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恢 (游擊將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恢(?—?),琅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中外大都督、太傅、丞相、始興文獻公王導的玄孫,東晉丹楊尹、始興郡公王混的孫子,東晉中領軍侍中、左戶尚書、始興郡公王嘏的長子。

生平[編輯]

王嘏死後,王恢承襲為始興郡公,義熙末年,官至游擊將軍[1]劉裕接受禪讓後,王恢被降封為始興縣公,食邑一千戶,供奉祭祀王導[2][3]

王恢的弟弟王偃宋武帝次女吳興長公主劉榮男,劉榮男經常把王偃裸體綁在庭院的樹上,有時晚上下雪,王偃咬緊牙關挨凍很久,王恢推門進王偃家大罵劉榮男,王偃才得以豁免[4]

參考資料[編輯]

  1. ^ 《晉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三十五》:子恢嗣,義熙末,為游擊將軍。
  2. ^ 《宋書·卷三·本紀第三》:詔曰:「夫微禹之感,歎深後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晉氏封爵,咸隨運改,至於德參微管,勛濟蒼生,愛人懷樹,猶或勿翦,雖在異代,義無泯絕。降殺之宜,一依前典。可降始興公封始興縣公,廬陵公封柴桑縣公,各千戶;始安公封荔浦縣侯,長沙公封醴陵縣侯,康樂公可即封縣侯,各五百戶:以奉晉故丞相王導、太傅謝安、大將軍溫嶠、大司馬陶侃、車騎將軍謝玄之祀。其宣力義熙,豫同艱難者,一仍本秩,無所減降。」
  3. ^ 《南史·卷一·宋本紀上第一》:詔曰:「夫微禹之感,歎深後昆,愛人懷樹,猶或勿翦。雖在異代,義無廢絕,降殺之儀,一依前典。可降始興公為縣公,廬陵公為柴桑縣公,始安公為荔浦縣侯,長沙公為醴陵縣侯,康樂公即降為縣侯,奉王導、謝安、溫嶠、陶侃、謝玄之祀,其宣力義熙者,一仍本秩。」
  4. ^ 《南史·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三》:偃尚宋武帝第二女吳興長公主,諱榮男。常裸偃縛諸庭樹,時天夜雪,噤凍乆之。偃兄恢排合詬主,乃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