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阿萊格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克·阿萊格雷
馬克·阿萊格雷與安德烈·紀德(1920年)
出生(1900-12-22)1900年12月22日
瑞士巴塞爾城市州巴塞爾
逝世1973年11月3日(1973歲—11—03)(72歲)
法國凡爾賽
職業編劇電影導演
活躍時期1927–1970年

馬克·阿萊格雷(Marc Allégret,1900年12月22日—1973年11月3日)是法國編劇攝影師電影導演[1]

生平[編輯]

馬克·阿萊格雷出生於瑞士巴塞爾城市州巴塞爾,是伊夫·阿萊格雷的哥哥。馬克接受教育,準備成為一名律師。阿萊格雷在15歲時,成為安德烈·紀德的情人,當時紀德已經47歲。後來,馬克一度落入讓·谷克多的魔咒之下。紀德擔心後者會腐蝕他。馬克的父親,伊利·阿萊格雷,曾經接受紀德母親的僱用,來輔導她的兒子,因為他在學校成績不好,之後他們很快成為朋友。1895年,伊利成為紀德婚禮上的伴郎。

1927年,馬克與紀德前往法屬赤道非洲拍攝《剛果之行》以後,就選擇電影作為自己的職業。他與紀德的戀情在旅行後就結束了,因為阿萊格雷發現在與剛果婦女性交之後,還是更喜歡女人。但是他們仍然是親密的朋友,直到1951年紀德去世。他擔任一段時間的助理導演之後,於1931年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專題片Mam'zelle Nitouche,,次年他的電影《范妮》(1932年)廣受好評。在漫長的職業生涯期間,他寫了許多劇本,並執導了五十多部電影。

阿萊格雷發現和/或培養了許多演藝新人成為明星,包括蜜雪兒·摩根讓-保羅·貝爾蒙多傑拉·菲利浦羅傑·瓦迪姆,他後來成為他的助理導演。他於1973年去世,並安葬在凡爾賽的戈納德人公墓。

參考[編輯]

  1. ^ Marc Allégret.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