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素真
女演員
本名王若瑜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1918年4月30日
 中華民國河南省開封市
逝世1994年3月29日(1994歲—03—29)(75歲)
 中國河南省鄭州市
職業豫劇表演藝術家
語言河南話

陳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原名王若瑜,女,河南開封人,中國豫劇表演藝術家。她8歲拜師,10歲登台,是豫劇界第一代女演員,曾被譽為「豫劇梅蘭芳」、「豫劇大王」、「豫劇皇后」。她是豫劇六大名旦之首。[1]晚年定居於天津市

生平[編輯]

民國時期[編輯]

陳素真1918年3月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生父因案入獄,其母改嫁給豫劇當紅藝人陳玉亭,陳素真的「陳」姓便隨其繼父。受繼父影響,陳素真自小就與豫劇結緣。8歲正式拜師學戲,主攻青衣及其他旦行。10歲以坤伶的身份在開封相國寺首登豫劇舞台,演出《日月圖》,一時轟動河南首府。13歲,她以雍容華貴的扮相、瀟灑優雅的身段、清新婉轉的唱腔紅遍河南全省。16歲時更被豫劇戲迷們譽為「河南梅蘭芳」。17歲時結識了有現代豫劇之父之稱的樊粹庭,樊粹庭為陳素真量身編寫了《凌雲志》、《三拂袖》等新戲,新戲的演出使其擁有了「豫劇皇后」和「豫劇大王」的美譽。[2]

1936年春,陳素真應上海百代公司之約灌制了《三上轎》等10張豫劇唱片。後因嗓子不適,而赴北平學京劇的功戲(武打),學會後返回開封演出,再次引起轟動,躍升為豫劇「三鼎甲」之首。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陳素真與樊粹庭合辦獅吼劇團。為了喚起廣大群眾的救國熱情,他們排演了《滌恥血》一劇。多次募捐演出 ,支援前方抗戰,救濟了東北流亡的學生。[1]

共和國時期[編輯]

1952年9月,陳素真赴武漢市參加中南區第一屆戲曲會演,她以豫劇《三拂袖》的演出榮獲最高獎——個人獎。[2]1953年陳素真組建「蘭州素真豫劇團」,卻因剛正不阿的脾氣,得罪了甘肅省文化局一名官員。此官員糾集同黨,以「朋鳥」之名在《戲劇報》上撰《人民不歡迎這樣的「名演員」》一文詆毀陳素真,把她描述成對劇團演員進行盤剝和欺詐的資本家。甘肅省委、省政府經過調查後認定文章完全是誣衊誹謗。《戲劇報》的主編田漢在弄清事實後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人民需要這樣的演員》為陳素真正名。[3]

1956年12月底,陳素真加入到河北省豫劇團,成了該劇團的台柱。1958年,陳素真被調往邯鄲戲曲學校任教,1962年,又調入天津市豫劇團。1963年到1967年,陳素真被中國大陸極左路線的人扣上「右派」、「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陳素真被迫離開了舞台,文革浩劫,使其受盡磨難。二兒子王鳳山考取大學但因政審不予通過而自殺更給陳素真更大的打擊。1979年,文革結束後,她又重新登上舞台。[4]1988年,70歲高齡的陳素真正式收牛淑賢為入室弟子。1994年3月29日,陳素真在鄭州市逝世。

相關詩歌[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一代豫剧宗师陈素真. 邯鄲日報. 2008-12-08 [201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1) (中文(簡體)). 
  2. ^ 2.0 2.1 陈素真简介. 開封議政網. 2009-12-22 (中文(簡體)). [失效連結]
  3. ^ 人民需要这样的演员. 人民日報. 1957年6月22日 (中文(簡體)). [失效連結]
  4. ^ 陈素真. 梨園豫曲. [201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