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殊綜合保稅區,也是該國所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第一個設立的特殊綜合保稅區。範圍涵蓋上海浦東蘆潮港浙江嵊泗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部等3個區域。規劃面積25.31平方公里[1]。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內設有物理圍網區域,在物理圍網內,進口的商品可以享受保稅免稅待遇;同時國內的商品視為出口產品,享有退稅待遇[2]

歷史[編輯]

2019年8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要求建立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3][4]。2019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監管辦法》[5][2]。2020年1月,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方案上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6]。同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1]

2020年5月12日,面積為14.27平方公里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國務院聯合驗收組的驗收[1][7]。5月16日上午,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驗收合格證書頒發和揭牌儀式舉行[8]。12月2日,首批醫藥企業入駐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9]

2021年1月20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二期)封關驗收。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二期)包括蘆潮港南港和浦東機場南部,封關面積8.09平方公里[10]。2022年3月3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二期)開始封關運作。[11]

2023年4月14日,國務院同意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擴區。擴區範圍涉及浦東機場南側區域和蘆潮港區域。2024年4月1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擴區完成封關驗收。[12]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