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盧薩卡體育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盧薩卡體育場
地圖
位置 贊比亞 盧薩卡
所有者贊比亞工程部(Ministry of Works and Supply)
座位數非洲杯足球賽:50,009座
表面草皮
建造
動工2011年5月
啟用2013年
建築費用¥ 6.6億元
建築師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Tongji Architectral Design Institute)

新盧薩卡體育場(New Lusaka Stadium)位於贊比亞共和國首都盧薩卡西北郊,西鄰北大街(Great North Rd.),主要由體育場東、西、南、北看台、田徑運動場組成。體育場總建築面積47855㎡。固定座位數為50,009座。

為建成既能承擔本國、非洲杯足球賽和田徑賽等比賽,又能適應經常性的群眾體育、文化活動,遵照「功能比較完善、標準適當超前」的總原則,體現「綠色、人文、科技」的體育主題,在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規範的基礎上並滿足國際足協規定的足球場館建設要求。體育場由東、南、西、北四個看台圍合成橢圓形平面,東西兩側是主要看台,設雙層看台,南北看台為單層。內部設有105m×68m的滿足足聯標準的比賽足球場地及400m環形跑道的田徑場。

根據中國政府與贊比亞政府2011年2月25日簽署的中贊合作備忘錄,新盧薩卡體育場及老體育場西看台重建工程全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提供融資,項目規格參照已建成的援贊恩多拉體育場。總項目造價6.6億元人民幣,由上海建工海外事業部總承包,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於2011年1月由回良玉副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奠基,目前正處於設備安裝和鋼結構施工中,預計於2013年竣工並投入使用。[1][2][3]

建築與結構設計[編輯]

建築的靈感來源於贊比亞的國花——葉子花,體育場的建築採用框架結構充分利用結構的大跨度和鋼結構馬鞍型大挑蓬上覆彩色膜材,反映出體育建築持有的形象特徵。體育場建築外牆,採用干掛鋁塑板幕牆與局部玻璃幕牆相結合的形式,細部處理追求簡潔純粹,輕盈而富現代感。體育場還在消防,節能,環保,無障礙設計和防白蟻等方面均有較充分的考慮。

體育場平面整體呈橢圓形,看台與室外大平台設縫脫開。體育場自身通過設置四道變形縫,形成東南西北四個獨立看台。看台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等級一級,依據美國設計規範UBC,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地震區劃分為:2A,按中國設防烈度7度(0.1g)進行抗震設防。雖然利用變形縫將整個體育場分為四個獨立的看台,但各自總長度仍超長,採取設置後澆帶等綜合措施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應力,並加強薄弱部分構造。並且在看台結構採用纖維混凝土。由於柱下荷載差異較大,且本工程自然場地標高南北差約10米,所以根據負擔荷載大小的不同,採用柱下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在支撐上部屋蓋的看台後兩排柱下增加了人工挖孔樁,以控制整個看台的變形差異。

上部樑柱、樓蓋、看台材料均採用現澆混凝土。東西看台內環全長170米,外環全長248米,看台頂標高約23.5米。南北看台內環長約113米,外環長約194米,看台高14.7米。體育場屋蓋為桁架結構。屋面內圈曲線為豎向橢圓柱面與東西向圓柱面空間相交現成的馬鞍狀空間曲線。屋面內圈馬鞍形曲線最高點在東西看台中部與最低點在南北看台中部,二者高差為10m。每個屋面單元呈殼型,覆蓋兩條軸線的範圍。各屋蓋單元順內圈馬鞍形曲線的高度沿體育場四周佈置排列。沿前緣馬鞍形曲線設置一聯繫桁架。此聯繫桁架使各屋面單元能夠共同抵抗豎向力,形成整體空間作用。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