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工作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遭警察逮捕的日共山村工作隊成員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山村工作隊
假名さんそんこうさくたい
平文式羅馬字Sanson Kōsakutai

山村工作隊是1950年代前半葉日本的一個共產主義準軍事組織[1]

1949年11月,中共領導人之一劉少奇指出,中國的武裝鬥爭方式適用於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廣大地區。此觀點同時得到蘇聯斯大林的支持。1950年,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發起赤色清洗日本共產黨的領袖全被解除公職,德田球一所感派的日共領導被迫流亡中國。德田在北京設立「日本共產黨臨時中央指導部」,俗稱「北京機關」。在1951年2月23日的日本共產黨第4回全國協議會(四全協)上,確定反美武裝鬥爭的方針,模仿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中的戰術,以農村包圍城市,在全國各地的農村建立解放區。10月16日的第5回全國協議會(五全協)上,更是確立在農村實行游擊戰的綱領。山村工作隊、中核自衛隊等這些武裝暴動組織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相繼建立的。

山村工作隊的成員都是捨棄學業的親共學生,他們得到日共北京機關的支持,活躍於日本各地的農村,對各地列車施行爆破,用燃燒彈攻擊派出所,毆打警察。攻擊各地封建地主的房屋。各地居民對山村工作隊不抱好感。他們盤踞於山區,當地醫療條件落後,北京機關派遣專門的醫師進行巡迴治療。

日共的武裝鬥爭方針使其在民眾中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在1952年的總選舉里,日共黨員全體落選。1953年德田球一在北京病逝後,野坂參三西澤隆二對北京機關中德田的支持者進行清洗,隨後與國際派宮本顯治和解。7月29日的日本共產黨第6回全國協議會(六全協)上,武裝鬥爭路線被否定,山村工作隊的成員對此轉變表示深深的絕望。此後,日共不再對山村工作隊提供資金來源,山村工作隊逐漸瓦解。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葉紘麟. 日本共產黨及其對中國的看法:以對中國共產黨的關係為主 (PDF) (學位論文).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42. 2018-08-15 [2022-09-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7-12) (中文(繁體)). ……並且還決定模仿中國革命方式,爭取在農村建立解放區。之後,日本共產黨除了在各地成立軍事委員會推廣武裝鬥爭外,並且成立了在農村地區的山村工作隊和保衛工廠的中核自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