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開鏡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州周延日語楊洲周延《千代田之御表》開鏡餅圖(1897年)。《千代田之御表》是一系列浮世繪作品,記錄了江戶城內官方集會場所「表」的年度民俗活動。

開鏡餅割鏡餅,是日本新年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1],指用手或木槌打碎向年神供奉的鏡餅。在表達對神明的感謝、祈求無病無災後[2],人們會將鏡餅吃下。也常有供奉汁粉雜煮善哉霰餅等食品。[3]

概述[編輯]

在江戶時代,商家在新年的吉日舉行開倉(日語:日語:蔵開き)活動。武家則在新年的第11天(原本是第20天)將供奉在具足日語甲冑上的具足餅取下,製作成雜煮等食物,稱為祝賀刃柄(はつか)。由女性開鏡台上的鏡餅,稱為初顏。這些武家社會的風俗逐漸向一般百姓普及。

江戶城中,會將裝在重箱中的年糕和餡料送到大奧,製作成汁粉等食用[4]

開鏡餅時使用手或木打碎,而非用刀切割。這是由於刀會讓人聯想到切腹。(「割」並不吉利,所以使用「開」來代替)。「鏡」意味着圓滿和諧,「開」則代表廣闊的前途。

吃鏡餅也被稱為「日語:歯固め」。吃硬的食物使牙齒堅固,並向年神祈求長壽。

一些地區還會根據鏡餅裂開的方式進行占卜,有「鏡餅越碎,收成就越好」的說法[5]。為了繼承武家傳統,有些柔道、劍道館至今仍在舉行開鏡餅的儀式。

日期[編輯]

關東地區周圍,這類供奉年神的儀式通常在新年期間(日語:松の內)結束,即1月7日之後[6]的1月11日[7]舉行(根據周末及假期也有不同)。最初在1月15日,後來改為1月20日,但因德川家光慶安4年4月20日(1651年6月8日)去世,就避開20日,定在新年期間內[8]。後又定在1月11日。

日本現時採用公曆。新年期間截止到1月15日的地區,在16日之後開鏡餅,多在1月20日舉行。在京都府和附近的一些地區,也有在1月4日開鏡餅的家庭[9]。但其原因尚不清楚。

文學[編輯]

俳句
作為俳句中的季語出現。
和歌
由女性開鏡餅,稱為初顏。被用作二十日的緣語日語縁語

來源[編輯]

  1. ^ 日本鏡餅組合 2010年1月
  2. ^ 日本文化いろは辭典
  3. ^ 日本鏡餅組合調查:汁粉2500・雜煮1500・其他500
  4. ^ 『定本江戸城大奧』永島今四郎・太田贇雄編、人物往來社(1968)
  5. ^ 『農業新聞(2011.1.11號)』「四季」
  6. ^ 神社と神道
  7. ^ allabout 「鏡開き」をまるごと解明!
  8. ^ 江戸為寛文2年1月6日(1662年2月24日)、江戸幕府規定為1月7日。
  9. ^ 奈良新聞 天理教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