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折子戲是指戲曲中的一段戲,又稱折戲散齣散劇集戲等,多是戲曲中的精彩片斷,可說是全劇的靈魂所在。

晚明萬曆年間在宴席有「插一齣」的習俗[1]。崇禎十二年(1639年)十月十四日祁彪佳權德輿家,「德輿盡出家樂合作《浣紗》之《採蓮》劇而別」。[2]折子戲有獨立體系,可完全反映出整部大戲的完整情節。例如《白蛇傳》中的〈盜草〉、〈斷橋〉最著名的兩段,《雷峰塔》則是〈盜草〉、〈鬥草〉、〈斷橋〉三折的結合。《游園驚夢》是崑曲《牡丹亭》最著名的《遊園》與《驚夢》兩摺。《玉堂春》中的《蘇三起解》也是著名的折子戲。《琵琶記》有《剪髮》、《賢遘》、《館逢》、《掃松》四個折子戲。

折子戲要成為獨立演出的單元,須有漫長的演化過程。蛇妖故事最早記載於《太平廣記》中所收錄之《白蛇記》、《李黃》[3][4]白蛇故事南宋時有《西湖三塔記》,見於明洪楩刊印的《清平山堂話本》,是講白蛇傳故事雛形的最早版本,裏面講到白蛇精、烏雞精、水獺精利用人的慾望,專取活人的心肝下酒;晚明,馮夢龍編的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中收錄了《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一直到乾隆年間才演化出黃圖珌刻本《雷峰塔傳奇》問世,共二卷卅二齣,「方脫稿,伶人即堅請以搬演之」[5]。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方成培再改定為三十四本,其中的〈盜草〉、〈鬥草〉、〈斷橋〉三折又脫穎而出,成為最著名的折戲。

註釋[編輯]

  1. ^ 袁中道《游居柿錄》:「如予近五旬矣,譬如大席將散時,插一齣便下台耳。」;張岱陶庵夢憶》所記:「天啟三年,余兄弟攜南院王岑、老串楊四、徐孟雅、圓社河南張大來輩往觀之……劇至半,王岑扮李三娘,楊四扮火工竇老,徐孟雅扮洪一嫂,馬小卿十二歲扮咬臍,串《磨房》、《撇池》、《送子》、《出獵》四出,科諢曲白,妙入筋髓,又復叫絕。」
  2. ^ 祁彪佳《日記》
  3. ^ 《太平廣記》卷四五八
  4. ^ 胡士瑩:《白蛇故事的發展——從話本〈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談起》
  5. ^ 《觀演《雷峰塔》傳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