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古典音樂/音樂知識/存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一期[編輯]

交響詩又稱音詩,是起源於浪漫主義時期的一種管弦樂形式,通常只有一個樂章,其內涵通常具有敘事性,或者要呈現出故事性。因此交響詩是標題音樂具代表性的一種形式。交響詩的標題可以來於一首詩,一本小說,一幅畫,或者其他方面。交響詩主要是由大音樂家李斯特所創造,後來的重要交響詩作曲家包括斯美塔那理查·施特勞斯西貝柳斯等。

第二期[編輯]

圓號又稱法國號,是一種唇振動氣鳴樂器,在管弦樂隊中被歸入銅管樂器族,屬於移調樂器,目前常用的是F調圓號。圓號約在16-17世紀由獵人的號角發展而來,早期的圓號被稱作自然圓號,號管只纏繞一圈,轉調十分不便。到19世紀以後,出現了轉閥式圓號,並一直使用至今。圓號的音域寬廣,音色豐富,演奏技巧複雜多樣,特別善於表現森林風光和狩獵場景,亦能奏出鏗鏘有力或優美如訴的音調,被廣泛運用於獨奏,室內重奏和各種樂隊中。圓號的曲目眾多,主要有莫扎特理查·施特勞斯協奏曲貝多芬欣德米特奏鳴曲等。廈門愛樂樂團的圓號演奏非常具有特色,為廣大聽眾所喜愛。


第三期[編輯]

十二音技法是西方現代音樂的一種重要作曲技法,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它是無調性音樂的繼續,特點是把十二個半音給予平等的價值,使之組成音列,取代調性作為音樂作品的基礎。最早運用十二音技法的是奧地利作曲家豪爾,而將其體系化的則是奧地利作曲家勛伯格。其他受勛伯格影響的作曲家,如貝爾格艾斯勒韋伯恩克熱內克等也經常採用。二戰以後,純粹運用十二音技法的作曲家很少,十二音技法趨向兩極發展,朝嚴格化方向發展,形成序列主義,如梅西安布列茲的作品;朝自由化方向發展,則常常與調性結合起來使用,代表人物有布里頓蕭士達高維契等。


第四期[編輯]

練習曲是指專門為特定樂器的演奏者練習而作的音樂作品,歷史上很多擅長寫作器樂獨奏作品的作曲家都寫過練習曲,但並不是所有練習曲都是僅為初學者練習而作的,有不少練習曲甚至要求演奏者有極高的技巧,因此這些曲目常常成為音樂會上的演奏作品。鋼琴練習曲是最常見的練習曲,著名的鋼琴練習曲作者包括拜厄車爾尼等,他們的作品很適合初學者,而蕭邦李斯特德彪西斯克里亞賓等人的作品則顯然已經是音樂會級別的難度了。其他樂器如小提琴也有不少著名的練習曲作品。

第五期[編輯]

管風琴是一種鍵盤氣鳴樂器,一般安裝在基督教堂和音樂廳中,靠鼓風製造風力驅動,依靠鍵盤操控機械裝置使音管發聲。它是人類傳統樂器中最為複雜,巨大和昂貴的一種。管風琴出現於羅馬共和國時期,最初為水力鼓風,以後隨着科技的發展逐漸演變為人力鼓風,機械鼓風和電力鼓風。每一架管風琴的大小和結構都是根據其所在建築的具體情況而設計的,因此音色和功能都各不相同。管風琴一般都有三層以上的手鍵盤和一個腳鍵盤,以及許多音栓,可以同時演奏四個以上聲部,並發出巨大的音量和各種截然不同的音色,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法國德國無論在管風琴音樂創作或管風琴製造方面,都居於世界先進水平。

第六期[編輯]

轉調是在音樂進行中,從一種調轉入另一種調的進行過程。轉調是通過一定的和聲進行來完成的,所轉入的新調稱「副調」,副調需要鞏固,否則稱為「離調」。依據不同的角度,可以對轉調作出多種分類。如從調關係來說,可以分為近關係和遠關係轉調;從轉調手法來說,可以分為間接和直接轉調等。在有轉調的作品中,各個調性出現的先後次序稱為「調性佈局」,在音樂史上的不同時期,樂曲的調性佈局也不盡一致。一般來說,轉調能使樂曲增加變化,豐富樂曲的表現力,在某些曲式,如奏鳴曲式中轉調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七期[編輯]

弦樂四重奏(圖)是一種音樂演出形式,同時也是一種音樂體裁,絕大多數情況下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組成。弦樂四重奏出現於18世紀中葉,經海頓博凱里尼莫扎特等作曲家之手逐步發展,直到貝多芬而成熟。在浪漫主義20世紀時期,弦樂四重奏一直是室內樂中最受作曲家歡迎的形式。弦樂四重奏以對位為基礎,風格精緻,音響和諧,善於表達深刻細膩的情感,同時又便於開發各類弦樂器的演奏技巧,被稱為檢驗作曲家創作能力的試金石。演奏弦樂四重奏的團體稱為「弦樂四重奏組」或「弦樂四重奏團」,需要四位演奏者之間的高度默契。有些四重奏組成員共同演奏時間長達數十年。

第八期[編輯]

鋼琴(圖)是一種鍵盤弦鳴樂器,主要有立式鋼琴三角鋼琴兩種,由鍵盤控制機械構造,帶動琴槌擊打琴內的鋼弦而發音,並可以通過觸鍵的力度和方式以及踏板的運用改變力度和音色。鋼琴誕生於1709年,到18世紀末,取代羽管鍵琴成為歐洲最流行的鍵盤樂器,並一直流行至今。鋼琴既可獨奏,又可參與重奏,協奏或為其他樂器和人聲伴奏,它的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豐富,演奏便利,反應靈敏,可以很好地表達各種不同的感情色彩,並能演奏複雜的復調音樂,模仿管弦樂隊的效果,因此受到廣泛的歡迎,歷代作曲家都為鋼琴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無數優秀的鋼琴家也活躍在世界舞台上。


第九期[編輯]

第二新英格蘭樂派是一群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作曲家,他們大部分以波士頓為活動中心。這些作曲家們並沒有建立過類似於強力集團六人團成員之間的密切聯繫,但是他們的音樂創作風格和人生道路都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因此經常被後世的音樂史學家相提並論。這批作曲家大多到歐洲學習過,回國後都在大學任教,音樂風格都近似於德奧浪漫主義。雖然他們的作品模仿痕跡較重,顯得不夠成熟,但在他們的努力下,美國的音樂創作和音樂教育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20世紀美國音樂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六位被稱為波士頓六人團(Boston Six),當中有著名的愛德華·麥克道威爾比奇夫人等。第二新英格蘭樂派是艾夫斯之前美國古典音樂界最重要的創作者。

第十期[編輯]

大協奏曲是主要流行於巴洛克時代後期的一種樂隊音樂體裁。它將樂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人數較少,稱「主奏部」,一般採用1-3件高音樂器和1件低音樂器。另一部分人數較多,稱「協奏部」,一般為弦樂隊和通奏低音。樂曲建立在兩部分互相對話,呼應的基礎之上,一般有3-4個樂章,各個樂章之間的調性統一。大協奏曲產生於17世紀後期的意大利,創始人是斯特拉代拉,由科萊里托雷利等人發展完善,到巴赫亨德爾的時代達到最高峰。另外,到20世紀,由於新古典主義音樂興起,大協奏曲也得到復興,如布洛赫施尼特凱等作曲家都創作了不少優秀的大協奏曲。

第十一期[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