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尚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尚志(1908年—1990年1月19日),字浩然,曾用名張福生張福增夏福生夏和天,男,吉林鎮賚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生平[編輯]

夏尚志是吉林省鎮賚縣五棵樹鎮人。1918年入私塾。1919年入國民小學讀書。1921年入大賚國民高等小學就讀。1925年考入齊齊哈爾的黑龍江省第一師範學校,後又入天津南開中學補習。1928年2月入北京弘達學院學習。1928年秋考入中法大學孔德學院預科班。1930年4月參加反帝大同盟,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1930年5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任支部組織委員。1930年11月在共青團北平市委做市內交通工作。

九一八事變後,參加創辦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被選為執委,分工負責與在北平的東北各抗日團體代表的聯絡和接待工作。1931年11月初,被推舉為民眾救國會的代表,參加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與東北留平學生抗日救國會赴京請願團,到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請願。1932年4月代表河北省委與團省委巡視東北工作,與張甲洲張文藻張清林鄭炳文於天放等共六名東北籍抗日青年踏上了打回老家去的戰鬥征途。1932年6月到巴彥游擊隊工作。1932年7月初轉黨。1932年11月,巴彥游擊隊改編為紅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師長張甲洲),被滿洲省委任命為第二支隊隊長。1933年2月到哈爾濱市委任兵運書記,深入到偽滿軍中發展黨組織,先後在偽滿軍十一旅機槍連、迫擊炮連和步兵連建立了3個黨支部,黨員和積極分子發展到70多人。1933年4月,任雙城特支書記。1933年6月回省委工作。1933年8月到大賚縣,在大賚師範講習所發展了5名進步師生組建了黨支部。1934年4月滿洲省委派其接替被捕的王大聰奉天特委書記,恢復遭破壞的黨組織,先後組建了兵工廠支部、留日軍官候補生支部、奉海路支部、監獄支部等4個黨支部。1935年1月改稱奉天市委任書記[1]。1935年3月調任哈爾濱區委書記。1935年8月調任大連市委書記。1936年10月調任海倫縣委書記。1937年「四一五」大逮捕中,海倫縣委遭到了嚴重破壞。1938年到額爾古納右旗以教書為掩護。1943被日偽當局以「共嫌」拘捕;由於沒有證據,1945年1月被假釋。

抗戰勝利後,1945年9月到瀋陽東北局接上關係。程子華向其傳達了東北局書記彭真、副書記陳雲的指示,1945年10月派任北滿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張昭為副專員,率領50名關內老幹部和冀熱遼軍區一個連的兵力從瀋陽出發,經鄭家屯於10月中旬到白城子,3天內擴軍近千人。以白城、大賚為中心,開闢西滿根據地,建黨建政建軍。首先組建洮安縣委石明之任縣委書記、鄭芥舟任縣長,駱子祥蔣谷峰為縣委委員),其次派幹部接收了洮南縣,親自率部接收了大賚縣安廣縣郭前旗扶餘縣,在各地解散維持會、收編清洗治安大隊、建立縣委與人民政權。

1945年10月底,嫩江省工委派遣從延安來的任志遠組建白城地委、白城軍分區,並任地委副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夏尚志任軍分區司令員兼行署專員。

1945年11月中旬嫩江省工委書記劉錫五、省長於毅夫到白城視差,宣佈撤銷北滿地區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建嫩江省白城子專署、中共嫩江省白城子地方委員會、嫩江軍區白城子軍分區,轄洮安、洮南、鎮東、開通、瞻榆、大賚、安廣、郭爾羅斯前旗和扶餘共9個縣(旗),張策任地委書記兼白城子專署專員兼白城子軍分區政委,任志遠為地委副書記兼軍分區副政委,夏尚志為軍分區司令員[2]。隨後接收了鎮東縣開通縣,所部發展到7000餘人,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嫩江(軍區)第一縱隊,轄3個支隊、9個團、另1個騎兵團、1個警衛營、1個炮兵連。

  • 第一支隊:支隊長兼政委程世清。轄前郭、扶餘、大賚3個團
  • 第二支隊:支隊長兼政委劉玉堂。轄洮安、鎮東、安廣3個團
  • 第三支隊:支隊長朱繼先、政委於英川。轄洮南、開通、瞻榆3個團。

1945年12月5日起,安廣縣、開通縣、洮南縣、大賚縣、鎮東縣先後被叛變的「光復軍」佔領。12月5日,安廣縣保安大隊叛變,縣委書記王超突圍犧牲。12月6日,「光復軍」佔領開通縣。1月14日,「國民黨先遣軍第11師」佔領了洮南縣。大賚縣獨立團叛變。土匪柳青波、王奎武部進佔了鎮東縣。在長春國民黨專員辦事處派遣韓馥到白城一帶串聯下,12月31日光復軍頭目王奎武,糾集鎮東、安廣、洮南等7縣光復軍萬餘人攻打白城子。城內獨立騎兵團、護路隊相繼叛變,裏應外合。在白城城內激戰3天3夜後,1946年1月3日拂曉,白城子軍分區部隊保護白城子地委、行署和中共洮安縣委、縣政府人員突圍至城北五家戶[3],騎兵團長劉海明在突圍中犧牲。1月4日下午,駐白城的蘇聯軍隊把七縣光復軍頭目邀請到一起,實施扣押,並向城內的光復軍猛烈開火,殘餘的光復軍被迫退出城區。夏尚志集中兵力,在五爺廟(今烏蘭浩特東蒙古人民自治軍第一師騎兵的增援下[4],首先殲滅了城外套保(今到保鎮)、青山的光復軍,乘勝南攻洮南,與先期於1月28日收復洮南縣城的新四軍第三師八旅二十二團、洮南支隊、東蒙古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三師八旅二十二團合會,又聯手於2月1日攻克鎮東縣城,擊斃匪首王奎武;隨後收復了大賚縣、開通縣、泰來縣、安廣縣等地。

1946年3月12日,白城子軍分區部隊改編為西滿縱隊第二支隊,任二支隊司令員,政委姚仲廉。1946年6月中旬,任吉江軍區第四軍分區(洮南軍分區)副司令員。1947年8月,四分區撤銷,任遼吉軍區(後改稱遼北軍區)副參謀長。1948年11月,轉業任遼西省農委副主任兼農業廳廳長,主持創辦了4個大型農場、果園和3個種畜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任國家計委農林水利局副局長、國家經委水利資源綜合利用局局長,青海省計經委主任,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計劃局局長、第二輕工業部計劃司司長,1978年1月任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公司顧問(副部級)等職。

參考文獻[編輯]

  1. ^ 百年征程 百秒瞬间|前仆后继为革命——夏尚志在沈阳. 瀋陽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2021-05-18. 
  2. ^ 难忘的战斗—日本投降后白城的接收与解放大事记. 吉林日報. 2017-11-01. 
  3. ^ 周隱芳:「夏尚志與白城革命根據地」,《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第26-28頁。
  4. ^ 全根先:“内蒙古骑兵一师的两任达斡尔族师长”. 人民政協報. 2020-02-07 [202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