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仲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畢仲游(?—?),公叔。鄭州(河南)人。

畢士安之曾孫。熙寧三年登進士第,早年擔任壽丘柘城主簿[1]羅山縣令[2],「學貫經史,才通世務」[3]。曾隨高遵裕西征,曾在一天之間召集陝西八十縣饋挽之夫三十萬,因運糧有功轉奉議郎,後遷承議郎蘇軾在出任杭州通判前,畢仲游曾去信,他勸誡蘇軾「言非諫臣,職非御史,而非人所為非,是人所未是」。[4]元豐八年遷朝奉郎,除軍器監丞,改衛尉寺丞。官終西京留司御史台。享年七十五歲。著有《西台集》五十卷[5],早佚,清初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出二十卷。

註釋[編輯]

  1. ^ 畢仲游:《上歐陽文忠公書》,《西台集》卷七
  2. ^ 陳恬:《西台畢仲游墓志銘》言仲游「移信陽軍羅山令」。
  3. ^ 《郡齋讀書志·畢公叔西台集》敘
  4. ^ 《容齋隨筆·四筆》卷一
  5. ^ 《宋史·藝文志》

參考書目[編輯]

  • 宋史》卷二八一《畢仲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