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孚橡膠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孚橡膠廠(今為大孚橡膠總廠)前身為兆豐橡膠廠(大孚橡皮工廠)是崔福莊於1930年建立於曹家渡新街8號的工廠,設計生產「大虎」牌鞋類。

歷史[編輯]

1938年,改名大孚仁記橡膠廠。1941年,改名大孚橡膠廠。1944年,徐中和等和四達橡膠組成立大孚橡膠廠股份有限公司,白利南路的四達廠改為大孚一廠,新街的大孚橡膠廠改為大孚二廠。1950年,大孚橡膠廠與蘇南軍區合作,改組為「公私合營大孚公記橡膠廠」,主要生產軍用解放鞋,同年實生橡膠廠賣給中央軍事學院,1951年併入大孚橡膠廠。1953年7月被公管,取名為「地方國營大孚橡膠工廠」。1958年,大躍進時期,大孚廠申請的「飛躍」牌商標獲批准註冊並使用,同年5月國家投資擴建後大孚廠擴至中山西路207號1960年,金剛橡膠廠併入大孚橡膠廠。1961年10月,上海十四橡膠廠併入大孚橡膠廠。1992年,大孚橡膠廠劃歸上海輪胎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後隨集團併入上海華誼集團。1993年,大孚橡膠廠歸於由大孚橡膠廠與上海蘭生共同投資組建的大博文鞋業手中。1997年,大孚橡膠廠投資成立上海大博文鞋業有限公司隨後大博文鞋業轉入上海蘭生股份公司名下。工廠也從原址上海中山西路搬遷到浦東新區,後搬至青浦工業園區。同年大孚撤股,大博文接收了大孚的306名製鞋工人,大孚授權大博文使用飛躍商標至2013年,大博文以「大博文飛躍」商標出現。1998年,改為上海大孚橡膠有限公司。2001年,大孚橡膠公司停產,飛躍牌商標的生產管理權歸上海生龍鞋業有限公司所有。2005年,法國經銷商,法國人帕特里斯-巴斯蒂安(Patrice Bastian)獨自註冊了Feiyue(飛躍)的國際商標,不與大孚橡膠廠合作而獨立尋廠生產。[1] [2] [3] [4] [5] [6] [7] [8] [9] [10]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