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成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博野悼恭王朱成鐭(1442年—1469年12月26日),明朝代隱王朱仕㙻嫡三子,[1][2]繼王妃杜氏所生。[3]

生平[編輯]

正統十二年(1447年)四月,朱成鐭以代世孫之子的身份獲賜名。[4]

景泰五年(1454年)五月,明代宗遣駙馬都尉石璟等為正使,給事中李英等為副使,持節冊封朱成鐭為博野王。[1][3][5]景泰六年(1455年)八月,代隱王奏博野王府中有病人,缺醫生調治,命所司撥民醫一人,獲准。[6]先前朱成鐭的二哥定安王朱成鏻因王府狹窄而遷走,因代隱王奏請,九月,原定安王府擴建為博野王府。[7]十二月,遣廣寧伯劉安、襄城伯李瑾、修武伯沈煜為正使,給事中樊冕、王鉉、何升為副使,持節冊封西城兵馬副指揮牛青的女兒為博野王妃,並給朱成鐭歲祿二千石,米鈔各半。[8]

天順元年(1457年)七月,河東王朱鍾鏸、太谷王朱鍾鋐及朱成鏻、朱成鐭各奏歲祿千石內有三百石折為寶鈔,不足以供應生活,請求如朱成鐭的五叔公襄垣王朱遜燂例折支銀布。有司不肯,但明英宗復位以後,優容宗室,准奏。[9]

天順二年(1458年)十月,因朱成鐭奏請,免其岳父牛青戶內雜役。[10]天順三年(1459年)二月,戶部上言近日朱成鐭奏缺乏粳米,是因為山西地產粳米不多,應該令本布政司將原派廣昌王朱美堅等王及新封各王的粳米平均分配,獲准。[11]

石彪充游擊將軍期間在大同時,擅入博野王府祝賀朱成鐭生子,朱成鐭招待他,他晚上才出府,朱成鐭還送香囊等物;石彪回京,朱成鐭的十叔公隰川王朱遜熮令長子朱仕𡑞攜酒禮去石彪家餞行。事發,當年十月,英宗寫信切責二王。同月,鎮守大同御馬監太監陳瑄奏大同城中舊設巡撫、巡按、布政司、冀北道等衙門四處,後以巡撫衙門改為博野王府,巡撫官無所居止,建議將閒置的石彪原住官宅改為巡撫公署,獲准。[12]

當時代藩諸王多在大同,英宗想遷走其中一部分,命代隱王徵詢諸王意見。代隱王稱諸王都願意遷藩。天順四年(1460年)閏十一月,英宗下敕書告諭代隱王,說雖然代隱王欲將朱成鏻、朱成鐭移居腹地,但分封的地盤是朝廷所定,不可隨意更改,且新的王府也需要建造。[13]十二月,因朱成鏻表示不願遠離父王,也有其他藩王表示不願遷藩,英宗又寫信詰代隱王所奏不實,只允許代隱王的兒子們留在左右,其餘藩王的意願都需要重新調查上報;並寫信告諭朱成鐭,說他與朱成鏻同為代隱王之子,卻自請外放遠離父王逃避孝道,令朝廷失望,不許他遷藩。[14]但代隱王厭惡朱成鏻、朱成鐭這兩個兒子,堅持要他們遷藩。天順五年(1461年)五月,英宗寫信給代隱王,責其不顧父子之情。[15]

代隱王逝世後,成化元年(1465年)四月,朱成鐭的兄長代世子朱成鍊與堂叔廣靈王朱仕𰊊和朱成鐭、四弟和川王朱成鏝送喪出城,良久方還。大同守臣上奏。五月,明憲宗敕令朱成鍊:根據祖訓,世子、郡王出城必先差人奏請,念及他們是宗親,姑且不追究,敕令他們深刻自省改過,今後務必循禮守法,不要重蹈覆轍,玷污代府名聲。[16]

成化五年(1469年)十一月,朱成鐭去世。朝廷得知,輟朝一日,按制度賜祭葬,諡悼恭[3]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嫡長子朱聰溙襲封。[1][17]

家庭[編輯]

妻妾[編輯]

  • 王妃牛氏

子孫[編輯]

  • 嫡長子博野端穆王朱聰溙
  • 次子鎮國將軍朱聰澟,成化四年(1468年)三月賜名[18]
    • 嫡長子朱俊檑,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賜名
    • 次子朱俊椸,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賜名[19]
    • 三子朱俊㰘,弘治五年(1492年)五月賜名[20]
    • 四子朱俊橋,弘治九年(1496年)正月賜名[2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明史》卷一百零一
  2. ^ 《明實錄》或作次子、第四子。
  3. ^ 3.0 3.1 3.2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七十三》
  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五十七》
  5.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一》
  6.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五十七》
  7.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五十八》
  8.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一》
  9.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
  10.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六》
  11.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
  12.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八》
  13.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二十二》
  1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二十三》
  15.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二十八》
  16.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十七》
  17.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五》
  18.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五十二》
  19.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六十》
  20.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六十三》
  21.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八》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博野國國王
1454年-1469年
繼任者:
子端穆王朱聰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