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濋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濋泉泉池,2010年5月

濋泉位於中國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泉城路院前街1號的山東省人大院內,西距珍珠泉約30米,曾載於清道光年間的《濟南府志》和郝植恭的《七十二泉記》,亦列入2004年4月評選的新七十二名泉,隸屬珍珠泉泉群。

該泉為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東巡撫劉芳躅在巡撫大堂西北側掘地時湧出,著名文學家、時任劉芳躅幕僚的朱彝尊以《爾雅·釋水》中的「水自濟出為濋[1]」命名為「濋泉」,並撰《濋泉記》[2],今池內北壁和池周高石上刻有王訥題寫的篆體泉名。

1951年秋重新以塊石砌築池岸,形成長、寬各1.5米、深2.5米的方形泉池,並在池周飾以石欄。盛水期時水自池底岩隙湧出,清澈見底,但因近年濟南的泉水危機而時有停噴,水面也常有藻類和雜物覆蓋[3]

註釋和參考資料[編輯]

  1. ^ 全句為「水自河出為灉,濟為濋,汶為灛,洛為波,漢為潛,淮為滸,江為沱,濄為洵,潁為沙,汝為濆」,見《爾雅·釋水第十二》。
  2. ^ 《濋泉》. 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 [2010-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0). 
  3. ^ 《济南诸名泉面临停喷尴尬 水位持续下降形势严峻》. 百靈網. [2010-11-10].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