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塞利尼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塞利尼隕石坑
阿波羅15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21.13°N
經度20.59°E
直徑6.01公里
深度1.02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340°
命名來源儒勒·阿爾弗雷德·皮埃羅·德塞利尼英語Jules Alfred Pierrot Deseilligny

德塞利尼隕石坑(Deseilligny)是月球正面位於澄海南部的一座年輕小撞擊坑,約形成於32-11億年前的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法國月面學家儒勒·阿爾弗雷德·皮埃羅·德塞利尼英語Jules Alfred Pierrot Deseilligny(Jules Alfred Pierrot Deseilligny,1868年-1918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德塞利尼隕石坑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阿波羅17號在日落時拍攝的圖像
阿波羅15號拍攝的斜視圖
貝塞爾隕石坑(左上)和德塞利尼隕石坑(右上),利斯特山脊位於中間,阿波羅17號拍攝。

該隕坑西北偏西靠近貝塞爾隕石坑、北面是幾乎完全被熔岩填平的芬施隕石坑,略小的博雷爾隕石坑和已淹沒的布拉開隕石坑分別位於它的東北偏凍和東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則毗鄰塔凱隕石坑博比利爾隕石坑。德塞利尼隕石坑的周邊佈滿各種有趣的月表地貌,南面環繞着彎曲的利斯特山脊、在它後面的西南方綿延着蜿蜒的巴克蘭山脊,而斯米爾諾夫山脊尼科爾山脊則分別延伸在它的東北和東南,以上這些皺嶺都被非正式地統稱為蛇形嶺。此外,在隕坑的西南偏西方橫亙了海瑪斯山脈,南面則是山脈東端的阿切魯西亞岬[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21°08′N 20°35′E / 21.13°N 20.59°E / 21.13; 20.59,直徑6.01公里[3],深約1.02公里[1]

德塞利尼隕石坑外觀呈圓碗狀,環繞着一圈低矮但壁沿峻峭的坑壁,其最大高出周邊地形220米[1],內部容積約8.68立方千米[1],坑內地表較為崎嶇。環周邊密佈着眾多細小的撞擊坑。該隕坑形態特徵隸屬於ALC 型(以該類隕石坑的典型代表—衛星坑阿爾巴塔尼 C所命名)。

月食期間曾記錄到的該隕坑表面溫度發生異常,主要是其地質齡不長,表面尚未形成能產生隔熱作用的表岩屑覆蓋層所致,該現象是年輕隕石坑的一種典型特徵。

參引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Deseilligny on the map LAC-42 (PDF). [2017-05-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5-05).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4). 

另請參閱[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