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成武
楊成武像
第一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司令員
任期
1955年3月—1958年9月
繼任楊勇
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
任期
1966年8月—1968年3月
前任羅瑞卿
繼任黃永勝
個人資料
別名楊能俊
出生(1914-10-27)1914年10月27日
 中華民國福建省長汀宣城
逝世2004年2月14日(2004歲—02—14)(89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趙志珍
母校中國工農紅軍大學
職業軍人
著作《楊成武回憶錄》
宗教信仰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
獲獎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八一勳章(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獨立自由勳章(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195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8年)
軍事背景
效忠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服役 中國工農紅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
服役時間1929年 - 1983年
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上將(195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957年)
參戰第一次國共內戰
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韓戰

楊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又名楊能俊福建長汀人,客家人[1]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北京軍區首任司令員、前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楊成武於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任紅四軍秘書、連政委、第三十二團政治委員、紅二師第四團政治委員、紅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參與歷次反圍剿戰役長征,並在長征時擔任中央紅軍的先鋒。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團長、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冀中軍區司令員,參與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指揮黃土嶺戰鬥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晉察冀野戰軍第二政治委員、華北野戰軍第20兵團司令員,參與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漢北段戰役察綏戰役平津戰役太原戰役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解放軍代總參謀長。1968年因楊余傅事件被免職下獄,後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1954年至1958年,楊成武連續5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閱兵的總指揮。

生平[編輯]

早年革命生涯[編輯]

1914年10月27日,楊成武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張屋鋪下畲村。1920年在村里念私塾。1923年轉到上杭縣回龍圩教會小學,後來轉入長汀縣第一小學,畢業後考進長汀省立第七中學(現長汀第一中學)。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9年參加閩西古城農民暴動,並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任閩西紅軍第三路指揮部秘書、宣傳隊中隊長。1930年所部編為紅一軍團第四軍第三縱隊,楊成武任該部隊幹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上杭、吉水、樟樹、文家市等戰鬥。1931年,楊成武任紅四軍第十二師秘書、連政委、教導大隊政委、師政委辦公廳秘書長、紅十一師第三十二團政治委員兼中共廣昌縣委書記等職,參與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

1933年8月,中央紅軍整編後,楊成武任紅二師第四團政治委員,被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譽為「模範團政治委員」,紅四團被授予「英勇衝鋒」錦旗。1934年10月,楊成武率部參與長征。長征途中,紅四團多次作為先頭團,參加了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突破臘子口等戰鬥。[2][3]

紅軍到達陝北後,楊成武參與直羅鎮戰役。1936年1月,楊成武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委員,參與東征戰役。同年6月調入紅軍大學第一期第一科學習,12月改任紅一師師長。[4]

抗日戰爭時期[編輯]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團長[5][6],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阻擊日軍援軍[7][3]。此後,率獨立團進軍敵後,配合太原會戰,攻佔淶源廣靈蔚縣紫荊關等地。1937年11月,獨立團擴編為八路軍獨立第一師,楊成武任師長兼政治委員。11月,組建晉察冀軍區,獨立第一師編入晉察冀軍區,楊成武任晉察冀一分區司令員,後兼政治委員和中共地委書記,在恆山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12月,參與晉察冀軍區反八路圍攻戰役。此後,又參與易淶戰鬥晉察冀軍區1938年秋季反圍攻戰役

1947年4月,楊成武、聶榮臻蕭克正太戰役前線

1939年5月,楊成武指揮大龍華戰鬥,繳獲日軍大量機密文件。11月,指揮黃土嶺戰鬥,殲滅日軍九百餘人,繳獲五門火炮,生俘十餘日軍。此次戰鬥中,日本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官阿部規秀中將被楊成武部陳正湘一團用迫擊炮擊斃[8][9][10][11][12]。1940年,楊成武參與百團大戰,進攻東團堡並取得勝利。1941年,在秋季反掃蕩作戰中,第一軍分區產生了「狼牙山五壯士[3]

1944年9月,楊成武出任冀中軍區司令員,恢復和發展冀中區[13]。1945年春夏季攻勢作戰中,楊成武連續指揮五個戰役,收復十二縣城。1945年8月,率部進行大反攻,直逼天津保定石家莊,收復十六座縣城。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編輯]

抗日戰爭勝利後,冀中七、八、九分區的主力和六、十分區一部共11團,組成冀中縱隊,楊成武任司令員,北上參與綏遠戰役。1946年3月,晉察冀軍區重新整編部隊,楊成武任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7月,參與大同集寧戰役,但慘遭敗北。隨後,又參加張家口保衛戰易滿戰役正太戰役,並參與指揮青滄戰役

1947年5月,楊成武任晉察冀野戰軍第二政治委員,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委員。10月,參與指揮清風店戰役,殲滅國軍一萬三千餘人,俘虜國軍第三軍軍長羅歷戎[14][3]。11月,又參與指揮石家莊戰役,攻佔石家莊[15]。12月,參與指揮淶水戰役,殲滅國軍八千餘人,國軍第三十五軍軍長魯英麟兵敗自殺[16]

1948年5月,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二政治委員,7月任第三兵團司令員。9月,組織指揮了察綏戰役,進軍綏遠,攻佔集寧包頭等地。11月,率部參加平津戰役,在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和地方部隊的配合下攻佔張家口,殲滅國軍第十一兵團。1949年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參與太原戰役[17]。此後駐防華北,任天津警備區司令員,京津衛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華北局委員。1949年9月,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輯]

1960年,楊得志(右)、楊成武(中)、楊勇在學習毛選,他們被稱為「三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6月入朝,率部參加了朝鮮東線的夏、秋季防禦戰役,創月殲敵最高紀錄[3],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自由獨立勳章和一級戰鬥英雄功勳榮譽章。1952年回國後,8月任華北軍區參謀長兼華北軍區黨委書記,1954年2月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京津衛戍區司令員,10月任副總參謀長。

1955年3月,楊成武兼任北京軍區司令員、防空軍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起,歷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第一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辦公廳主任,參與組織指揮金門炮戰西藏平叛作戰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楊成武還參與組織支援越南抗美戰爭

文化大革命時期[編輯]

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6月,楊成武在林彪的推薦下出任總參第一副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秘書長[18],又於當年11月接替被批判的蕭向榮兼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19]。12月,總參謀長羅瑞卿被打倒,楊成武積極參與了對羅瑞卿的揭發、批判[20]:441-443[21],並於當月代理總參謀長一職[22],成為軍內僅次於林彪葉劍英的實權人物[23]

1966年8月25日,總參發生「八·二五事件」:總參作戰部貼出由部長王尚榮、副部長雷英夫等人署名的大字報,批評楊成武[24]:208-211。隨後毛澤東周恩來林彪均表明了對楊成武的支持,王尚榮、雷英夫於9月1日被中央軍委宣佈停職,賀龍在之後被指責為該事件的「幕後黑手」[25]

1967年1月,全軍文革小組改組,楊成武擔任排名第二的副組長。二月逆流後,楊成武和謝富治蕭華粟裕一同被增補為中共中央軍委常委[24]:350。3月至4月間,以楊成武為首的總參黨委在經毛澤東、林彪、中央軍委批准後,將副總參謀長張愛萍停職,並成立專案組審查其「罪行」[26]。7月,楊成武陪同毛澤東視察武漢,一同經歷了「七·二〇事件[24]:531。9月,楊成武任軍委辦事組組長。10月,擔任中央軍委專案組「二辦」主任,管轄饒漱石案、彭(德懷)黃(克誠)案羅瑞卿案、賀龍案等10個組的審查工作[24]:350。據黃克誠回憶[27],楊成武負責專案審查的時期,專案組的逼供審訊相比之後的黃永勝負責時期兇狠許多。

1967年11月3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同時發表了以楊成武署名,經陳伯達修改的長篇理論文章,題為《大樹特樹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絕對權威,大樹特樹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的絕對權威——徹底清算羅瑞卿反對毛主席、反對毛澤東思想的滔天罪行》[28],但隨後文章的提法「大樹特樹」遭到毛澤東多次批評[29]

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發生:楊成武和空軍政委余立金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傅崇碧被指「陰謀奪取空軍大權」「武裝衝擊中央文革」,為「二月逆流」翻案,是「二月逆流」的「新反撲」。3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下令撤消三人職務,之後楊成武和其家人交武漢軍區看管。3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辦事組改組,毛澤東等任命黃永勝吳法憲任正、副組長[30][31]邱會作認為楊成武倒台的關鍵在於其倒向了江青,使林彪不滿[20]:564

九一三事件後,毛澤東稱「此案處理可能有錯,當時聽了林彪一面之辭」。1974年11月28日,楊成武復出,任副總參謀長。江青還試圖提拔楊成武擔任總參謀長,但鄧小平認為他立場搖擺[32]

文化大革命後[編輯]

1977年10月,楊成武兼任福州軍區司令員。1979年春,中共中央將楊余傅事件定為「冤案」,徹底平反。1980年1月和1983年10月,楊成武相繼解除了副總參謀長和福州軍區司令員的職務。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主任。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楊成武是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2004年2月14日,楊成武在北京逝世[33]

紀念與評價[編輯]

楊成武與楊得志楊勇並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三楊[34][35][36]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1978年8月30日,中共總參委員會在開展「三查三整」運動的情況報告中稱,楊成武問題大體是兩段。「一段是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前,楊成武同志緊跟林彪,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為林彪歌功頌德,搞什麼『大樹特樹』,為自己樹碑立傳,特別是六八年初總參『四代會』,吹捧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楊成武同志參與了對賀龍、羅榮桓、徐向前等老帥,和羅瑞卿、徐海東、張愛萍、彭紹輝、王尚榮、蕭向榮等老同志的迫害活動;他誣衊羅瑞卿同志是『資產階級司令部的頭子』,說自己是『無產階級司令部的代表』,以我為核心,劃線站隊,煽動派性,分裂群眾,造成惡劣的影響。三部一些同志說,在那一段,楊成武同志『紅』得發紫,『左』得出奇,很多問題,不僅影響總參,而是影響全軍。」[24]:911

楊成武在個人的回憶中則將自己描述為文革的受害者,然而許多學者[18][22][23]指出楊成武在羅瑞卿、張愛萍等人被打倒的過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以及和江青關係密切,一些相關人士[26][20]:441-443亦對楊成武的做法表示了鄙夷。

2014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組織「紀念楊成武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俞正聲出席座談會[37]。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在講話中稱楊成武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軍著名高級將領」[38]

著作[編輯]

  • 《憶長征》,1982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楊成武回憶錄》上下冊,1987解放軍出版社
  • 《楊成武軍事文選》+續集 2冊,1997解放軍出版社
  • 《楊成武文集》上中下,2014解放軍出版社

家庭[編輯]

1938年11月28日,楊成武同趙志珍在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北城子村結婚。育有兒子楊東勝楊東明楊東成;女兒楊易生(楊毅)、楊俊生楊東榮、楊揚[39]

其女楊毅文革中在《空軍報》社工作,因「與余立金秘書單世充婚外戀」醜聞被下放[40],後於1972年1月29日在河南滑縣「自殺」。而據楊成武敘述,所謂醜聞並非真實,楊毅並非自殺而是被害身亡[41]

其女楊俊生,1996年7月11日晉升武警專業技術少將警銜,成為中國武警第一位女將軍。現已退役[42]

其子楊東明,娶秦基偉之女為妻。2005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授中將軍銜[43]

參考文獻[編輯]

  1. ^ 長汀客家人:楊成武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王樹增. 长征.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 ISBN 978-7-02-005798-6. 
  3. ^ 3.0 3.1 3.2 3.3 3.4 歐陽青. 大授衔:1955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 北京市西城區甘家口三里河路40號: 長城出版社. 2011年: 334–343. ISBN 9787548300588 (中文(中國大陸)). 
  4. ^ 杨成武同志生平. 新華網. [2014-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4) (中文(中國大陸)). 
  5. ^ 軍事科學院軍事圖書館.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298. ISBN 7801373154. 第十卷(下) (中文(簡體)). 
  6. ^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 新華網. 2008-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中文(簡體)). 
  7. ^ 軍事歷史研究部等 編.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 抗日戰爭時期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36-40. ISBN 7-80137-315-4 (中文(簡體)). 
  8. ^ 击毙日军“名将之花”的开国上将杨成武. CCTV. 2009-07-31 [2014-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4) (中文(中國大陸)). 
  9. ^ 留守第14師団参謀長 旅団長戦死の件. 国立公文書館. [2014-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日語). 
  10. ^ 陸軍中将阿部規秀戦死に関する報告. 国立公文書館. [2014-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日語). 
  11. ^ 丁曉傑. 关于陆军中将阿部规秀战死之报告——日本档案资料关于阿部规秀被击毙的记载 (PDF). 軍事歷史. 2011, (2): 67–68 [2013-1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4). 
  12. ^ 「抗日英雄」の李二喜氏が死去=日中戦争時、砲撃で日本軍中将を戦死さす―中国. exciteニュース. [2010-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8) (日語). 
  13. ^ 蘇振蘭. 杨成武上将在总参谋部的岁月. 人民網. [2014-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4) (中文(中國大陸)). 
  14. ^ 張黎群、張定、嚴如平、李公天、唐非. 胡耀邦传第一卷(1915~1976). 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初版. 2005年12月: 114. ISBN 9787010052878 (中文(簡體)). 
  15.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石家庄战役. 2009-07-22 [2015-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7). 
  16. ^ 北京軍區《華北野戰部隊戰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部队战史. 解放軍出版社. 2011: 258. ISBN 978-7-5065-6162-4 (中文(簡體)). 
  17. ^ 山西省史志硏究院. 山西通志 军事志. 中華書局. 1997: 88–90 [2015-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18. ^ 18.0 18.1 越人. 罗瑞卿案详考(上)——以该案形成过程与相关细节为中心. 華夏文摘增刊. 2021-08-02, (1281)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4). 
  19. ^ 丁凱文. “林彪事件”研究的再思考--与高华先生商榷. 華夏文摘增刊. 2007-04-03, (566)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4). 
  20. ^ 20.0 20.1 20.2 邱會作. 邱會作回憶錄. 香港: 新世紀出版社. 2011. ISBN 978-988-19430-6-4. 
  21. ^ 歐陽龍門; 司馬清揚. 罗瑞卿遭整肃的几个关键因素. 華夏文摘增刊. 2008-04-08, (639)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4). 
  22. ^ 22.0 22.1 余汝信. 试论杨成武与罗瑞卿倒台之关系. 華夏文摘增刊. 2005-12-29, (471)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3). 
  23. ^ 23.0 23.1 丁凱文. “首都工作组”始末与辨析——兼谈文革发起时毛泽东在军队的部署 . 華夏文摘增刊. 2014-03-18, (936)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4).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余汝信. 風暴歷程—文革中的人民解放軍. 香港: 新世紀. 2021. ISBN 978-988-13296-7-7. 
  25. ^ 毛澤東主席接見卡博、巴盧庫談話記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67年2月3日。
  26. ^ 26.0 26.1 張勝.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修订版).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 427–429. ISBN 978-7-108-04695-6. 
  27. ^ 黄克诚自述.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280–281. ISBN 7-01-002042-6. 
  28. ^ 楊成武. 大树特树伟大统帅毛主席的绝对权威,大树特树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彻底清算罗瑞卿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滔天罪行. 人民日報 第2版. 1967-11-3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29.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編). 毛泽东年谱(1949-1976) 6.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3: 139,142,146. ISBN 750-73399-2-0. 
  30. ^ 王年一. 大动乱的年代. 人民出版社. 2009: 209-212. ISBN 9787010078632. 
  31. ^ 孫瑞鳶,新中國史略,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ISBN 978-7-224-01777-9
  32. ^ 傅高義. 邓小平时代.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 99. ISBN 9787108041531. 
  33. ^ 原代总长杨成武14日在北京逝世. 新華網. 2004-02-23 [2014-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4) (中文(中國大陸)). 
  34. ^ 周恩来1951称赞三位将军“三杨(羊)开泰”.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4). 
  35. ^ 卓愛平 王永貴. 杨得志、杨勇、杨成武 朝鲜战场的“三杨开泰”. 網易>新聞中心>軍事. 北京: 網易公司. 2006-04-26 [2014-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9). 
  36. ^ 徐京躍. 日出日落三八线. 中國青年網. 北京: 中國青年報社. 2010-01-11 [2014-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0). 
  37. ^ 俞正声出席纪念杨成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新華網. 2014-10-27 [2014-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6). 
  38. ^ 范長龍. 范长龙:在纪念杨成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10-28 [2014-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39. ^ 張子申. 杨成武与董其武. 北京: 華文出版社. 1999: 373-374. ISBN 7-5075-0766-1. 
  40. ^ 雨音. “杨余傅事件”之初发生在空军的事. 華夏文摘增刊. 2008-03-19, (637)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41. ^ 楊成武. 杨成武将军自述.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7: 358. ISBN 7-205-04005-1. 
  42. ^ 《武警女將軍楊俊生》,劉亞洲著,青島出版社1999年07月出版
  4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杨东明中将一行莅临我馆参观. 中紅網. [201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外部連結[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前任:
羅瑞卿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代理)
1965年12月-1968年3月
繼任:
黃永勝
前任:
聶榮臻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司令員
1955年4月 - 1958年9月
繼任:
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