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憲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路憲文(1919年—1995年)山西省陵川縣附城鎮河東村人[1]中國共產黨官員,信陽事件的主要責任人。

生平[編輯]

路憲文的家鄉是附城河東村。自幼在附城讀書。1935年考入上黨鄉村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加入犧盟會。後考入山西省犧盟會協助員培訓班。結業後,起初任平順縣總動員委員會協助員,後來回到陵川縣犧盟會,在陵川縣犧盟會附城分會擔任協助員[2]

1937年,八路軍支隊通過宣傳隊的方式進入附城進行抗日宣傳,後由八路軍工作團在附城秘密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員。1937年,路憲文、侯景域成為宣傳隊隊長鍾遠昌、指導員曾旭慶介紹入黨的首批黨員。1938年初,中共陵川縣工委決定在陵川縣犧盟會附城分會成立中共臨時支部,支部書記由中共陵川縣工委組織委員孟憲德兼任,路憲文任組織委員,侯景域任宣傳委員。這也是陵川縣歷史上第一個中共基層黨支部。1938年5月,中共陵川縣委成立,路憲文任中共陵川縣委宣傳部部長[2][3]

1939年12月,山西「十二月事變」發生。1939年12月中旬,中國國民黨方面的山西省政府撤銷了中國共產黨黨員張維漢的陵川縣縣長職務,任命中國國民黨方面的張生兆為縣長。中共方面的晉冀魯豫邊區主動與山西的中國國民黨閻錫山當局談判協商後達成協議,撤出了太行區太南陵川縣等地,史稱「太南撤軍」。中共太南特委也調整了中共陵川縣委的領導班子,原中共陵川縣委宣傳部部長路憲文調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太南支隊(趙基梅支隊)駐陵工作團(民運工作團)主任兼中共陵川縣委軍事部部長,留在陵川縣堅持地下鬥爭[4]。1940年起,任陵川縣子弟兵團政治委員。1940年3月隨軍北撤後,歷任中共平順縣委統戰部部長、中共平南縣委宣傳部部長、平順縣武委會主任兼武工隊副政委[2]

1943年3月,中共晉冀豫四地委作出了開闢陵川縣工作的決定之後,路憲文起初任中共陵川縣委宣傳部部長。1943年4月,路憲文受中共太行區黨委、太行軍區和四專署、軍分區的指示,率部深入陵川縣開展了5次武裝偵察。1943年5月,中共陵川縣委組成陵西、陵東兩支武裝工作隊深入陵川縣偵察,路憲文任陵西隊隊長。1943年8月,被晉冀豫四專署提名為陵川縣抗日民主政府代理縣長[2]

1943年9月,中共太行八地委、八專署、八軍分區在陵川縣成立。1943年10月,中共太行八地委、太行八專署決定在陵川縣、高平縣、晉城縣交界處建立陵高縣,名稱取自陵川的「陵」字和高平的「高」字,設立中共陵高縣委、陵高縣抗日民主政府[4][2]。1943年11月下旬某晚,新任命的陵高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兼獨立營營長路憲文,在八路軍一二九師新一旅二團(當地人稱「老二團」)三個連的配合下奇襲了附城,擊潰並驅逐了日偽三區區長郭成印的日偽中隊,在附城舉行群眾大會宣佈中共陵高縣委、陵高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當夜,新成立的中共陵高縣委、陵高縣抗日民主政府的機關工作人員分批秘密進駐新莊村[4]

1945年,路憲文南下工作,歷任中共沁陽縣委書記兼獨立營政委,南下幹部大隊四中隊隊長。1947年10月,任中共鄂豫一地委霍固縣委書記兼前敵指揮部政委(該霍固縣為北霍固縣,1947年10月設置)[5]。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霍邱縣城,霍固縣奉命撤銷,恢復霍邱縣[6]。路憲文任中共霍邱縣委副書記兼三元店區委書記。後任中共鄂豫一地委黨校黨委副書記,中共商城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1949年7月至1950年,任中共商城縣委書記[7]。此後歷任潢川專員公署副專員兼財委主任,報務局局長。1952年至1954年,任中共信陽地委副書記。1954年6月,代理中共信陽地委書記。1954年10月至1958年,任中共信陽地委書記。1958年,中共信陽地委開始設置第一書記。1958年至1960年9月,路憲文任中共信陽地委第一書記兼信陽軍分區第一政委[8]

1960年9月,路憲文因「信陽事件」被撤職。1962年,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報復罪」和「違法亂紀」判處路憲文有期徒刑三年。1964年,任河南省博愛縣國營農場副廠長。1975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9][10]。1980年2月至1983年9月,任河南省百泉農業專科學校(現為河南科技學院)校長、校黨委委員。1983年9月離休[11]

1995年,路憲文在河南病逝[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山西省陵川縣民政局 編,路書靜、張天純 主編. 陵川县民政志.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1年. 
  2. ^ 2.0 2.1 2.2 2.3 2.4 馬栓貴. 第二回 八路军开辟根据地 太行区设立陵高县. 晉城黨史網.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7). 
  3. ^ 中共陵川县委成立地旧址. 晉城在線. 201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7). 
  4. ^ 4.0 4.1 4.2 “新庄村留人小店”情报联络站. 古陵之窗. 2015-09-25. [永久失效連結]
  5. ^ 固始县革命斗争史简介. 固始網. 2010-09-01. 
  6. ^ 固始县历史沿革. 固始網. 2008-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9). 
  7. ^ 商城县档案馆指南. 商城縣檔案局. 2006-11-28. [永久失效連結]
  8. ^ 信阳市历任地、市委书记名录一览表. 信陽黨史網. 201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5). 
  9. ^ 喬培華. 信陽事件. 香港: 開放出版社. 2009年. 
  10. ^ 余習廣 主編. 血屠:信阳事件认罪书集. 
  11. ^ 历任领导. 河南科技學院校友會. [2017-05-27].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