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江油市盤江大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江油市盤江大橋
老青莲大桥
承載 205省道
跨越通口河(又稱盤江)
地點中國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青蓮鎮
設計參數
橋型拱橋
全長212.34m(含引橋)
闊度7m
歷史
開工日1967年12月
開通日1969年8月
關閉日2013年7月9日(垮塌)

江油市盤江大橋是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青蓮鎮跨越盤江的一座橋樑,俗稱老青蓮大橋。該橋於1967年12月開建,1969年8月建成,建成時稱「反修」橋[1],耗資85.93萬元。橋長212.32米,寬7米,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採用連續多跨設計,共計6孔。[2]橋面基本可以滿足雙向二車道通行需求,初始荷載水平為「汽-13」。該橋在青蓮大橋建成後不再用作車輛通行橋樑。2011年,該橋作為汶川地震重建項目之一開始維修加固並在2013年7月4日作為四川S205線綿陽至江油段臨時通道,荷載水平「汽-10」。[3]2013年7月9日,盤江大橋垮塌導致6輛車輛墜河,5人遇難7人失蹤。事故發生後,盤江大橋結構完全垮塌並在後續的建設中被徹底拆除。

事故[編輯]

2013年7月9日11點28分,高含沙量洪水衝擊盤江大橋橋墩,導致橋墩基礎脫空。三號橋墩因基礎掏空而發生傾斜,隨即橋樑第3、4跨橋孔因變形過大垮塌,引起其他橋孔連續垮塌,僅剩下靠近江油方向的一孔。當天下午15時,最後一孔橋樑結構也在水流衝擊下垮塌。[4]事故共造成6輛車輛墜河,5人遇難,7人失蹤。而目擊者報告與官方統計數據存在有較大出入,按照目擊者描述墜河車輛不少於10輛[5],甚至有目擊者稱有客運班車和公交車墜河[6],但事後官方均對此類消息予以否認[7]。2013年12月9日,事故被定性為責任事故。[8]

參考資料[編輯]

  1. ^ 江油县志. [2018-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2. ^ 江油市方志辦. 江油县志 卷14 交通. 江油市人民政府. 2016-11-17 [201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1). 
  3. ^ 李果 宋江雲. 江油盘江大桥垮塌调查:加固后启用5天就垮塌.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4. ^ 楊超 曾雲. 四川通报江油大桥垮塌原因:自然灾害. 中國新聞網. 201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5. ^ 《經濟半小時》. 盘江大桥垮塌之后.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6. ^ 唐述權. 四川江油大桥垮塌 两辆客运班车坠河. 人民網.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7. ^ 尹深. 四川江油官方:盘江大桥垮塌无公交和客运车辆坠河. 人民網. 201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8. ^ 周洪攀 楊超. 盘江大桥垮塌案一审宣判 8名被告最高获刑14年. 中國新聞網. 2013-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