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天人(1914年),又名張彼得,青島教會長老

張天人是山東省掖縣人,1914年出生。1933年(19歲)領洗加入基督教長老會。1936年起投身傳教工作,曾經先後在中國北方的煙臺北平天津威海等地工作[1]。 1946年,張天人任青島基督徒聚會處長老。

1951年3月,青島教會邀請上海的自由佈道家顧仁恩來青島,在龍山路4號佈道,顧仁恩因「散佈反動言論」和「驅病趕鬼」被逮捕。同年,在土改運動中,青島教會1,500餘名信徒參加簽名,上書毛澤東主席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要求保留福州鼓嶺執事之家」的土地。6月,青島教會參加青島市基督教「三自」運動籌備委員會。年底,青島教會的張子潔長老、張世平以「反革命罪」被捕。青島教會的聚會人數銳減。張天人繼續負責青島教會。

1954年12月和1955年8月,張天人負責的青島教會先後二次退出「三自」。不過不久之後,同年秋天,張天人等負責人終於因「愛國教徒的幫助」和「政府的感召」而公開認錯,第三次參加了這一組織[2]。1956年秋,在青島市基督教第二屆代表會議上,張天人長老當選為青島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任。

不過,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張天人由於在人大會議上發言,批評政府的宗教政策不夠透明,以及佔用教會用地、不尊重教會,而被定為右派[3]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張天人作為「牛鬼蛇神」遭到批鬥,下放街道監督勞動,生活費停發,以做臨時工為生。

1979年,張天人得到平反,並補發了生活費。1980年張天人回到教會工作,主持了青島第一個恢復開放的江蘇路基督教堂。1981年3月19日,山東省基督教召開第三次代表會議,張天人被選為山東省基督教協會第一屆委員會副會長。同年5月26日,青島市基督教召開第四次代表會議,選舉張天人為「三自」副主任,並出任新成立的「青島市基督教協會」會長[4]。1984年,青島基督徒聚會處重新恢復活動。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