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清朝開國戰爭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屬於「原創研究」,提議刪除。[編輯]

首先,條目中的用詞有失中立,亟需跟進。詳見: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
其次,條目過分缺乏可靠的來源。
其三,題目標題並非學界確立的名稱,未能符合維基百科的命名規則。詳見: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其四,目前引用的來源都是第一手來源,內容描述和觀點並未有學術文獻根據,故此條目屬於「原創研究」。詳見: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
最後,已經存在關於相同事件的條目:明清戰爭Qing conquest of the Ming)。
——希望能得到合理的回覆以及相應的更改。如無回覆,將提出刪除條目的請求。 --N6EpBa7Q留言2015年10月13日 (二) 05:15 (UTC)[回覆]

嚴重缺乏可靠的來源!!![編輯]

文章嚴重缺乏可靠的來源,沒有引用任何學術界文章!!!居然引用人民網鳳凰網這種山寨的評論員文章!!!而且大部分內容也沒有腳註!!!必須完全修改!!!—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2.90.92.109對話貢獻)於 2015年2月4日 (三) 15:41‎加入。

荒誕可笑的歷史觀![編輯]

這個條目的歷史觀實在是令人很無語,明明是滿洲人侵略中原的戰爭,居然要給說成是什麼統一戰爭!!!還對侵略者歌功頌德,說什麼「終於完成中國的真正統一」,「國家統一大業」,「抵禦沙皇俄國的侵略」,「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好像很偉大是嗎???其實滿洲人侵佔中原以後中國文化雖然還存在,但中國事實上是已經滅亡了的!革命黨人都承認大明滅亡後中國就滅亡了!1902年,章太炎先生還在日本組織過「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周年紀念會」!再看看國外吧!朝鮮人當年那麼崇敬大明,滿洲侵佔中原以後,他們也認為中國滅亡了!當時的朝鮮自稱是大明天地,把滿清君主叫做「虜汗」!韓國人至今仍把滿洲侵略朝鮮叫做「丁卯胡亂」、「丙子胡亂」!日本人在《華夷變態》裏面也認為滿洲人滅亡了中國!所以當時他們認為自己繼承了中華的文化,感到十分自豪!日本人都認為滿清是蠻夷政權,不配稱作「中國」!鴉片戰爭時候西洋軍官的筆記也都把滿洲統治者稱為「韃靼人」!

看看魯迅先生寫的《吾國征俄戰史之一頁》吧,他們是怎麼評價「中國大元皇帝」(實際上是蒙古國大可汗)征討歐洲「白種蠻夷」的豐功偉績的:「成吉思汗「入主中夏」,朮赤在墨斯科「即汗位」,那時咱們中俄兩國的境遇正一樣,就是都被蒙古人征服的。為什麼中國人現在竟來硬霸「元人,為自己的先人,仿佛滿臉光彩似的,去驕傲同受壓迫的斯拉夫種的呢?倘照這樣的論法,俄國人就也可以作「吾國征華史之一頁」,說他們在元代也有中國的版圖。倘照這樣的論法,則即使俄人此刻「入主中夏」,也就有「歐亞混一之勢」,「有足以壯吾國後人」之後人「之勇氣者」矣。嗟乎,赤俄未征,白痴已出,殊「非吾國戰史上最有光彩最有榮譽之一頁」也!」鐵木真侵略我中國的時候殺了那麼多無辜中國人民,《明史》居然還稱頌鐵木真「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勳偉跡甚眾」!在看看滿洲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滿洲侵略者的子孫居然成了偉大的英明帝王!!!滿洲人滅亡了中國之後侵略西藏,侵略準噶爾,瘋狂鎮壓漢人、苗人、羌人等等民族的起義,居然成了平定叛亂!!!

有時候真的會想中國歷史是怎麼了!!!日本人侵略中國是法西斯的侵略戰爭,蒙古人、滿洲人侵略中國,居然成了偉大的統一戰爭!!!同一個性質的戰爭,居然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是不是按這種說法,如果日本成功征服了中國,是不是汪先生就成了偉大的民族英雄了???這個條目的主編真應該去好好學習一下歷史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2.90.92.109對話貢獻)於 2015年2月4日 (三) 15:58‎加入。

--------

1.革命黨後來都放棄十八省獨立建國改為支持五族共和的中國了: 「至於我們中國的情形又是怎麼樣呢?中國本部形式上向來本分作十八省,另外加入東三省及新疆,一共是二十二省;此外還有熱河、綏遠、青海許多特別區域,及蒙古、西藏各屬地。這些地方,在清朝二百六十多年之中,都是統屬於清朝政府之下。推到明朝時候,各省也很統一。再推到元朝時候,不但是統一中國的版圖,且幾幾乎統一歐、亞兩洲……中國最強盛的時代,領土是很大的。北至黑龍江以北,南至喜馬拉雅以南,東至東海以東,西至蔥嶺以西,都是中國的領土」--孫中山《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四講)

2.魯迅並非歷史學家,而且魯迅也說過「周征伐中國」,難道中國在周朝已經滅亡了: 「……至於周的武王,則以征伐之名入中國,加以和殷似乎連民族也不同,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可是侵略者。然而那時的民眾的聲音,現在已經沒有留存了。孔子和孟子確曾大大的宣傳過那王道,但先生們不但是周朝的臣民而已,並且週遊歷國,有所活動,所以恐怕是為了想做官也難說。說得好看一點,就是因為要「行道」,倘做了官,於行道就較為便當,而要做官,則不如稱贊周朝之為便當的。」 ——魯迅《且介亭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

3.實情是日本人尊重和推崇清朝的康熙和雍正,他們稱呼康熙帝為「上國聖人」以及雍正為「希世仁君」: 「當時,日本朗野對清朝康、乾兩帝極其崇敬,對康熙尤甚, 蹲之為上國聖人。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順治時頒佈的《六渝》,從琉球傳入日本。八代將軍吉宗見了極其重視,命獲生祖來附以訓點、室塢巢譯成日文,以《六渝衍義》書名刊刻發行,很快流行全國,甚至在明治維新前夕還再版發行。康熙的訓渝《十六條》,以《聖渝廣訓》書名刊行,天明八年(公元1788年)並附以雍正對十六條訓渝的敷衍釋文於書後,再次出版。稱該訓渝「實為萬世不易的金言」,對雍正亦稱為」希世仁君」--孫乃民《中日關係史》

4.「韃靼人」又不是貶意詞,倒是「髯虜」一詞才算是貶意:「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明朝皇帝)之封哉。」--豐臣秀吉

5.元朝統治者宣稱元朝為繼承了三皇五帝秦漢隋唐的中原正統王朝,但並沒有宣稱大元是俄羅斯民族祖先所建立的政權的繼承者: 「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且唐之為言蕩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為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馴至禹興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還,事殊非古。雖乘時而有國,不以利而制稱。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且皆徇百姓見聞之偶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概以至公,不無少貶。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草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非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元典章》《建國號詔》 「刺探在敵國固有之,今六合一家,何以刺探為。設果有之,正可令覩中國(元朝)之盛,歸告其主,使知嚮化。」 --《元史》

6.稱頌「侵略者」的又不是只有《明史》: 「元之有國,肇基朔漠。雖其兵制簡略,然自太祖、太宗,滅夏剪金,霆轟風飛,奄有中土,兵力可謂雄勁者矣。及世祖即位,平川蜀,下荊襄,繼命大將帥師渡江,盡取南宋之地,天下遂定於一,豈非盛哉!」;「覆載之間,生民之眾,天必擇君以主之,天之道福善禍淫,始古至今,無有僭差。人君能上奉天道,勤政不貳,則福祚無期,若怠政殃民,天必改擇焉。昔者,二百年前,華夷異統,勢分南北,奈何宋君失政,金主不仁,天擇元君起於草野,戡定朔方,撫有中夏,混一南北,逮其後嗣不君,於是天更元運,以付於朕。」--《元史》 「正名定統,肇自三皇繼以五帝,曰三王,曰兩漢,曰唐曰宋曰元。受命代興,或禪或繼,功相比,德相侔。」 --《皇明經世文編》

7.滿洲人甚麼時候滅亡了自己的國家了? 「大清國遣大臣與鄂羅斯國議定邊界之碑:一,將由北流入黑龍江之綽爾納,即烏倫穆河,相近格爾必齊河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大興安以至於海。凡山南一帶,流入黑龍江之溪河,盡屬中國。山北一帶之溪河,盡屬鄂羅斯。一,將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為界,河之南岸屬於中國,河之北岸屬於鄂羅斯.......中國所有鄂羅斯之人,鄂羅斯所有中國之人,仍留不必遣還... ....」--《尼布楚條約》

8.中國歷朝歷代都有屠殺和人民起義,何況古代可沒有日內瓦公約這種概念,不要將古代戰爭跟近現代戰爭混為一談

9.如果日本成功征服了中國,那麼中國就滅亡了,汪先生就成不了「偉大的民族英雄」了。 --No1lovesu留言2015年5月24日 (日) 13:24 (UTC)[回覆]

用「清朝統一戰爭」做標題實在不合適[編輯]

用「清朝統一戰爭」做標題實在不合適。明明跟日本侵華一樣是侵略戰爭,怎麼居然成了統一戰爭?歷史觀荒誕可笑。—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2.90.92.109對話貢獻)於 2015年2月4日 (三) 16:08‎加入。

請閣下先拿出將「清朝統一戰爭」和「日本侵華」相提並論的學術資料出處--No1lovesu留言2015年5月24日 (日) 12:51 (UTC)[回覆]

中日馬關條約第一款原文

維基百科中已有明朝開國戰爭北宋開國戰爭等條目。類似的以清朝開國戰爭作為條目名,可避免所謂「統一」的爭議。不過我亦不同意將清朝與日本侵華相提並論,畢竟清朝自入關以來即將整個國家稱為「中國」。例子非常多,比如說中日馬關條約(右圖)中文正文原件就用到「中國」之稱呼,而國際上亦將清朝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叫作First Sino-Japanese War,即第一次中日戰爭。--Wengier留言2023年11月3日 (五) 03:17 (UTC)[回覆]

建議將條目逐一拆入主條目[編輯]

上述已有多人指出本條目名稱和內容涵蓋範圍屬原創總結,把數場不相關的戰事總結成一個條目。本人在google scholar也僅檢索到2篇論文使用"清朝統一戰爭", 可以忽略。建議將條目逐一拆入主條目。--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1年4月29日 (四) 03:25 (UTC)[回覆]

如果明朝開國戰爭等可以成為條目,那麼可以將本條目名改為清朝開國戰爭,以避免所謂「統一」之爭議。--Wengier留言2023年11月3日 (五) 03:2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