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存檔1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編輯請求 2020-11-15

請求已拒絕

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更新為中國政府網的版本--QIU.F留言2020年11月15日 (日) 05:09 (UTC)

版權受限。 --安憶Talk 2020年11月15日 (日) 05:21 (UTC)

堅尼系數過低爭議

不少 NGO 估計中國的堅尼系數實際在 0.6 左右。見(非 RS 二手資料)https://www.zhihu.com/answer/1219004168Artoria2e5 討論要完整回覆請用ping 2021年1月4日 (一) 20:08 (UTC)

編輯請求 2020-11-13

請求已處理--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1年1月21日 (四) 00:00 (UTC)

"這些網站遭中國政府相關的網絡安全管理中心屏蔽,中國大陸的網民亦無法訪問這些網站" , 」無法訪問「建議改為「無法直接訪問」,更加符合實際情況。—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Nolyta wiki對話貢獻)於2020年11月13日 (五) 05:03 (UTC)加入。

@Nolyta wiki完成--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1年1月21日 (四) 00:00 (UTC)

編輯請求 2021-01-20

請求已處理--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1年1月20日 (三) 23:58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1][2][注 1],是一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1][2][注 1],是一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E3e0261f留言2021年1月20日 (三) 15:22 (UTC)

@E3e0261f完成--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1年1月20日 (三) 23:58 (UTC)

稍稍概括一下

如題。依我之見,可以先暫且拋開「簡稱」、「別稱」等咬文嚼字的概念,在目前被提出的「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其他的說法中,爭議較大的是這兩個:「中國」和「大陸」,

  • 稱呼「中國」的爭議點:究竟所指的是哪個「中國」?
  • 稱呼「大陸」的爭議點:究竟所包含的範圍有哪些?

但當上面提到的「咬文嚼字」的概念被考慮進去之後,第二點爭議就得到了擴充「『大陸』究竟是不是一個簡稱?(在不考慮政治傾向的情況下)」。 如果我上方的概括沒有錯誤,爭議者只需要回答這兩個問題:

  • (務必不要政治和地域中心)「中國」是否可以指代「中華人民共和國」?
  • 「大陸」是在具有某種政治傾向、在某種情境或立場下才會使用的稱呼,還是可以通用的稱呼?

以上,我相信這兩個問題的答案足以化解最原始的那點爭議,請各位儘量保持中立。 --安憶Talk 2020年10月16日 (五) 18:48 (UTC)

  1. 我不認為第一個爭議點是的本質是「中國究竟所指的是哪個中國?」或「中國是否可以指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中華民國可以簡稱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樣可以簡稱中國。我認為,爭議的本質是因為有人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芄蘭甚至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國家」這樣的表述都會有爭議,當然就更不能簡稱中國了。參見芄蘭2020年10月3日 (六) 01:13 (UTC)的留言
  2. 我同意安憶Talk對第二點爭議的表述。並認為(中國)大陸是相對(中國)台灣的一種稱呼,是具有某種政治傾向或在某種情境或立場下才會使用的稱呼,並非一般性的稱呼。Cq521留言2020年10月16日 (五) 20:17 (UTC)
嗯…我提出的第一點,討論的前提確實是先需要承認兩者的客觀存在,既然連二者之中某一者的客觀存在都拒絕承認的話,第一點確實就變成了您說的那種樣子。 --安憶Talk 2020年10月16日 (五) 23:36 (UTC)

提醒:根據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稱的「中國大陸」為「不包含港、澳、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管轄區」,中華民國所稱「中國大陸」為「台澎金馬以外中華民國主張管轄區,部分時候包含港澳地區」,實並不存在基於政治不中立才出現有關稱呼的說法。我認同此不能被視為「簡稱」,但絕對不應該忽視的點。--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0年10月16日 (五) 21:35 (UTC)

馬上兩岸政治的事實主權原則就通過了,Kiraclyne還是算了吧!芄蘭留言2020年10月30日 (五) 01:07 (UTC)

?--SEX! 2020年10月30日 (五) 01:13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中國了嗎?沒有統一你用什麼「中國」?用英文CHINA和PRC來佐證中文,(節刪)芄蘭留言2020年10月30日 (五) 01:27 (UTC)
¿--SEX! 2020年10月30日 (五) 01:31 (UTC)
沒必要理這種人--PencilCore留言2021年2月19日 (五) 13:09 (UTC)
字大了不起啊?世界都公認的,只有你不認清事實,真是可憐。WiokTALK1000+ 2020年10月30日 (五) 01:54 (UTC)
國王的新衣聽沒聽過?字再大也改變不了「中共沒有統治台灣」的事實!芄蘭留言2020年10月30日 (五) 02:47 (UTC)
無國籍人士說話就是硬氣!也不知道誰先字大在那沒事找事~-WiokTALK1000+ 2020年10月30日 (五) 02:55 (UTC)

應該考慮是否和「中國」頁面合併

英文維基百科中China和PRC是同一個頁面,如果英文China頁面的拆分請求並未通過,我們也許應該認真考慮合併兩個頁面。(記住,維基百科是主流觀點的百科全書。詳見:WP:MAINSTREAM) --John Smith Ri留言2021年2月12日 (五) 08:23 (UTC)

(-)反對,在中文領域 是不同東西--葉又嘉留言2021年2月12日 (五) 08:45 (UTC)

條目消歧義

Wushiye1st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需要消歧義,並堅持在正文前添加該句內容:此條目介紹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概況。關於廣義的中國,請見「中國」。關於實際控制台澎金馬的政權,請見「中華民國」。@Wushiye1st

(-)反對,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本身不存在歧義,存在歧義的是「中國」。不必將本屬於「中國」條目消歧義內容,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當中。為了幫助@Wushiye1st理解,我舉下面一個例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簡稱中國,中華民國可以簡稱民國,這在「中國」或「民國」消歧義說明中都可以看到。 如果有人執意把中國的消歧義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中,可以類比於把民國的消歧義內容放在中華民國條目中,變成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此條目介紹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概況。關於廣義的中國,請見「中國」。關於實際控制台澎金馬的政權,請見「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此條目介紹的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概況。關於中華民國所使用的官方紀元法,請見「民國紀年」。關於存在於朝鮮半島的政權,請見「大韓民國」。

根本沒有必要,也沒有道理。和平建國留言

(+)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既然簡稱中國,就應該包括中國的消歧義,避免分歧。正因為中國是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爭議,所以應該包括中國消歧義以避免分歧。

而且中華民國是現存國家,不是歷史時期,所以有歧義。中華民國的消歧義有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 中華民國的消歧義:此條目介紹的是建立於1912年的東亞國家。關於該國在1949年中央政府遷台後的主要實際領土,請見「台灣」。關於該國1912年建立至1949年中央政府遷台前的情況,請見「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關於「中華民國」一詞的其他用法,請見「中華民國 (消歧義)」。
  • 中國的消歧義:此條目介紹的是幾千年來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中國,包含但不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等政權。關於「中國」的其它意思,詳見「中國 (消歧義)」;關於「中華」的含義,詳見「中華 (消歧義)」。

Wushiye1st留言2021年3月17日 (三) 15:50 (UTC)

(:)回應:中華民國指台灣還是指大陸時期,類似於宋朝可以指北宋也可以指南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不具有歧義,維基百科裏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後)這樣的條目,不需要消歧義。和平建國留言2021年3月17日 (三) 16:11 (UTC)

(:)回應:中華民國是現存政權,所以有歧義,不是朝代。Wushiye1st留言2021年3月17日 (三) 16:17 (UTC)

(:)回應:我們討論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沒有歧義,我不是在和你討論中國、中華民國有沒有歧義。你搞清楚些!和平建國留言2021年3月17日 (三) 16:18 (UTC)

(:)回應:正因為中華民國不是本條目的內容,所以有歧義,需要消歧義。Wushiye1st留言2021年3月17日 (三) 16:25 (UTC)

(:)回應: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而中國有歧義,所以也需要消歧義。Wushiye1st留言2021年3月17日 (三) 16:28 (UTC)

條目本身沒歧義吧。對於「中國」一名的歧義應該對這個詞加註釋,沒必要對整個條目消歧義。--安憶Talk 2021年3月18日 (四) 00:33 (UTC)
沒有哪個人會放着兩個字的「中國」不打,而去打七個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跳到「中國」去的。讀者搜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定想看的是PRC,而不可能是所謂「廣義的中國」,更不可能是ROC;反而搜尋「中國」才會,所以才有中國 (消歧義)。(Wikipedia:消歧義#消歧義的意義)--GnolizX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02:54 (UTC)
其實我主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最上方添加消歧義,主要是爲了增加ROC的能見度,説白了,就是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流量,爲了點亮台灣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14:46 (UTC)
(+)贊成,這個條目本身沒有歧義,但是很多其他頁面的「中國」連結會跳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一個使用者點擊了其他頁面的「中國」,他也許是真的想要查看關於文化、歷史上的中國。或者比如一個用戶在英文維基百科頁面查看「China」條目,跳轉至中文維基之後對應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也許這位用戶是想查看廣義的「中國」。這時候頁面頂部應該有可以讓用戶快速跳轉的連結。——Glenxoseph留言2021年4月11日 (日) 14:20 (UTC)
反對添加消歧義頁面,意見同安憶閣下。應當對「中國」一詞加註釋,沒必要對整個條目消歧義。讀者若想查看廣義的「中國」,可通過首句「簡稱 中國」中的連結跳轉,查看「中國」的其他含義。對整個條目消歧義,不符合維基定義的消歧義的本義。Cq521留言2021年4月11日 (日) 18:47 (UTC)
(+)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誰能代表中國為合法政權至今仍有爭議,故添加中華民國予以引流。Wushiye1st留言2021年4月23日 (五) 16:11 (UTC)

對!同意Wushiye1st,「引流」的意思就是,通過連結增加中華民國條目的點擊量。提醒世人,中華民國沒有亡國,世界上還有15個邦交國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台灣。 點亮台灣留言2021年4月23日 (五) 22:25 (UTC)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擁有中國主權,領土及於全中國(依固有疆域),但是目前的統治範圍只及於自由地區(即台澎金馬),不包括法理疆域的大陸地區,即一國兩區。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主張,兩岸不是國際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個關係是由中華民國憲法與法律規定。},不廣泛承認代表中國並不代表不代表中國,目前尚有15個台灣邦交國承認中華民國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此外中華民國條目里第一句話里說「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曾為國際上廣泛所承認的『中國』代表政權」中的中國是黑體,且中華民國憲法目前規定的疆域包括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實際的控制疆域,說中華民國代表中國沒有問題。Wushiye1st留言2021年5月4日 (二) 11:47 (UTC)

(-)反對,上面的用戶和那個點亮台灣高度懷疑是一個人的兩個馬甲,沒有任何依據的反覆篡改,還加入根本不會混淆的中華民國進行混淆視聽,中華民國總統府和外交部的新聞竟然只說是非官方,而且對蔡英文總統採用民進黨當局這種很顯然親北京的稱呼,要求管理員對其篡改行為進行封鎖,自己又拿不出任何證據進行反駁,事實上中華民國憲法對疆域根本沒有明確定義,只有模糊的「固有疆域」。──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Бмхүн討論貢獻)於2021年5月5日 (三) 06:06 (UTC)加入。

(:)回應:有關添加中華民國為本詞條消歧義的是一直就有的,是對方一直在破壞。這是從中華民國詞條中截取的:國際上,1949年後稱中華民國為「國府中國」、「自由中國」或「民主中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紅色中國」、「共產中國」[66][67],但1971年後多用「中國」指代後者,僅少數與中華民國存在邦交的國家仍以前者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68]。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影響[69],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常用其他名稱[70],如「中華台北」用於1984年後奧運會和世衛組織[71][72],世界貿易組織則使用「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所以說中華民國的確是一部分國家中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國家。Wushiye1st留言2021年5月5日 (三) 16:04 (UTC)

(+)支持這是中華民國憲法的原文,你看看。「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擁有中國主權,領土及於全中國(依固有疆域),但是目前的統治範圍只及於自由地區(即台澎金馬),不包括法理疆域的大陸地區,即一國兩區。」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主張,兩岸不是國際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個關係是由中華民國憲法與法律規定。再者,我和那位點亮台灣並不認識,只是觀點相近罷了,說話要有根據,不要想當然,信口開河。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是中國不假,但中國大陸的官方簡稱並不是中國,這是非正式語言,應該是大陸才對。照你這邏輯,乾脆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條目合併得了,沒有必要分開。再者,為什麼中華民國的條目一定要加上秋海棠的版圖,要我說,直接去掉得了。Wushiye1st留言2021年5月5日 (三) 15:31 (UTC)

(-)反對,所謂中華民國憲法早在1990年代就被大部分凍結,台灣官方目前稱呼對岸為中國也是事實不可否認,況且之前也列出了大陸條例的有關說法,稱呼對岸為大陸或中國的情形均有,你這種人才是坐井觀天自欺欺人,馬娘娘都下台幾年了?他能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沒聽說過把前總統的言論當作現在官方態度的,現在是蔡英文總統,搞清楚吧,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宣稱自己才是中國,而且在聯合國席位只有中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也是國際慣例,台灣的邦交國在標識後面都加了台灣,而不是什麼中國,你看看清楚再來騙吧,不然蔡總統發言為何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難道她這個總統還不能代表中華民國目前的表態嗎?你怕是活在新聞聯播裏面,沒看過蔡總統的BBC採訪吧,另一個中國顯然和文化歷史層面有關而不是特指,看看對應的其他語言百科再來槓

即使是退一萬步你這種強詞奪理的說法成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連字數都差這麼多,根本不會混淆,還放在消歧義,真是可笑,為了你們這些中華膠的玻璃心強行政治正確,維基百科這樣下去遲早要完──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03.157.251.2討論)於2021年5月5日 (三) 16:00 (UTC)加入。

我提議,把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併,把台灣和中華民國合併,直接成立台灣國算了。

而且,中華民國的消歧義之前在本條目一直存在,只是被對方刪改。但1971年後多用「中國」指代後者,僅少數與中華民國存在邦交的國家仍以前者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68]。這段話,是我從中華民國詞條中截取的,明明是你在信口開河,說話要有根據。可參考以下連結https://www.vatican.va/news_services/press/documentazione/documents/corpo-diplomatico/corpo-diplomatico_stati_elenco_en.html

增加消歧義並不是兩者會混淆,而是為了方便引流,畢竟都與中國有關,都屬於廣義上的中國。而且中國(消歧義)就包括中華民國,只不過再解釋一下。

Wushiye1st留言2021年5月5日 (三) 16:12 (UTC)

(-)反對,這理由真是可笑至極,消歧義本身就是為了避免混淆才使用的,比如南非和南部非洲,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直觀上就差很多,根本不會混淆,你弄出來所謂「引流」,真是搞笑,那我想在中國下面「引流」個支那你看好不好,支那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你怎不引流一下,至於代表中國這個說法,你直接去看吳釗燮的講話和中華民國總統府的新聞稿,這都是代表官方立場的,哪條說代表中國了?原內容清楚的表明了法律遺留的有關規定和現在中華民國政府的認知存在差異,到你這直接把中華民國的立場就給抹掉了,中華民國政府目前利用之前的邦交為台灣服務不假,可自身也不承認自己代表什麼中國https://www.taiwanembassy.org/va_en/index.html要是實際上還主張代表中國那麼為何要加入taiwan,維基百科首要的就是客觀描述,難道蔡總統的聲明是看假的?──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03.157.251.2討論)於2021年5月6日 (四) 06:46 (UTC)加入。
(+)支持按照你的意思還不如中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併,台灣和中華民國合併,為什麼要分開呢。而且將中華民國詞條的秋海棠版圖去掉。這也就是你所謂的維基化,明明就是台獨嘛,一點都不客觀中立。畢竟在大陸和台灣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支持台獨,你也能代表他們嗎。你支持台獨我並不反對,但是你並不能代表他們。不廣泛代表中國並不是不代表中國,我發的梵蒂岡官方連結中華民國的簡稱就是china,也就是中國,怎麼不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你可以看看中國的消歧義詞條,裏面是同時包括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我只不過是加以解釋。即使所謂的蔡英文總統也得按中華民國憲法行事不是嗎。稱呼對岸為中國乃是非正式用法,真正的官方用語是中國大陸。你說中華民國憲法在1990年代被大部分凍結,那麼我想問問,現在中華民國用的是什麼憲法,有點太想當然了吧,而且來源依據是什麼。照你這說法,陸委會幹脆改名中委會得了。而且我提醒一下,中華民國是有福建省政府的。而且中國(消歧義)里就包括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信你點開看看,我只不過是拿出來作為補充,方便引流。Wushiye1st留言2021年5月6日 (四) 07:39 (UTC)

中國 (消歧義)[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到導航跳到搜索

查詢維基詞典中的中國。

中國是位於亞歐大陸的國家或地理區域。

中國還可以指:

目錄

1 政權

1.1 現存政權

1.2 歷史政權

2 中國的代稱

3 外語「中國」

4 其他事物

5 相關條目

6 參見

政權[編輯]

現存政權[編輯]

中華民國:1912年元旦成立的民主共和制國家,1949年喪失對中國大陸的統治,目前管轄台澎金馬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目前管轄中國大陸地區及港澳地區。

這是中國(消歧義)的內容。Wushiye1st留言2021年5月6日 (四) 08:44 (UTC)

「海峽兩岸關係」的第一句話是「海峽兩岸關係,或稱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簡稱台海關係、兩岸關係,部分人士稱中台關係[1]」。這也是部分人士稱兩岸為中台關係,是非正式用法,並沒有普遍承認。 Wushiye1st留言2021年5月6日 (四) 08:31 (UTC)

(-)反對,那個Wushiye1st真是不知所謂,中華民國早在1946年就沒有什麼秋海棠了,早就承認了蒙古國,還在這意淫幾十年前的地圖開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沒有任何混淆是事實,只是中國過去和中華民國有關,放在中國消歧義中也算正常,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在現在的國際認知和兩岸認知中沒有任何混淆,幼稚園小朋友都不會把一個四字國名和七字國名混淆,這就是事實,不會因為某些小粉紅的政治正確而變化──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03.157.251.2討論貢獻)於2021年5月11日 (二) 11:47加入。
(+)支持,即使不包括蒙古國也是包括大陸地區的,這是中華民國憲法的版圖所定,拋開中國問題不談,而且我只是將中國消歧義補充說明而已。這個消歧義之前一直都有的,所以不應刪除。Wushiye1st留言2021年5月11日 (二) 16:5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