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火山/特色條目/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坦博拉火山的破火山口

坦博拉火山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上的一座活躍的層狀火山。坦博拉火山的海拔高度達到2850公尺,火山口直徑為6–7 km,深度為600–700 m. 坦博拉火山是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最高的山峰之一,在1815年4月火山活動達到頂峰。

1815年4月5日–12日,坦博拉火山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等級為火山爆發指數7,釋放超過1000億立方公尺的物質在遠在2,000公里外的蘇門答臘島也聽見了這次爆發。大量的火山灰落在了遠達婆羅洲蘇拉威西島爪哇島摩鹿加群島的區域。至少有71,000人死亡,其中有11,000–12,000人是直接死於火山爆發;大部分作者估計有92,000人死亡,但也有人指出,這一數字是一個過高的估計。 爆發造成全球氣候異常,遠至北美洲和歐洲的氣候也深受影響,1816年成為「無夏之年」。北半球農作物欠收,家畜死亡,導致19世紀最嚴重的饑荒。

2004年,一支考古隊在挖掘中發現了被1815年火山爆發所掩埋的文化遺蹟。它們掩埋在厚達3公尺的火山灰沉積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