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無神論/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為何不能有共產主義或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敘述?

因為想洗腦或討好讀者,覺得意識形態丟臉,或害怕引起讀者反感?—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0.130.38.136對話)於2019年3月3日 (日) 23:49 (UTC)加入。

為何聖經頁面編輯者可以是相反立場的無神論者?

因為維基百科向來是"一言堂"?或多數語言暴力的場地?多數語言和平者請自行放棄?—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0.130.38.136對話)於2019年3月3日 (日) 23:52 (UTC)加入。

説個啥呢 維基百科沒有社交網站來得網絡話語壟斷好嗎 鬼臉錢留言2020年12月20日 (日) 17:54 (UTC)

是否也不能有相反立場(例:佛、道、一神...裏少數無神論)的敘述?

參閱蒂莫西 • 梅塞爾克魯斯,波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對維基編輯者提出客觀立場的省思 https://www.guokr.com/article/99240/?page=4 『我問維基百科的把關人, 「你倒是說說,怎樣才能讓一個表明真相的少數觀點,戰勝一個錯誤的多數觀點?」 他回應道,無比歡迎您在這裏討論一個可靠的信息,這正是討論頁面的用處;然而,你可能需要先閱讀維基百科有關文明發言的政策。』—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0.130.38.136對話)於2019年3月3日 (日) 23:47 (UTC)加入。

這種情況若沒有改善,無神論與宗教這類的條目也會使得其他宗教信仰者因和平與尊重等因素而不願意參與編輯,非常邏輯,而且會使這個相關條目自說自話。—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60.248.16.132對話)於2019年3月4日 (一) 00:21 (UTC)加入。

奧砍剃刀原則

文中有言:「奧砍剃刀原則向我們提出一個建議:如果兩個理論都能解釋現象,那麼我們應該要取比較簡單的那一個。現在世界上有兩種主要論調:有神與沒有神。既然在可觀測的範圍內假設沒有神也不會起任何影響[來源請求],那麼該原則建議我們取沒有神那一個。至於到底有沒有神?奧砍的剃刀並沒有告訴我們,但既然有沒有都沒差別,無神的假設顯然比較經濟些。」但根據概率有神論的條目,有神的假設更為經濟,所以建議在沒有參考資料前刪除此段。--210.0.186.211 (留言) 2009年8月20日 (四) 10:17 (UTC)

(!)意見:不不,概率有神論說明的是「創造世界的是神」可能性很大,但本段文字說明的是神的存在在透過科學方法對照組來觀測時,無法取得明顯差異,比方說舉例:
  • 兩群背景相近的人上戰場,一群信神一群不信神,研究他們的存活率。
  • 類似上例,改成股票投資獲利率與信神關聯性的研究。
  • 類似上例,改成疾病患病率與信神關聯性的研究。
  • 其他更多…
就算世界真的是神所創造的(這是概率有神論的概念),如果這神無法對現在的我們起影響,那麼奧砍剃刀原則所提出的捨棄建議就還是有效的。
個人倒是很希望能有人能用統計證明信神確實有效果,這樣不管什麼教我一定立刻去信。^_^—林雪凡 (留言) 2009年10月20日 (二) 04:30 (UTC)

奧砍剃刀不應應用在這個領域,因為該剃刀是方法論的而不是本體論的,理論是解釋世界的方法,剃刀能剔除的是理論解釋,但不能剔除存在性或不存在性,「神的存在或不存在」是現象,而不是理論,存在性或不存在性先於理論,如果理論上證明不存在,但實際上存在(或者理論上證明存在,實際上不存在),那就是理論證明錯了,而不是去懷疑存在性或不存在性,存在性或不存在性是不能用剃刀剔除的。此外世界上有許多宗教,許多宗教中的神是不創造世界的。Dreamer in Utopia留言2019年9月26日 (四) 05:29 (UTC)

佛教的無神論

佛教的無神論並不是不相信神靈的存在,而是不相信「一神論」或是「宇宙是由造物者所創造」的觀點。關於無神論這一觀點,南北傳佛教是一致的,意即所有生命都是「緣起」所生,宇宙間沒有造物主。至於神在佛教中的概念通常稱之為「天人」,「天人」也是屬於六道輪迴中的一道眾生,也是有生有死,需要藉由修行才能解脫。這個觀點在南北傳佛教中也是一致的。原始佛教中最早的經典「阿含經」中,處處可以見到關於「天人」的描述。下列舉幾段經文以為證:

雜阿含 第一一九0經一時。佛住鬱毘羅聚落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絕妙色身。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佛告梵天王。如是。梵天。如是。梵天... 佛說是經已。娑婆世界主梵天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雜阿含 第一三五七經...尊者舍利弗說偈答言:「彼三十三天,炎魔兜率陀,化樂諸天人,及他化自在,瓦缽信以得,而汝不生信,尊者舍利弗說此偈已。於瓦師舍默然出去。」

其他的經文尚有四百多條和「天人」有關,條目中的解釋與事實相去甚遠。

所以目前條目中的解譯:

原文:佛教在早期從某種程度上也屬於無神教,其中包含輪迴與地獄觀念。目前南傳佛教仍然比較堅持佛教早期理論,但北傳佛教已經引入了神的概念。

該作者對佛教的觀點恐怕有一些誤解,請求作者再深入了解一下佛教的觀點,並修正之,謝謝!

我覺得缺乏對神的信仰不應該叫做「無神論」。應當叫做「不可知論」。在英語裏en:Atheismen:Agnosticism是有明顯不同的!所謂「無神論」包含着兩層意思。一是「無神」,就是說「沒有神」,二是有系統的理論,是為「論」。而缺乏對神的信仰的人對於「是否有神」是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顯然不是「無神論」。所以建議「無神論」詞條僅僅指en:Atheism,而把en:Agnosticism歸為「不可知論」。--布爾費墨

目前就是這樣的啊。無神論這個條目現在就是鏈接到英文的atheism,不可知論的中文條目如果您有興趣請添加資料。如果您覺得本無神論條目中和不可知論的概念混淆,請隨時更改。--wooddoo 羊踏菜園 12:47 2005年7月11日 (UTC)
請見俺剛剛翻譯的不可知論--布爾費墨
我剛看到,寫上面的字的時候還沒有不可知論這個條目,一轉眼就建好了。請繼續編寫吧~--wooddoo 羊踏菜園 12:52 2005年7月11日 (UTC)
我剛才把無神論中的部分內容移到了不可知論裏面。比如儒教,我很熟悉的,就是一種典型的不可知論,而不是無神論。我會繼續翻譯不可知論--布爾費墨

另外,孔子的那句話是「未知生,焉知死」,而不是「不知生,焉知死」,以前的條目寫錯了。--布爾費墨

非常歡迎您繼續編寫~另外提醒一下:wiki的格式是黑體字在文章的開頭使用一次就可以了,文中頻繁使用黑體會打散讀者注意力,非常重要的詞語或句子再使用黑體強調不遲。--wooddoo 羊踏菜園 13:12 2005年7月11日 (UTC)

佛教所說的天人根本就是偶像,所以對於一神教來說佛教根本不是無神論,只不過是泛神論或自然神論。而生命因為緣而成立,這和一神論沒有矛盾,因為一神論沒有說生物是「如何」被創造的。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14:20 (UTC)

  • 一切宗教都是對「神聖性」的崇拜,佛教中存在「佛」這種神聖性的概念,因此即使沒有天人的概念,佛教當然也是有神論的,說佛教不承認「神」,所以佛教是無神論,這只是死摳字眼罷了。如果非要死摳字眼,那換種說法說成「有佛論」和「無佛論」,這樣佛教也會同樣面臨與有神論和無神論類似的爭論。不同民族對神有不同稱謂,許多宗教的神還有不同級別,還有許多宗教的神並不創造世界,不應該僅僅從一神教的觀點看待所有宗教。Dreamer in Utopia留言2019年9月26日 (四) 11:19 (UTC)

無神論的定義

現在的無神論的定義不令人滿意,我準備進行修改。在修改之前,先說明一下原因:

原文:無神論是一種認為神或靈魂是不存在的哲學思想。今天人們說無神論一般是指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包括一個與肉身無關的靈魂的存在。

查看了一下英文條目en:atheism以及google中的一些定義,還有About.com上的定義,其中無神論的定義一般都是缺少對神存在的相信(a lack of belief in the existence of God or gods)。因此,根據這個定義,無神論者不僅僅包括那些「認為神或靈魂是不存在」的人,而且包括那些既不相信神存在,也不相信神不存在的人。請注意,後一種人並不一定是不可知論者,因為不可知論者是相信(或者認為)不可能知道(證明,或令他們信服)神存在或者不存在。簡單的說,「相信無神」和「無相信神」都是無神論。這兩種思想都不等同與不可知論。-下一次登錄 06:06 2006年10月13日 (UTC)

「無神論」是哲學術語,哲學百科全書應該是更可考的來源,特別是哲學界聲譽很高的《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內容主要以經同行評審認可的論文為主。該百科內的每一篇論文均由一位該領域的專家撰寫並維護,作者涵蓋來自世界各地學術機構的教授"):
  •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提到無神論中的「a-」必須被理解為否定而不是不存在,理解為「不」而不是「沒有」。因此,至少在哲學上,無神論應該被理解為上帝不存在的命題(或者,更廣泛地說,沒有神的命題)[1]
  • 《Routledge哲學百科全書》(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認為無神論是不相信神存在的立場。它是指明確的不相信,而不是信仰缺失[2]
  • 應注意避免重新起用歷史版本中「無神論(英語:atheism),在廣義上,是指對神存在性信仰的缺失 」 的定義。 缺失在漢語中含義是:缺陷;缺點和失誤, 用有貶低無神論的含義, 似乎是從有神論的角度來解釋和定義無神論。
  • 本條目是「無神論」, 自然釋支持無神論和按無神論觀點的介紹。 比如, 在有關基督教介紹條目中,不會以「不中立」為由刪去和修改按基督教觀點的介紹, 或將內容改為「無神論」的觀點。如要在「無神論」條目,按有神論的觀點,刪去或修改有關按無神論觀點的介紹, 請在此處討論,或客棧討論形成共識,再做刪除。
---參考資料---
  1. ^ Draper, Paul, "Atheism and Agnostic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7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The 「a-」 in 「atheism」 must be understood as negation instead of absence, as 「not」 instead of 「without」. Therefore, in philosophy at least, atheism should be construed as the proposition that God does not exist (or, more broadly,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re are no gods). 
  2. ^ Atheism -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ww.rep.routledge.com (英語). Atheism is the position that affirms the nonexistence of God. It proposes positive disbelief rather than mere suspension of belief. 
--Gluo88留言2021年5月31日 (一) 13:09 (UTC)

關於無神論和不可知論

這兩者其實應該認為有一定的交集。有文章[1]認為:「無神論者有兩類:一類是『弱無神論者』,認為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表明神存在,因此不相信神的存在。」這裏的弱無神論者不就是不可知論麼?--Ak47 0011 2007年8月27日 (一) 07:08 (UTC)

不可知論強調神的存在不可證明,也不可證偽;而弱無神論則是不知道神存在,也不知道神不存在,有點無所謂,不關心的意思。兩者不同。-下一次登錄 2007年8月27日 (一) 11:02 (UTC)

美國中立嗎?

文章說「對神的概念採取中立態度,即不承認也不否認神的存在,如在美國」——但美國真的中立嗎? 美國的法定節日很多與基督教有關(例如最大的聖誕節),但沒什麼節日與其他信仰有關;總統等高官就職、法庭作證等等都要手按聖經;基督教在美國的勢力極大,足以影響政治走向(布殊總統以來更為明顯);很多政府調控功能(教化、慈善等)都是基督教會在操作;說美國已基督教立國、本質是基督教國家,恐怕很多美國人都不會否認。當然,美國肯定不是「政教合一」(第三類),但作為中立的代表恐怕也不合適。User:Xixihaha06的簽名由User:下一次登錄補上。05:28 2006年12月20日 (UTC)

  • 這句話的前提是教育系統,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學內容應該是沒有基督教或宗教內容的。所以這樣講應該也不算錯。 - Munford 06:06 2006年12月14日 (UTC)
  • 改了,不提具體國家,只說事情,也去掉「多數」「少數」等詞語(如果真的有統計數據支持再加不遲)。-下一次登錄 05:25 2006年12月20日 (UTC)
    • 謝謝回復,也謝謝你嚴謹的貢獻。-Xixihaha06 23:15 2007年1月5日 (UTC)


真的很多科學家是無神論者嗎

我想除非是指弱無神論或不可知論,最多是反宗教主義,否則科學來說是很難推論出無神論的,只是很多科學家反對的是具體的宗教和某種神學,但科學上比較易接受某種科幻式的「神」,例如一神教的神經常在科幻中以「宇宙精神」「原力」的名義出現。

只是同樣在經典有神論來說,科學界是很難接受的,因為經典的有神論是超乎自然律的,但有和常人般思想的神,好像偶像崇拜和奇幻的神。—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Gx9900gundam對話貢獻)加入。

一個人是否無神論本來就有爭議,比如愛因斯坦,有神論者說他是有神論,無神論者說他是無神論。不過,信仰的問題,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下一次登錄 2007年9月26日 (三) 22:31 (UTC)

其實科學家即使信神也不是信一般宗教典籍上的神,很多科學家的信仰接近於自然神論或泛神論,認為自然就是神,或神是科學定律的原因。Dreamer in Utopia (留言) 2008年12月6日 (六) 09:56 (UTC)

我認為「由於這一原因,科學家中無神論者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人群」應該要列明來源,有沒有可靠的統計支持?Johnlcf (留言) 2008年12月30日 (二) 06:06 (UTC)

  • google半天,網絡上對「科學家與無神論」爭執爭得可真兇啊(近半數都是宗教網站),可就沒有見到正式的研究報告,真是一堆自說自話叫人傷腦筋的可愛傢伙…嗯,總之這段我先砍了,找到證據再補上。—林雪凡 (留言) 2009年2月4日 (三) 15:11 (UTC)
從我看到的各種科學家的著作中,多數科學家並不信仰某個具體宗教意義上的神。他們的信仰接近自然神論、泛神論或不可知論,而不是單純的無神論和反神論。感覺他們將神看作自然本身,把神當作科學定律的原因,他們認為認識自然就是在認識神。而具體某個宗教的教徒則通常將此理解為有神論(而且是信仰其所信仰的教派),並不準確。至於無神論人口本身也不準確,統計中並沒有「自然神論、泛神論或不可知論」這些選項,如果讓一個自然神論者在選項中選擇的話,他可能會選無神論。信仰的問題是很複雜的,「自然神論、泛神論或不可知論」與無神論並非同一事物,需要仔細區分清楚。Dreamer in Utopia (留言) 2009年10月6日 (二) 16:55 (UTC)

理查德·道金斯的「上帝錯覺」不是已經列出了科學家和一般民眾的信仰上帝和不相信的比例有所差異嗎?Sky6t (留言) 2011年10月11日 (二) 02:41 (UTC)


  • 跨國研究結果表明教育程度和不相信上帝有正相關性,[1]歐盟的調查也顯示輟學和相信上帝有正相關性。事實上無神論在科學家中所佔地比例更高這一趨勢在20世紀初就比較明顯,而到20世紀末成為科學家中的多數。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柳巴英語James H. Leuba1914年隨機調查了1000位美國自然科學家,其中58%「不相信或懷疑神的存在」。同一調查在1996年重複了一次,得出60.7%的類似結果。而且美國科學院院士中這一比例高達93%。肯定回答不相信神的比例從52%升高至72%。[2]自然》雜誌1998年刊登的文章指出,調查顯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之中相信人格神或來世的人數處於歷史低點,相信人格神的只佔7%,遠低於美國人口的85%比例。[3]

--Gluo88留言2021年5月29日 (六) 20:53 (UTC)

參考資料

  1. ^ Zuckerman, Phil. Atheism, Secularity, and Well-Being: How the Findings of Social Science Counter Negative Stereotypes and Assumptions (PDF). Sociology Compass. 2009, 3 (6): 949–971. doi:10.1111/j.1751-9020.2009.00247.x.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2-28). 
  2. ^ 愛德華·拉爾森,拉里·維特漢姆,「頂尖科學家仍然拒絕神」,《自然》,394卷,6691頁,1998年(英文)
  3. ^ Larson, Edward J.; Larry Witham. Correspondence: Leading scientists still reject God. Nature. 1998, 394 (6691): 313–4. PMID 9690462. doi:10.1038/28478.  Available at StephenJayGould.org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3-01., Stephen Jay Gould archive. Retrieved on 2006-12-17

一神教本身就是無神論?

有論者談到佛教是無神論,然後引用佛經談到一大堆古印度的天界來,那麼一神教也可算無神論嗎?

真有此說的,神的名字一書指出以古代信仰或經典意義的中,神就是專門做違反自然律,受人崇拜來行駛奇跡的傢伙。

一神教所說的天使都可算是類似天人的玩意,兩者同樣起源於遠古人類的多神教和萬有靈論信仰。其實一神教和後來印度的宗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要打破舊有的迷信和反對完全被擬人化的神,但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在印度才把輪迴之說看成核心的信仰,相對在歐洲和中東只有部分民族有此信仰。

所以在表面有很大差別的,而聖經開頭的「太初有道」,如果是是指天人根本不需要稱為「道」(邏各斯),而這個中國的「道」又是相當於印度所謂的「法」。

當然某些教派的譯本中是簡單地稱「上帝」,某些譯本中公開反對泛神論(如手上的聖經新譯本),對於佛教來說上帝在字面上是指帝釋天,但對於基督徒來說難道要像古印度的人那單純害怕雷擊嗎?

但如果佛教真像護教書藉般標榜科學,為什麼要立「大日如來」?反之基督教真的像某些教派那樣堅決反對泛神論,那麼為什麼要否定偶像的作用?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5月28日 (四) 11:24 (UTC)

也許部分解答是:

  • 佛道教的觀點看,萬物皆有靈(基督教解釋為"魂"),我們拜某物我們的靈就歸他,大神靈動力大,小神靈動力小,彼此競爭蒐集人的靈(魂)。
  • 神要人定睛於祂,接收祂的靈,好與我們的魂體結合,而具有神的性情。就像父母老師要小孩注視他的教導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為下階段做好準備。喜爾 2012年11月22日 (四) 05:50 (UTC)
宗教是「相信神聖性的存在」,不同宗教只是相信了不同的神聖性。佛教顯然存在「佛」這個具有神聖性的事物,所以佛教不是無神論的,不能因為佛教反對其他宗教的「神」的概念就說佛教是無神論。Dreamer in Utopia留言2019年7月24日 (三) 14:30 (UTC)

同行評審

無神論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翻譯自英文維基百科特色條目,保留了該條目原有的一些內容,但整體編排似有問題。望各位提供意見,讓此條目達到特色標準。—Mr.Xen留言2010年3月3日 (三) 20:40 (UTC)

評審期︰2010年3月3日至2010年4月3日

內容與遣詞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完成度及連貫性等一概與內容有關的要點
  • (!)意見
    • 自原因和推理以後的內容缺乏來源,特別是諸如「有充分的科學證據表明從來沒有發生過世界範圍的洪水」這樣的內容。
    • 能不能擴充一下對無神論的批評?比如加入宗教對無神論者的迫害這樣的內容。
    • 一些語句,如「至於到底有沒有神?奧砍的剃刀並沒有告訴我們」不是百科全書的語氣。藍色的頂夸克-對撞機|氣泡室- 2010年3月4日 (四) 06:36 (UTC)
  • (:)回應
    • 「原因和推理」一節是翻譯前原文中就存在的,但是與翻譯過來的「基本原理」一節內容重複,在下正考慮是否可以整節刪除,或者保留重點部分。
    • 英文維基中「對無神論的批評」是獨立成條目的,如有時間在下會試着翻譯;但在下認為沒有必要在「無神論」正文中加入過多此部分內容。
    • 見第一條回應。--Mr.Xen留言2010年3月4日 (四) 07:07 (UTC)
      • (!)意見: 英文維基中「對無神論的批評」是獨立成條目的,而在中文條目中短短的一節,即沒深入的內容,也沒資料來源。所以乍讀上去就覺得這一節很無力。(&)建議不如刪掉,留在專門條目里詳細說。Shypanda (留言) 2010年3月15日 (一) 09:12 (UTC)
  • (!)意見文中歐美中心嚴重。「詞源」一段主要敘述西文名來源,這在以英文為中心的英文百科是應該的,但中文維基百科應介紹中文名來源。George H. Smith那個分類只是他個人的,以他的影響力根本沒資格上首段。「定義與區分」也完全是以那個學者的思路寫的。歷史部分也是西方中心,東亞的無神論思想完全被忽略。對於這類非常重要的條目,要達到特色質量應適當寫入中文領域的內容才好。英文維基有個原則,同樣質量的參考資料應優先使用英文資料以方便查證,那麼中文維基自然應儘量用中文資料,而這個條目的主題顯然不是沒有具一定質量的中文資料覆蓋。—Biŋhai (留言) 2010年3月7日 (日) 04:12 (UTC)
  • (:)回應閣下提的意見相當有道理,但這方面的修整需要一定時間,如果閣下樂意也可一同參與。--Mr.Xen留言2010年3月7日 (日) 06:27 (UTC)
  • (!)意見,「著名的無神論者」一節我覺得沒有必要,單列這麼幾個人名沒有什麼來由——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3月13日 (六) 20:19 (UTC)
  • (:)回應:已刪除--Mr.Xen留言2010年3月17日 (三) 13:11 (UTC)
  • (!)意見:同意冰熱海風的意見。起碼應該介紹一下中國的無神論,例如孔子公孟子荀子韓非王充郭象范縝等等。推薦一本書:牙含章《中國無神論史》—Snorri (留言) 2010年3月14日 (日) 16:52 (UTC)
  • (:)回應:這本書有沒有電子版?--Mr.Xen留言2010年3月17日 (三) 13:11 (UTC)
  • (!)意見:開頭幾節為什麼不全部翻譯英文條目呢。在完整翻譯的基礎上再加中文世界的內容比較好。Shypanda (留言) 2010年3月15日 (一) 09:07 (UTC)
  • (:)回應:Done--Mr.Xen留言2010年3月17日 (三) 13:11 (UTC)
  • (&)建議增加無神論與教育方面的內容,一個參考連結[2]

無神論在中國可能需要獨立成文,但條目中應當提到中國無神論的歷史等等,「宗教壓迫無神論」等問題同理; 那個詞源應該提到中文詞源,如可能是由日語引用過來的。拙見。—全麥麵包請張嘴2010年4月1日 (四) 08:04 (UTC)

格式與排版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與標點符號、外文內容及排版等資訊

參考與觀點

包括各類型的參考文獻、中立觀點、以及其他中文維基百科內的方針與指引等

以往記錄

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存檔人:HW (關於 | 討論 | 貢獻 |

創建) 2010年4月2日 (五) 09:12 (UTC)

優良條目評選

~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

無神論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人文學科-哲學,提名人:什麼回事 (留言)

關於重定向

鄙人搜索「後馬克思主義」條目時,被重定向於此條目,個人深感這個重定向是不合理的,請諸位先生考察。 --~原生生物是世界上極偉大和高貴的一類生物~ 2013年11月24日 (日) 03:30 (UTC)深邃的河谷

修改和補充

  • (!)意見本人不是很滿意現在的條目,內容乏陳且引用圖片較少,能夠評級嗎?--杜烜 2015年10月6日 (二) 00:42 (UTC)杜烜User:民運領導人

中國

(!)意見這是意識形態,任何個人都可以有擁有無神論,並不受限於國家體制。--36.225.98.91留言2016年5月11日 (三) 17:16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無神論中的7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4日 (二) 16:58 (UTC)

Mistakes

  1. The atomic whirl is an Americanism. Genuine Atheists depict logos which incorporate the 3d atomic orbital of electrons, and probability density is represented as a stonger line or raster. If one adheres to the erroneous Rutherford model, then that person maintains an unevolved religious symbol. Draw a flower-like 3d "a" shape, with variant strokes to depict probabilities! Don't mimic the Americans! Help yourself and them evolve. Chinese artists perform better!
  2. The main article is too philosophical. It also mimics the European reasoning. We should be more thorough and analytical, also incorporate a. neuroscience against the soul, b. astrobiology and Miller–Urey experiment (and other proto-life experiments) against the Demiurgic bio-Genesis, c. Big Bang and pro Big Bang against the main - generic Genesis

Don't mimic the Caucasians. Chinese must do better because we need their evolved ideas which incorporate scientific awareness into philosophical thought. Young Atheists don't expect to listen the standard European rhetoric once more! We've read that. Don't delete it, evolve it!!!—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A02:2149:840D:F200:9D94:6A81:293A:F6CD對話)於2017年10月21日 (六) 20:03 (UTC)加入。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無神論中的7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29日 (五) 08:08 (UTC)

Please translate this text in Chinese. After that write it more rigorously. Then compose a treatise, ask for help and add all links. Only after you publish in a university the best you can, after refinement update the main text. (Many Chinese don't understand that we Europeans need the Chinese in order to refine our ideas. The Chinese is not the other, neither the brother; but the self; because thought requires many components. Study: simple in philosophy // god is not a mereological simple, because he has many memories. Study information theory)

cosmological personocracy/cosmological personocentrism:

The erroneous and egotistical claim that the components of personhood are the utmost fundamental and self-causal.

That's metalogically wrong. Study: metalogic.

Pretopology is self-causal and metalogically thorough.

Nilogony/nihilogony/the erroneous claim that nothing delivers the entropic result of the universe. That's wrong! Nothing cannot express any state which would be defined as entropy. By definition nothing necessarily isn't entropic and doesn't exist!

Topogony is correct!

It's not nothing which expresses entropy. Pretopological spaces (in plural, because there's an infinite mathematical variety) do pre-exist, because they are metalogically rigorous and self-causal, without the need of any personhood.

(Study: pretopological space, personhood, simple in philosophy, mereology)


The universe is the entropized/entropic result of an initial pre-existing pretopological space; and infinite other universes necessarily exist, because we cannot mathematically cancel them!—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A02:587:4105:1400:F12D:937F:2722:16F3對話)於2019年7月4日 (四) 21:38 (UTC)加入。

see: Mary Anne Warren - the criteria for personhood

Do not use the erroneous old orbitals in the logo (religion is static; atheism evolves) - design a new atheistic logo based on the (correct) 原子軌道 (a graphic designer can play with anything; no excuse to use erroneous old orbitals; correctness and evolution via corrections in science matters)

We didn't analyze well (write it in Chinese): 1. explicit metaphysical personocracy/personocentrism (for example the Abrahamic cosmogonic person-god), 2. implicit personhood-biasing/false attribution to values, purposes and parts of definition of personhood (for example in "atheistic Buddhism (not common Buddhism)" the impersonal divine field of the cosmos, still is a false attribution to values of personhood; if it wasn't everything would be logical and tautological to science), 3. intermediate degree of false attribution to personhood (the Japanese kami are not the sole cosmogonic god, also usually are presented as vague and autistic [missing components of the definition of personhood], but still the kami are way more personhoodish when compared to the impersonal divine field in some atheistic interpretations of Buddhism

The Japanese claim metaphysical superiority (or not) but avoid to fully analyse the issue.

The Chinese scholar and any Chinese speaker should analyze thoroughly the degrees of false attribution to values, purposes and parts of definition of personhood in metaphysics.

When you are alone and nobody understands you, read about the crimes of the Japanese army against the Chinese peasants. Then you might understand why these totally perfect Japanese, are still biased, and probably way too biased.


Write everything in Chinese.—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A02:587:410B:4370:ED91:4DCB:B1F8:5149對話)於2020年9月23日 (三) 21:29 (UTC)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