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易貢藏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河口附近的通麥大橋。

易貢藏布藏語ཡིད་འོང་གཙང་པོ威利轉寫yid 'ong gtsang poTHLYiong Tsangpo)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東部,是帕隆藏布右岸支流。源頭稱程雄曲,發源於嘉黎縣阿扎鎮雀隆村西北沃布爾沃瑪附近,蜿蜒向東南流,經嘉黎縣城,過阿扎村後稱秀達曲,進入峽谷地帶,在興咔以東,左納松曲後又稱哈仁曲,在忠玉鄉江巴東南左納夏曲(霞曲)後稱尼屋藏布,之後流入波密縣境內,幹流東南流過波密縣八蓋鄉雄吉村後始稱「易貢藏布」,繼續東南流經易貢鄉易貢錯後,在通麥轉西南流,過318國道上的通麥大橋後匯入帕隆藏布。河長286千米,流域面積13533平方千米,落差3070米。年均徑流量約135億立方米。河口多年徑流量145億立方米。[1]

易貢藏布流域內交通不便,偏僻山區僅有人行便道,跨越河流僅靠溜索和簡易吊橋。河源區氣候寒冷,多雪災,冰磧地貌發育。上游段河谷寬窄相間,寬谷段水流平緩,階地發育,峽谷段水流湍急,兩岸谷坡陡峻;中遊河谷深切,水流湍急;下遊河谷寬窄相間,以峽谷地貌為主。易貢藏布中下游地帶原始森林廣布,植被茂密。下游易發生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是雅魯藏布大峽谷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還建有易貢國家地質公園。[1]

2000年易貢山泥傾瀉[編輯]

2000年4月9日,易貢藏布下游左岸的扎木弄溝發生特大型山體崩塌滑坡,堆積物總量約3億立方米,阻塞易貢藏布,導致易貢錯水位持續上漲62天,6月10日堆積體潰決,潰決時最大洪峰流量約12.4萬立方米每秒,造成重大損失。之後易貢錯基本消失,形成一片網狀河道,多汊流和江心洲。[1]

水電開發規劃[編輯]

易貢藏布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54萬,國電集團規劃在忠玉至易貢河段六級開發:忠玉、亞龍、日卡、八蓋、朗采、夏曲,共382萬千瓦,年發電量191.28億千瓦時。其中忠玉為年調節水庫。其餘5級為徑流式水電站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西南诸河卷》 (M) 1.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4年11月: 135頁. ISBN 978-7-5710-26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