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蘇祿侏啄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祿侏啄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鴷形目 Piciformes
科: 啄木鳥科 Picidae
屬: 姬啄木屬 Yungipicus
種:
蘇祿侏啄木 Y. ramsayi
二名法
Yungipicus ramsayi
Hargitt, 1881
異名

Picoides ramsayi
Dendrocopos ramsayi (Hargitt, 1881)

蘇祿侏啄木(學名:Yungipicus ramsayi,中國大陸作菲律賓侏啄木鳥),屬於啄木鳥科啄木鳥屬。曾與菲律賓侏啄木Yungipicus maculatus)合併,並且該鳥與菲律賓侏啄木及蘇拉威西啄木Yungipicus temminckii)形成一個複合種。部分分類學的權威將其歸入啄木鳥屬Picoides屬。

該鳥是菲律賓特有種。其棲息地主要為常綠闊葉林、熱帶紅樹林以及耕地。該物種當前最大的威脅為棲息地喪失。

描述[編輯]

EBird描述該物種為「生活在蘇祿群島低地林地的鳥類。上體呈深褐色,背部有白色斑點,尾部、頸部和下半體呈白色,具有淺色斑紋,胸側為淺褐色。頭部為深褐色和白色條紋所交錯,前冠為黑色。雄性的后冠呈紅色,雌性則為鮮紅色。在其分佈範圍內沒有其它相似大小的啄木鳥。該鳥叫聲由一連串快速顫音所組成。」[2]

該鳥以瓦爾德羅拉姆齊(Wardlaw Ramsay)上校所命名,由哈吉特(Hargitt)所描述,其標本出自於瓦爾德羅拉姆齊的收藏。據稱標本是從婆羅洲所獲得,但詳細地點並不確定,直到吉爾馬德(Francis Henry Hill Guillemard)從蘇祿群島獲得了新標本。[3]

棲息地和保護狀況[編輯]

該鳥主要棲息在紅樹林、耕地和森林邊緣及其空地,儘管有推測稱它會避開密林,但除了原始林。該鳥被發現在海拔高550公尺的地方。[4]然而,對其棲息地的偏好尚未了解。該鳥面對棲息地破壞的耐受性比預期好更多。

IUCN紅色名錄將該鳥評估為「易危物種」,成年個體估計為2500~9999隻。儘管該物種據稱能忍受棲息地的破壞,但仍然受到棲息地喪失的威脅,因合法伐木及非法伐木採礦、改建為農田或棕櫚油種植園以及都市化導致森林大規模縮減。由於蘇祿群島上的棲息地迅速減少,該區的許多特有鳥類,如黑嘴斑犀鳥黑耳褐果鴿藍翅盤尾鸚鵡蘇祿鷹鴞等鳥類都面臨着滅絕的威脅。

目前沒有針對對該鳥提出的保護的計劃,但提出的保護行動包含擴大更多的物種調查以更好地了解其棲息地和種族。遊說保護剩餘的森林不受砍伐。繼續擴大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並提高物種知名度,使當地人引以為傲。

參考文獻[編輯]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icoides ramsay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7, 2017: e.T22681052A116896688 [15 January 2018]. doi:10.2305/IUCN.UK.2017-3.RLTS.T22681052A116896688.en可免費查閱. 
  2. ^ Sulu Pygmy Woodpecker. Ebird. 
  3. ^ Guillemard, F. H. H. Report on the Collections of Birds made during the Voyage of the Yacht Marchesa.—I. A Provisional List of the Birds inhabiting the Sulu Archipelago. Proceedings of the Scientific Meet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85: 247–275. 
  4. ^ Allen, Desmond. Birds of the Philippines. Barcelona: Lynx and Birdlife International Guides. 2020: 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