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 (湖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炎帝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湖南省炎陵縣
分類古墓葬
時代
編號4-0078-2-022
登錄1996年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1],是全國四座炎帝陵之一[2],故又稱湖南炎帝陵[3]株洲炎帝陵[1][3]炎陵炎帝陵[2][4]。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5]

歷史[編輯]

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南宋羅泌撰《路史》,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南宋時,從茶陵縣分出酃縣。《酃縣誌》記,西漢時,此地已有炎帝陵。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軍興起,因擔心被亂兵發掘,當地人將陵墓夷為平地。唐朝時,陵前建有佛寺,名「唐興寺」。此時,炎帝陵仍「時有奉祀」。北宋開國後,宋太祖趙匡胤派人尋訪古陵,在茶陵縣康樂鄉鹿原陂找到炎帝陵。乾德五年(967年),陵前建陵廟,以進行祭祀[2][4]

抗戰時期的1940年,湖南省主席薛岳決定將省政府暫時遷往酃縣炎陵山。營建省府住所主事人因炎帝陵年久失修,報請薛岳批准、湖南省政府撥專款,修葺炎帝陵[6]文化大革命期間,炎帝陵被毀。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5-139)。1986年,湖南省對炎帝陵進行全面整修,1988年,完成修復工程竣,對外開放[7]。1993年9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炎帝陵」陵款。與黃帝陵所在的黃陵縣類似,酃縣在1994年因炎帝陵改名炎陵縣[2]。1996年11月,炎帝陵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月,列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1]。此外,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華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炎帝陵祭典」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

景區[編輯]

炎帝陵景區規模龐大,總規劃面積122.5平方公里,對外開放旅遊區面積3.6平方公里[3]。分為三大功能區——神農大殿祭祀區、陵寢大殿拜謁區、「神農園」緬懷區[1],以及皇山遊覽區、洣水風光帶[3]。由炎帝陵殿、神農大殿、神農園、闕門、華夏廣場、福林、聖德林、皇山碑林、炎帝陵牌坊等80多處(或說110多處[3])景觀組成[1]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株洲炎帝陵. 編輯:黃詩立. 中國新聞網. 2022-08-19 [202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30) (簡體中文). 
  2. ^ 2.0 2.1 2.2 2.3 徐慶全. 海内外同胞联合祭祖大典 炎黄帝陵遗迹多纷争. 責任編輯:趙芳. 正義網,來源:檢察日報. 2011-04-08 [2022-11-29] (簡體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湖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株洲炎帝陵. 編輯:肖靜. 湖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網站,來源:株洲市炎陵縣僑聯. 2020-07-30 [2022-11-29] (簡體中文). 
  4. ^ 4.0 4.1 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六章 炎帝陵 第二节 炎陵炎帝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陕西省志·炎帝志》. 陝西省西安市: 陝西出版集團 三秦出版社. 2009 [2022-12-01]. ISBN 9787807366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0) (簡體中文). 
  5. ^ 5.0 5.1 孟姣燕、周東平. 【株洲市】炎帝陵成为国家5A级景区 湖南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9家. 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2020-01-09 [2022-11-29] (簡體中文). 
  6. ^ 修葺炎帝陵 旧貌换新颜. 炎陵縣人民政府網站. [202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簡體中文). 
  7. ^ 黃進; 黃春平; 魏振軍. 炎帝陵入選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株洲日報. 2013-06-20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