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彥阿力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彥阿力並(?—?)蒙古族內蒙古達拉特旗人,清末民初達拉特旗貴族。因被大蒙古國博克多汗封為輔國公,故人稱「白彥公」。[1]

生平[編輯]

白彥阿力並是達拉特旗的貴族,世代居住在扒子補隆(今屬烏拉特前旗),因事被褫奪了台吉之後,任東召召官。[1]

1911年外蒙古獨立後,大蒙古國博克多汗封他為輔國公,實授管帶(相當於營長)之職。白昔巴圖、烏茂德、吉爾茂、巴圖、格什克圖五人為其手下哨官(連長)。每棚補充俄國造聯珠步槍10支,隨後白彥阿力並率部南下,配合大蒙古國軍隊作戰,參加了攻佔大余太與進犯包頭的戰役。同時,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達爾罕旗茂明安旗以及中、東、西公旗,由於位於交戰範圍內或接近交戰區,也都曾出兵響應大蒙古國大蒙古國軍隊受挫之後,烏蘭察布盟的各旗騎兵仍留在旗內。[1]

1915年陰曆七月,盧占魁和白彥阿力並於從外蒙古回師內蒙古,白彥阿力並仍駐在中公旗阿勒忽洞廟,盧占魁則在固陽武川一帶活動。[1]

1915年,馬福祥擴軍編練甘肅新軍,任命馬鴻賓為新軍司令。當時,綏西哥老會領導人弓占元、後套獨立隊盧占魁同心縣金占魁內蒙古的白彥公等,分別在綏西、寧夏地區活動。馬福祥乃派馬鴻賓清剿。馬鴻賓在科布爾擊敗了弓占元。1916年2月,馬鴻賓在綏西東大溝、白家地擊敗了盧占魁金占魁和白彥公。[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呼和浩特史料 第8卷,中共呼和浩特市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編修辦公室,第161頁
  2. ^ 馬鴻賓史略,寧夏政協網,2006-12-15[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