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代芳
出生(1894-09-18)1894年9月18日
 清朝山東省萊州府即墨縣李家沙溝
逝世1975年7月5日(1975歲—07—05)(80歲)
 中華民國台灣省台中市
國籍 中華民國
籍貫青島
信仰基督教
經歷

李代芳(1894年9月18日—1975年7月5日),字芸軒,山東青島人,政治人物、企業家。曾任青島市參議會參議長、青島市商會理事長、制憲國大代表等職。

生平[編輯]

1894年9月18日[1],李代芳生於山東省萊州府即墨縣夏莊附近的李家沙溝村(今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李家沙溝社區)[2]。早年畢業於西關高等學校[1],另有說法稱曾在青島禮賢書院學習[3]。後就讀於金陵大學農學院森林系,畢業後曾留任助教,後任山東省森林局局長,兼山東省立農事試驗場場長[1]。另有說法稱其畢業後曾任職於煙臺農林事務所、1922年參加魯案善後工作、1923年任青島農林事務所所長、1928年任濟南苗圃主任[3]

1928年,李代芳返回青島,與周子西等創辦華北火柴廠[3],1932年改組為華北火柴股份有限公司[4]。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赴重慶成立華北火柴廠重慶辦事處[3],另曾任昆明信生運輸行總經理、昆明志誠染織廠總經理[1]。1945年抗戰結束後回到青島收回華北火柴廠,並任董事長[1][4]。1946年1月出任青島市商會整理委員會主席,領導青島市商會的整理、重建工作。同年4月青島市商會重新成立後任主席,後改稱理事長[5]。同年,青島市參議會成立,李代芳任參議長[2]。同年當選制憲國大代表[1]。1947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商業團體東區候補代表[1]。1947年曾與地方士紳等在仙家寨(現屬城陽區)成立私立振青中學[2]。1948年12月青島商會改選,李代芳仍任理事長[5]

1946至1949年間,李代芳亦曾任善後救濟總署青島辦事處主任、行政院山東青島區處理敵偽產業審議委員會委員、行政院善後救濟審議委員會委員、行政院物資供應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憲政實施促進會委員、青島火柴公會理事長、青島冷藏公司董事長、永大火柴原料公司董事長等職[1]

1949年6月解放軍接管青島前夕赴台灣[1][3]。有說法稱其原擬留在青島,而被第十一綏靖區司令官劉安祺挾持赴台[2][6][7]。此後曾任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1]。1975年7月5日病逝於台中市[1]

相關古蹟[編輯]

榮成路2號甲李代芳舊宅

青島市市南區榮成路2號甲別墅約建於1935年,建築師欒延玠、王屏藩設計,原業主為張伯誠,後為李代芳妻妹周清梅住宅,1946年後李代芳在此居住,直至1948年底遷居至華北火柴廠,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島八大關近代建築的一部分[8][9][7]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 第二十五輯》. 台北: 國史館. 2001. ISBN 9789570298956. 
  2. ^ 2.0 2.1 2.2 2.3 鈞甯, 流亭仙家寨的故事:诞生不少青岛名人, 城市信報 
  3. ^ 3.0 3.1 3.2 3.3 3.4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二篇 传略·李代芳. 《青岛市志·人物志》.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2. ISBN 7-5085-0124-1. 
  4. ^ 4.0 4.1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青岛市志·一轻工业志,第三篇 日用化工 文教用品,第一章 日用化工,第一节 火柴. 《青岛市志·一轻工业志/建材工业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00. ISBN 7-5011-4898-8. 
  5. ^ 5.0 5.1 盛雷. “二衙门”的最后时光——1945-1949年的青岛市商会研究. 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9. 
  6. ^ 王桂雲. 提倡国货的青岛商会主席李代芳. 辛亥革命網. 2013-12-17. 
  7. ^ 7.0 7.1 周鳳英. 李代芳其人. 青島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青岛文史资料·第八辑》. 1989. 
  8. ^ 魯海. 荣成路. 《青岛老街故事》.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552-1805-0. 
  9. ^ 錢毅. 《青岛八大关与太平角近代建筑》.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6600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