩潭整訓。1943年秋,該軍番號撤消,第161、第162師改隸第四十四軍。第六十七軍軍長佘念慈因盜賣軍糧免職。[5]

第三次組建:第八戰區中央軍嫡系[編輯]

1943年9月胡宗南嫡系部隊新編第26師、中央嫡系的騎兵第7師等部組建第六十七軍,隸屬第八戰區下屬的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部

抗戰勝利後,該軍轄新26師、新編第22師、偽蒙疆軍騎兵第5師等。1945年10月綏遠戰役中,第六十七軍軍部、軍直特務營及新編第26師共約5000人,10月24日夜至25日上午在卓資山八路軍第一二〇師第三五八旅殲滅。全殲4000餘人,繳獲各種槍支896件,何文鼎的日記也被三五八旅繳獲。[7]該軍番號撤銷。

第四次組建:[編輯]

1948年10月陸軍第二編練司令部在江西上饒成立,組建3個師,後編成第六十七軍:[8]

1949年初改隸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直轄,部署於浙贛鐵路的第二線。1949年4月下旬渡江戰役開始後,該軍撤退至廣東潮汕地區,改隸第12兵團。1949年10月19日海運舟山、台灣。

參考文獻[編輯]

  1. ^ 劉鳳瀚著,《國民革命軍的發展及指揮系統之建立》——民國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載《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頁
  2. ^ 詹大南:「圍城打援—勞山戰役紀實」,《軍事歷史》,1986年第3其,
  3. ^ 王東平. 死守松江三天——中日淞沪会战中的惨烈阻击战. 《新史記》雜誌社. 25 June 2012: 200. ISBN 978-1-63032-332-5. 
  4. ^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111頁
  5. ^ 時任第一六二師參謀長林文波:「第一六二師參戰概述」,《正面戰場——湖南會戰 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1月版,第159-162頁。
  6. ^ 車欣:《國民革命軍陸軍騎兵第七師抗戰時期在綏遠的作戰與駐防》,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7. ^ 賈曉明:「三五八旅卓資山克敵」,《人民政協報》,2019-12-13。
  8. ^ 劉鳳瀚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2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