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拓跋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拓跋禎(?—?),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後裔,宰官尚書、新蔡昭公拓跋干之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編輯]

拓跋禎通曉各方的語言,膽量過人,擅於騎馬射箭。魏太武帝拓跋燾時期,拓跋禎擔任司衛監,跟隨征伐柔然,忽然遇到柔然的別部,敵眾我寡,拓跋禎於是在山上解開馬鞍放馬,以顯示有埋伏,敵軍果然懷疑而迴避他們[1][2]

魏孝文帝元宏初年,拓跋禎被賜予沛郡公的爵位,後出任南豫州刺史。大胡山的蠻族常常抄掠,前後的太守刺史大多籠絡懷柔。拓跋禎設下計劃,召集新蔡、襄城蠻族首領三十多人,拓跋禎全副武裝,在南豫州西部設置酒宴,讓他們來觀看射箭。拓跋禎先挑選部屬能射箭的二十多人,拓跋禎自己射了幾箭都命中了,然後命令部屬依次射箭,都射中了。拓跋禎預先放出一個犯死罪的囚犯,讓他身穿軍服,也參加射箭,命令他射箭,沒有射中,拓跋禎當即責問並斬殺了他。蠻族首領們信服拓跋禎的技能畏懼他的威風,互相看着發抖。拓跋禎又預先讓部屬選取死囚十人,都穿上蠻族的衣服,說是抄掠的賊寇。拓跋禎於是到座位上,假裝抬眼看天,略微有風吹動,拓跋禎對蠻族說:「風稍微暴烈,似乎有抄掠的賊寇進入境內,不過十個人,應當在西南五十多里。」拓跋禎當即命令騎士追擊,果然捆綁送回十個人。拓跋禎對蠻人們說:「你們鄉里有人如此抄掠,該不該處死?」蠻人們都叩頭說:「罪該萬死。」拓跋禎當即斬殺了這十個人,送蠻人們返回,並加以慰問告諭。蠻族大為信服,從此南豫州境內沒有殘暴的擄掠,淮河以南相繼來歸附北魏的有三千多家,安置在州城東面汝水旁邊,名叫歸義坊[3][2]

起初,豫州城的豪強胡丘生多次與外人勾結,等到拓跋禎擔任刺史,胡丘生曾經犯罪,心懷憤恨圖謀不軌,假裝結婚進城集合民眾說:「刺史想要遷移城中大戶人家,送到代京。」他們共同謀劃在城中謀反。城中百姓石道起將事情秘密告訴拓跋禎,建議迅速逮捕速胡丘生和參與謀劃的人。拓跋禎說:「我不辜負別人,別人為何叛亂,但是胡丘生欺騙大家,如果逮捕了他,眾人必定大為恐懼。我平靜的等待他們,他們不久自己就會後悔歸服。」話還沒說完,城中三百人自己捆綁到州府門前拜謁,陳述胡陳丘生狡譎欺騙的罪行。胡丘生單人匹馬逃走,拓跋禎寬恕而不追究[4][5]

朝廷後來徵召拓跋禎擔任都牧尚書,去世後,朝廷贈予拓跋禎侍中儀同三司,諡號簡公。拓跋禎有八個兒子[6][5]

家庭[編輯]

妻妾[編輯]

  • 尹氏

兒子[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子禎,通解諸方之語,便騎射。世祖時,為司衛監。從征蠕蠕,忽遇賊別部,多少不敵,禎乃就山解鞍放馬,以示有伏,賊果疑而避之。
  2. ^ 2.0 2.1 《北史·卷十五·列傳第三》:子禎,膽氣過人。太武時,為司衛監。從征蠕蠕,忽遇賊別部,多少不敵。禎乃就山解鞍放馬,以示有伏,賊果疑而避之。孝文初,賜爵沛郡公,後拜南豫州刺史。大胡山蠻時鈔掠,前後守牧多羈縻而已。禎乃召新蔡、襄城蠻首,使之觀射。先選左右能射者二十餘人,禎自發數箭皆中,然後命左右以次而射。先出一囚犯死罪者,使參射限,命不中,禎即責而斬之。蠻魁等伏伎畏威,相視股慄。又預教左右取死囚十人,皆著蠻衣,雲是鈔賊。禎乃臨坐,偽舉目瞻天,微有風動,禎謂蠻曰:「風氣少暴,似有鈔賊入境,不過十人,當在西南五十里許。」即命騎追掩,果縛送十人。禎告諸蠻曰:「爾鄉里作賊如此,合死以不?」蠻等皆叩頭曰:「合萬死。」禎即斬之。因慰喻遣還,自是境無暴掠。淮南人相率投附者三千餘家,置之城東汝水之側,名曰歸義坊。
  3. ^ 《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高祖初,賜爵沛郡公。後拜南豫州刺史。大胡山蠻時時鈔掠,前後守牧多羈縻而已。禎乃設畫,召新蔡、襄城蠻魁三十餘人,禎盛武裝,於州西為置酒,使之觀射。先選左右能射者二十餘人,禎自發數箭皆中,然後命左右以次而射,並中。先出一囚犯死罪者,使服軍衣,亦參射限,命射不中,禎即責而斬之。蠻魁等伏伎畏威,相視股慄。又預教左右取死囚十人,皆著蠻衣,雲是鈔賊。禎乃臨坐,偽舉目瞻天,微有風動,禎謂蠻曰:「風氣少暴,似有鈔賊入境,不過十人,當在西南五十里許。」即命騎追掩,果縛送十人。禎告諸蠻曰:「爾鄉里作賊如此,合死以不?」蠻等皆叩頭曰:「合萬死。」禎即斬之。乃遣蠻還,並加慰諭。諸蠻大服,自是境無暴掠,淮南之人相率投附者三千餘家,置之城東汝水之側,名曰歸義坊。
  4. ^ 《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初,豫州城豪胡丘生數與外交通。及禎為刺史,丘生嘗有犯,懷恨圖為不軌,詐以婚進城人告云:「刺史欲遷城中大家,送之向代。」共謀翻城。城人石道起以事密告禎,速掩丘生並諸預謀者。禎曰:「吾不負人,人何以叛,但丘生誑誤。若即收掩,眾必大懼。吾靜以待之,不久自當悔服。」語未訖,而城中三百人自縛詣州門,陳丘生譎誑之罪。丘生單騎逃走。禎恕而不問。
  5. ^ 5.0 5.1 《北史·卷十五·列傳第三》:初,豫州城豪胡丘生數與外交通,及禎為刺史,丘生嘗有犯懷恨,圖為不軌,詐以婚集城人,告云:「刺史欲遷城中大家,送之向代。」共謀翻城。城人石道起以事密告禎,速掩丘生,並諸預謀者。禎曰:「吾不負人,人何以叛?但丘生誑誤。若即收掩,眾必大懼,吾靜以待之,不久自當悔服。」語未訖而城中三百人自縛詣州門,陳丘生譎誑之罪。而丘生單騎逃走,禎恕而不問。後徵為都牧尚書。卒,贈侍中、儀同三司,諡簡公。有八子。
  6. ^ 《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後徵為都牧尚書。薨,贈侍中、儀同三司,諡簡公。有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