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陳寶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寶書(1792年—1880年),譜名文森,庠名,字叢木,號玉堂,一號春谷湖北省蘄春縣檀林鎮桐山村陸基壪人。前清文林郎,蘄州名儒。

生平[編輯]

少從歲貢生陳半菴先生游,究心經之學。然恥於流俗及口耳剽竊之作,至清道光初年,才以州試第一應王學憲院試入州庠,後屢試優等,然入秋闈十餘次訖不遇。自此氣不餒而志益堅,習《六經》,熟《漢史》,於《十三經》與《涑水通鑑》及《周官》、《爾雅》,尤是精力所萃。時家資裕厚,書籍足備,且性聰達,故所聞於庭訓者,皆博覽強記,致根柢日厚,所為制藝文,穿穴經義,湛深理要而氣味古樸,不屑於鋪張雕琢。又喜作詩古文辭,隨意抒寫,稿定輒棄去,惜不自珍。亦工書法,其敏捷擅絕一時,諸經皆有手抄本,因咸同年間兵燹,連其所著文稿俱失,時存者有楷抄《爾雅》一部、草書抄制藝並雜體文各一部,此外,有朱圈《前漢書》、《後漢書》共八卷,單圈斷句,連圈揭要,輕重濃淡,均淨無比,極屬珍貴,惜其均佚。 陳寶書窮極搜覽,博盡能記,所閱諸編,至老不忘。青壯時所抄制藝文稿數百篇失,及齡逾八旬,年臻耄耋,猶一一默寫成帙,無脫偽字句,且日手一編,吚晤不輟,吟詠自娛。其子陳瑞林在撰寫《審齋公譜傳》中提及:「族中熟記書卷者,推家大人,六經不遺一字」。這種強記率類,非天資亮拔倜儻不可為,其篤學事略載入《蘄州志》(清光緒八年刻印本)。

陳寶書身軀偉岸,蠶眉膽准,儀容駿奕,性率真而卓然,嗜學問而尊師,及老見師陳半菴先生,仍嚴憚如受經時,邑中傳為美談。

家庭[編輯]

  • 祖父陳嵩山,清朝太學生。
  • 父親陳琢菴,蘄州庠生,清朝例贈文林郎。
  • 長子陳大鏞,清朝例授衛守府;次子陳瑞林,清朝舉人,國史館謄錄,議敘知縣;三子陳瑞賓,職員;四子陳滋懋,蘄州庠生;五子陳澗香,積學能文(早逝)。
  • 陳國瓚,清朝副榜,資政院議員;孫陳國曹,蘄州庠生;孫陳國珩,國學生;孫陳國琪,清朝舉人,蘄州勸學所首任總董。
  • 曾孫陳志純,清朝蘄州庠生,中國同盟會會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政治人物,中華民國漢陽縣縣長,中共武漢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曾孫陳廷璆,中華民國通山縣公安局局長、蘄春縣第四區區長;曾孫陳允中,蘄春縣知名中藥師;曾孫陳勝東,中華民國漢陽縣政府科員、蘄春縣抗日民眾戰時動員委員會第一股主任、蘄春縣檀林大仁鄉鄉長。
  • 玄孫陳其諤,中國造船工程技術專家,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副總工程師、機務處處長;玄孫陳其鍈,漢口自來水公司高級工程師;玄孫陳其錆,蘄春縣知名中醫。
  • 來孫陳航,海軍司令部正團職軍官,現在北京市某區直機關工作。

參考文獻[編輯]

  • 《蘄州志》(清光緒八年·刻印本)卷之十三/篤學:陳寶書/第278頁,蘄春縣人民政府主辦,蘄春縣地方志辦公室影印重刊(2009年9月);
  • 《陳氏宗譜》(義門陳蘄春莊得元戶)祈·卷四/第173—174頁《玉堂公傳》,蘄春縣檀林鎮德元村祀先堂編訂(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