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梁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梁台(?—?),字洛都,一字公式[1]長池縣(今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編輯]

梁台的父親梁去斤在魏獻文帝拓跋宏時期為隴西郡太守[2]。梁台年少果敢,有志氣操守。孝昌年間,梁台跟隨爾朱天光討伐關隴地區,一年之中經歷了大小二十多次戰役,因功獲授子都督,獲賜爵隴城鄉男。普泰初年,梁台升任都督,之後隸屬侯莫陳悅討伐南秦州的眾多盜賊,將他們平定。侯莫陳悅上表任命梁台為假節衛將軍左光祿大夫、進封隴城縣男,食邑二百戶。不久梁台代理天水郡太守,又轉而代理趙平郡太守。梁台屢次出任太守,很有聲譽政績。沒多久,爾朱天光徵召梁台返回,引入軍帳中聽用。等到爾朱天光在韓陵之戰中戰敗,梁台又成為賀拔岳的心腹[3][4]

永熙三年(534年),賀拔岳被侯莫陳悅害死後,梁台與眾將議論推舉宇文泰掌握軍權,梁台跟隨宇文泰討伐侯莫陳悅,將他擊敗,又出任天水郡太守。大統初年,梁台再度出任趙平郡太守,又和太僕石猛擊敗兩山的屠各西魏文帝元寶炬詔令增加梁台食邑一百戶,梁台又轉任平涼郡太守。當時莫折後熾聚集輕捷剽悍的隊伍,入侵搶掠居民。涇州刺史史寧討伐莫折後熾,長時間不能取勝。梁台陳述賊人的軍事陣勢,同時論述攻取的策略,史寧認為很好就聽從了,於是擊敗了賊寇。之後梁台隨于謹擊敗劉平伏,朝廷記錄前後功勞,任命梁台出任潁州刺史,賜姓賀蘭氏。梁台又跟隨大軍支援玉璧,參與邙山之戰,出任帥都督。大統十五年(549年),梁台出任南夏州刺史,加通直散騎常侍、本州大中正,增加食邑二百戶。西魏廢帝二年(552年),梁台升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又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5]

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梁台進爵為中部郡公[6],增加食邑總計一千戶。武成年間,梁台跟隨賀蘭祥征討洮陽,率先登城有功,另外封綏安縣侯,食邑一千戶,詔令聽任梁台將爵位另外轉授給兒子梁元慶[7][4]

保定四年(564年),梁台出任大將軍。當時周軍圍困洛陽,很久無法攻克。北齊的騎兵忽然趕到,齊國公宇文憲率兵抵禦。周軍有數人被齊軍俘虜,已離開陣地二百多步,梁台望見後十分憤怒,獨自騎馬沖入敵陣,射殺兩人,齊軍紛紛敗退,被俘虜的人於是得以歸還。宇文憲經常讚嘆說:「梁台果敢剛毅能決斷,別人趕不上。」保定五年(565年),梁台出任鄜州刺史[8][9]

梁台性情通達,待人接物很寬厚。至於治理百姓處理政務,尤其把仁愛作為本心。梁台不過認識一千多字,口授書信,文辭意思都值得一看,年紀超過六十歲,還能身披鎧甲上戰馬,不用踩着馬鐙,騎馬奔馳射箭打獵,箭無虛發,後來因病去世[10][11]開皇二年(582年),梁台葬於洪瀆原[1]

墓地[編輯]

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間,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陽市渭城區底張街道和北杜街道發掘了梁台的墓地,墓誌上羅列了梁台11個兒子和16個孫子的名字和官職[6]

家庭[編輯]

子女[編輯]

  • 梁庫多干,一名元慶,長子,上儀同、綏安公
  • 梁仲和,次子,開府、嵐州刺史、沁陽公
  • 梁什伐,三子,上儀同
  • 梁窟拔,四子,上開府、東垣公
  • 梁大雷,五子,大都督
  • 梁地沃,六子,上士
  • 梁吐拔,七子,儀同、高陽公
  • 梁阿犒,八子,大都督
  • 梁阿拔,九子,大都督
  • 梁安國,十子,上士
  • 梁天養,十一子

孫子女[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27》,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65》,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陕西“洪渎原”发掘三千余座古墓葬. 新華網. 2021-12-10 [2024-02-20]. 
  2.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梁台字洛都,長池人也。父去斤,魏獻文時為隴西郡守。
  3.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台少果敢,有志操。孝昌中,從爾朱天光討平關、隴,一歲之中,大小二十餘戰,以功授子都督,賜爵隴城鄉男。普泰初,進授都督。後隸侯莫陳悅討南秦州群盜,平之。悅表台為假節、衛將軍、左光祿大夫,進封隴城縣男,邑二百戶。尋行天水郡事,轉行趙平郡事。頻治郡,頗有聲績。未幾,天光追台還,引入賬內。及天光敗於寒陵,賀拔岳又引為心膂。
  4. ^ 4.0 4.1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梁台字洛都,萇池人也。少果敢,有志操。從爾朱天光平關、隴,賜爵隴城鄉男。及天光敗於韓陵,賀拔岳又引為心膂。岳為侯莫陳悅所害,台與諸將翊戴周文。從平悅,累功授潁州刺史,賜姓賀蘭氏。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侍中。周孝閔帝踐阼,進爵中部縣公。
  5.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岳為侯莫陳悅所害,台與諸將議翊戴太祖。從討悅,破之。又拜天水郡守。大統初,復除趙平郡守。又與太僕石猛破兩山屠各,詔增邑一百戶,轉平涼郡守。時莫折後熾結聚輕剽,寇掠居民。州刺史史寧討之,歷時不克。台陳賊形勢,兼論攻取之策,寧善而從之,遂破賊徒。復與于謹破劉平伏。錄前後勛,授潁州刺史,賜姓賀蘭氏。從援玉壁,戰邙山,授帥都督。大統十五年,拜南夏州刺史,加通直散騎常侍、本州大中正,增邑二百戶。魏廢帝二年,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
  6. ^ 6.0 6.1 揭开半部隋唐史!陕西咸阳发现中古时期系列家族墓园. 人民資訊. [2021-12-10]. 
  7.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孝閔帝踐阼,進爵中部縣公,增邑通前一千戶。武成中,從賀蘭祥征洮陽,先登有功,別封綏安縣侯,邑一千戶。詔聽轉授其子元慶。
  8.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保定四年,拜大將軍。時大軍圍洛陽,久而不拔。齊騎奄至,齊公憲率兵御之。乃有數人為敵所執,已去陣二百餘步,台望見之,憤怒,單馬突入,射殺兩人,敵皆披靡,執者遂得還。齊公憲每嘆曰:「梁台果毅膽決,不可及也。」五年,拜鄜州刺史。
  9. ^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保定四年,拜大將軍。時大軍圍洛陽,久不拔。齊騎奄至,齊公憲御之。有數人為敵所執,已去。台單馬突入,射殺兩人,敵皆披靡,被執者遂還。齊公憲每嘆曰:「梁台果毅膽決,不可及也。」五年,拜鄜州刺史。
  10.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台性疏通,恕己待物。至於蒞民處政,尤以仁愛為心。不過識千餘字,口占書啟,辭意可觀。年過六十,猶能被甲跨馬,足不躡鐙。馳射弋獵,矢不虛發。後以疾卒。
  11. ^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台性疏通,恕以待物,至於蒞人,尤以惠愛為心。不過識千餘字,口占書啟,詞意可觀。年過六十,猶能被甲跨馬,足不躡鐙,馳射弋獵,矢不虛發。後以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