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城隍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城隍廟

山門,2015年2月
海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鹽官鎮古邑路176號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1-4
登錄1982年2月

海寧城隍廟即海寧州城隍廟,俗稱邑廟,位於中國浙江省嘉興海寧市鹽官鎮(原海寧州城)古邑路176號,奉祀北宋時因開倉賑濟百姓而獲罪的金壇令羅俊[1],清光緒十二年(1886)加昭感封號並賜「海昌綏佑」匾額[2]。建築今為清咸豐、同治年間遭毀後移建現地,中軸線上依次為東興橋、山門(內為戲台)、正殿(前帶軒廊)和寢殿,面闊均為三間,正殿前有東西兩廡,東西設四個偏殿,西側前後依次為財神殿和火神殿,東側前後依次為文昌殿和雷神殿,2003年維修並開放[3]

參考資料[編輯]

  1. ^ 清·戰效曾修,高瀛洲纂,《乾隆海寧州志·卷六·祠廟》:城隍廟,(圖經)在縣治東三十八步,(蔡志)今建縣西北二百五十二步。正殿、前軒、寢殿、樓屋、東西兩廡、儀門、大門各三楹,東為客堂,東北為火神殿。雍正十三年裏人葛世雯捐修大殿,令林緒光題額,有跋。明制,新長吏到任前夕齋宿於廟。袁花龍尾山有城隍行宮,雍正年建。(外志)神為羅俊,本邑轉塘人,宋時金壇令,有惠政,卒,官民祠祀之。(城隍廟碑記)神系出廻塘羅氏,父世芳,母袁氏,七夕感紫雲橫漢而娠,誕生於四月十一日。宋仁宗天聖元年舉賢能,擢金壇令,政績炳著。邑罹旱魃,神愍災黎,輒開倉罄濟,全活萬姓,竟以擅發獲罪,從容就命。金壇祀之於社,寧亦崇奉焉。
  2. ^ 清·李圭修,《民國海寧州志稿·卷七·壇廟》:咸豐辛酉壬戌遭粵匪劫後由善後局提欵重修,光緒十二年浙撫劉秉璋奏神靈顯應,請加封號並頒匾額,奉勅加昭感封號並賜額(紀卷首新纂)。
  3. ^ 《盐官景点(二)》. 浙江在線.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