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伸 (抗戰將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屈伸
出生陝西省三原縣
逝世陝西省西安市
服役年份1925-1949
軍銜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參與戰爭娘子關戰役台兒莊會戰武漢保衛戰棗宜會戰

屈伸,字宜之,國民革命軍少將,歷任參謀,營長,團長,31師參謀處主任,30軍參謀處長,第二戰區視察專員,第五,第七補給區司令部辦公室主任等職。 抗日戰爭期間,參加了娘子關戰役,台兒莊大戰,武漢保衛戰,棗宜會戰等戰役,尤其在保衛台兒莊城戰役的生死關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其抗日戰爭經歷中的亮點。

生平[編輯]

屈伸1911年10月18日(清宣統三年八月二十七)生於陝西三原斗口巷,陝西軍官學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畢業,1936年3月18日敘任陸軍步兵中校。父親屈思恭,懂國畫,善褐裱,因而與于右任先生結識。1915其父年因病去世後,家璄艱難,為使屈伸讀書,母親為人傭工,補貼家用。當時于右任先生剛剛創辦三原民治小學,屈伸入民治讀書,因天資聰敏,再加之刻苦好學,竟連跳兩級畢業。後在於先生的資助下,考入在三原的「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讀書,同年,母親在貧困中自縊身亡。

1925年,革命席捲全國,屈伸決定投筆從戎,報考了楊虎城創辦的「三民軍官學校」並被錄取,為在校年令最小的學員。1926年冬,考入馮玉祥所部第11師當學兵。1928年進入孫連仲所部,歷任中尉書記長,上尉、少校,中校參謀。1933年夏,考入黃埔軍校(南京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二期。1934年夏畢業後,歷任26路軍干訓所軍官隊隊長,31師人事科中校科長,教育營中校營長,輜重兵營長。1937年任31師上校師參謀處主任,1939年夏,歷任30軍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兼30軍直屬團團長,30軍幹部訓練教育長兼兵學研究班主任。

抗戰勝利後,任北平第五補給區司令部少將主任兼天津榮軍院院長。1947年9月,「北平諜案」發生,受到牽連,被迫離開北平,回到老家西安。 同年,任第七補給區司令部少將辦公室主任。1948年,曾隨十八兵團賀龍司令員入川做策反工作,返回西安後,進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新中國成立後,任九三學社西安分社宣傳部副部長。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79年3月得到平反,恢復公職,任陝西省文史館員,1981年10月22日,病逝於西安,享年70歲。

台兒莊保衛戰[編輯]

1938年3月,國民革命軍31師奉命由河南信陽武聖關一帶開赴徐州五戰區,參加徐州會戰,擔任固守台兒莊城寨的任務,台兒莊是戰區軸心,亦是敵人的攻擊重點,如果失守,整個戰役計劃就會全面落空。戰鬥打響後,屈伸與師長池峰城把師指揮所設在與台兒莊一河之隔的鐵路橋下,就近指揮台兒莊寨內及其附近部隊抗擊日軍進攻。戰鬥中,屈伸堅持每天進寨聯絡,隨時掌握戰鬥進展情況,當台兒莊大部街區被敵佔領,池峰城師長因過於勞累,吐血不止,守軍陣地僅剩一座西門,台兒莊危在旦夕,屈伸臨危受命,果敢主持部隊的調遣和指揮作戰事宜,每日必親至城內巡視,槍林彈雨,身臨巷戰,鼓勵守軍堅定信心,死守陣地,同時建議池師長調整部署,幾次組織敢死隊乘夜進行反擊,經過日夜苦戰,終於將寨內敵人全部肅清,穩定了戰局, 取得戰役的勝利。

時任31師司令部少校參謀的耿澤山在「台兒莊大戰親臨紀實」中對屈伸有詳細回憶: 「...每當戰況處於危急,指揮官猶豫動搖的關鍵時刻,屈伸都能以無畏的魄力,毫不考慮自己的地位、人事關係與個人利害,毅然採取勸說、鼓勵、怒斥,曉以大義甚至越俎代庖,未經師長同意即下達命令,強制旅團長執行,結果幾次使危如壘卵的險惡情況,得以轉危為安,確實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

據"台兒莊大戰紀念舘」人物介紹,屈伸 「...協助師長池峰城指揮台兒莊城寨守衛戰,在陣地存亡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堪稱幕後英雄」。

參考資料[編輯]

  1. 耿澤山.《中華民國史資料: 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台兒莊保衛戰親歷記實-四,無名英雄 —屈伸北京:中華書局,1989:234-248.
  2. 台兒莊大戰勝利紀念舘人物介紹.
  3. 臧克家.津浦北線血戰記: 六 屈處長談台兒莊血戰經過 八 小燈照人作夜譚:生活書店,1938年5月:33-45.
  4. 《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徐州會戰》. 台​兒莊大戰紀實.新華書店北京發行:中國文史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186-199 .
  5. 《民族之光》 -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1995:15.
  6. 代明.拼成焦土並無策,痛飲黃龍自有期: 記台兒莊保衛戰中的「無名英雄」屈伸將軍-潮流雜誌第22期.北京: 2008:41-48
  7. 北京香山抗戰名將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