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馬台遺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歇馬台遺址,位於天津市寶坻區寶平街道歇馬台村,窩頭河從遺址北部穿過,目前已知天津市最南部的商周時期遺址。

概況[編輯]

1977年,天津市文物普查自查時確定為時期遺址。1984年,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考古部聯合寶坻縣文化館對其進行小面積考古發掘,並定為漢代早期遺址。2013年4月,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配合歇馬台村還遷項目,對歇馬台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共有三個發掘區,共發掘面積2425平方米,共發掘各類遺址單位70處,其中水井4口、灰溝4條、灰坑35座、墓葬27座[1][2][3]

意義[編輯]

填補了華北地區青銅時代鐵器時代遺存文化譜系的缺失,對了解燕山地區青銅時代至鐵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間的碰撞融合有着重要意義。

歇馬台村名來源[4][編輯]

  • 當地傳說唐太宗率部隊出征打仗時,曾路經此處,在此原地休整,並讓自己的戰馬在村裏的高台上休息,因此得名。
  • 《寶坻縣誌》記載,金朝明昌元年(1190年)十月,金章宗出行,至寶坻駐於縣城南五里處,後此處形成的村落遂被稱為歇馬台。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