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西遼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西遼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4年1月16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4年1月13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基礎條目 西遼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專題 (獲評優良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歷史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蒙古專題 (獲評優良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蒙古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蒙古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西遼條目中有兩個歷史模板,差別不大[編輯]

    這是否復重了?看歷史記錄,是去年八月時被加入的。 並且,這個新加入的模板叫"東-土-耳-其-斯 -坦-歷-史"。請問這是什麼意思?見條目歷史--玖巧仔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03:08 (UTC)[回覆]

    為啥會在條目里討論喀喇汗的問題?[編輯]

    西遼君主從沒有自稱過喀喇汗,為什麼在開頭討論喀喇汗國和喀喇汗?而喀喇契丹從目前看來是周邊民族或者伊斯蘭史學家對西遼的稱呼,由此認定喀喇是偉大而不是黑的意思似乎沒有什麼道理,已經被伊斯蘭化的中亞和伊斯蘭史學家對有明顯帶中原文化烙印的西遼明顯沒有什麼尊敬感,很難想像他們尊稱西遼為「偉大的契丹」31.205.21.4留言2013年9月19日 (四) 05:01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西遼[編輯]

    歡迎來封禁

    本人細心寫的優良條目,你來改一頓之後,不僅版面混亂,而且全按照您寫作的格式進行描寫,請問你是不是沒事幹了,歡迎把你自己的條目寫好。如果你有那些圖書的信息,請幫忙加上。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1:55 (UTC)[回覆]

    1. 並非本人格式
    2. 最近加的內容是新加內容,無關格式
    3. 維基編輯沒有對條目的排他所有權,不要說「你自己的條目」

    以上請你注意,並修正不符合方針的發言如對大英百科全書不能使用的相關發言。--❦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1:59 (UTC)[回覆]

    請問你是不是只相信老外的著作?自己有點判斷能力嗎

    西遼貴族階級為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蒙古人,你確定你沒搞錯?西遼是契丹人建立的國家,貴族成了蒙古人?你開什麼國際玩笑?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2:01 (UTC)[回覆]

    原文如此,請注意globalize,史學可以有不同觀點不同來源,你可以再按WP:DUEWP:SUBSTANTIATE寫作。--❦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03 (UTC)[回覆]
    我真服你了

    西遼是契丹人耶律大石於中亞在中國和伊斯蘭世界之間建立的帝國,你懂語文不?這句話你能讀通嗎?

    原文如此,若你覺得不好,可刪於中亞三字。請用tb模版通知本人回覆,以集中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06 (UTC)[回覆]
    閣下的歷史水平我實在不敢恭維

    西遼時期的蒙古人都處於游牧部落時期,一個契丹人,不遠萬里建立一個國家,他的貴族不是本民族人是蒙古人?你開什麼玩笑。草原帝國我讀過,作者是把契丹人和蒙古人歸屬於蒙古人種一類,但沒說契丹人就是蒙古人。我再提醒你一下,外國人的中國史不權威,不要老拿老外的東西來研究中國的東西,很多都是滑天下之大稽的邏輯。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2:09 (UTC) [回覆]

    請對事不對人避免WP:人身攻擊,你不滿來源支撐的作者雷納·格魯塞(René Grousset)你可以做的是去發表論文或專家駁斥他的說法後再納入維基百科,你也可以去找駁斥他的說法的其他論文或專書。再說一次,請用tb模版。
    怕你沒看到我本來就有加上的引言:

    these were a people (or rather an aristorcracy) of Mongol race and Chinese culture superimposed on a local population which was ethnically Turkic and religiously Muslim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22 (UTC)[回覆]
    由於你的內容有明顯的錯誤

    本人將移除這些錯誤內容,保留一些你增加的內容。請您不要再胡亂修改,給本人增加勞動量,歡迎你提高歷史水平後再增加些專業的東西,謝謝。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2:14 (UTC)[回覆]

    提示你,你並沒有來源去證實我新增有來源內容為「明顯的錯誤」。請勿刪除他人有來源有理據的貢獻。--❦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17 (UTC)[回覆]
    本人對那些英文參考沒有興趣,因為錯誤的內容一樣可以作為參考資料

    契丹人是史上最漢化的游牧民族[9],西遼是契丹人失去中國政權時於中亞成立的帝國,其貴族階級為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蒙古人,其帝國統治者為中亞當地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8]。 金朝的女真人的漢化程度和契丹人不相伯仲,此外還有沙陀人,最漢化的這個詞用的很不恰當。關於契丹人建立的國家貴族是蒙古人,這個典型可笑的錯誤別提了。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2:24 (UTC)[回覆]

    (:)回應可靠來源若有你認為的錯誤應該是拿更好的來源來平衡,並將少數觀點和多數觀點來WP:SUBSTANTIATE,最漢化的評價不是我做的,而注意他說的最漢化是限定在nomads。--❦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28 (UTC)[回覆]

    最後警告
    如閣下再次移除或清空頁面的內容或模板如閣下於西遼的編輯,閣下將會被禁止編輯。請不要原創研究說可靠來源的內容是錯誤!--❦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30 (UTC)[回覆]

    請你不要移除咱兩的對話內容

    本人對那些錯誤的引證不感興趣,在專業的條目內添加如此業餘的內容,只會讓人笑話。如果閣下堅持的話,本人將一直回退,直到管理來維持秩序為止。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2:31 (UTC)[回覆]

    我已用savefrom 並說請tb。引證是否專業或有錯誤,請按來源和內容來說。--❦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34 (UTC)[回覆]
    請你冷靜

    請你冷靜,你現在的編輯已違反WP:3RR,請自行回退自已的3RR編輯,本人就可不舉報。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38 (UTC)[回覆]

    請在引證完之前保留本人的版本,本人還要對內容進行修改

    不能讓那些明顯錯誤的內容在頁面上讓人取笑本人的編輯水平,另外歡迎請教一下專業人士。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2:39 (UTC) 請你停止誤導,並馬上更正違反3RR的事[回覆]

    1. 早有引證
    2. 你對內容進行修改可,但勿刪本人貢獻有理據有來源之內容。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43 (UTC)[回覆]

    本人不在乎維基賬號是否被封禁,只在乎本人的勞動成果不要被業餘人士破壞

    本人必須移除這些明顯錯誤的內容,否則本人於心不安,您可以去舉報,本人不反對。歡迎查證您增加的內容是否有明顯錯誤的地方。如果有,請閣下務必不要再參與此條目的編輯,本人不勝感謝。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2:42 (UTC)[回覆]

    1. 你沒有拿其他來源來指出「明顯錯誤」
    2. 我增加的是可靠來源內容
    3. 「請閣下務必不要再參與此條目的編輯」說法不宜。--❦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2:49 (UTC)[回覆]
    我再提醒您一下

    明顯錯誤的內容再有參考資料引證也是錯誤的內容,就和公孫龍的白馬非馬的理論一樣。本人不想搞什麼詭辯,也不願意和人在維基起爭執。因為您添加的內容實在繆之大,本人正在讀《草原帝國》,其中並無您增加的內容。在《草原帝國》第213頁,原文內容:契丹人屬於蒙古人種,但是,在北京統治的兩百年中,他們已經明顯的中國化了。您的內容,契丹是最漢化的民族,是不是有點誤解?西遼明明是契丹人建立的國家,為何貴族是蒙古人?蒙古人當時正處於游牧民族時期,怎麼會成為西遼的貴族?你的歷史水平不應該局限在外國人的文字上。本人奉勸您別編輯這種專業條目對您有好處,因為您的歷史水平實在沒達到編輯這種專業條目的標準。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4日 (二) 02:57 (UTC)[回覆]

    (:)回應你刪除本人編輯的內容不只(1)我加入至少三處分別有兩來源的內容,還有(2)我對現在書目引用缺少的問題模版。針對「契丹人是史上最漢化的游牧民族」此斷句,來源為[1],引用原文為

    this intimate contact with the Chinese, these Khitan Mongols had absorbed much of their culture, becoming the most Sinicized nomads in history, to the extent of misleading their own kinsmen concerning their ethnicity

    當然,這個特定來源是Monsudar Publishing LLC, Ulaanbaatar, Mongolia.所出版,只是用英文寫的,不代表就是「外」(哪個現代國家可以排除所有其他國家去佔領一個歷史上的中亞帝國?)。這種歷史條目不應該去攻擊什麼內外區分的觀點。但就方針而言,只要是有可靠來源的觀點都可以納入,你反證的斷言若有來源支持,你當然可以按WP:DUE納入,我也不會以自己的觀點說你錯。注意我們不是歷史學家,在這裏只能用可靠來源觀點內容來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4:18 (UTC)[回覆]
    來源

    見討論頁底

    另提醒你

    我用hilite標出相關引言,請你再次注意並AGF,另外,有其他編輯合理地在WP:VIP對你違反3RR處做出提報,若你可以回退你最後一次的編輯,我可以去WP:VIP說明你或許是當時太急不願意聽進別人有來源有理據的說明,但已回復云云請求不要對你違反3RR處做出處置。--❦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4:24 (UTC)[回覆]

    關於文明討論

    你說「因為您的歷史水平實在沒達到編輯這種專業條目的標準。」已涉及不必要的對人的批評,若你不滿意本人提供的可靠來源,正確的做法是去找到更可靠的來源說那來源是少數觀點或不可靠,而不是以維基編輯的身份來批評另一位維基編輯歷史水平不高,或是業餘者,這樣的攻擊不但對本人造成不必要的討論困擾,也以行動誤解了維基百科強調人人可編輯的宗旨,再次提醒你。--❦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4:36 (UTC)[回覆]

    關於歷史專業

    你刪掉我增加的來源之一是劍橋大學出版某以色列史學家的專書著作,見此[1]與此[2],她的研究就維基百科方針來看,為可靠且專業的歷史學來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5:06 (UTC)[回覆]

    Hanteng,我見最主要的編極爭議在「貴族是蒙古人」,會不會是原書指的是廣義的包含契丹人的蒙古親緣民族之類的?--Outlookxp留言2014年1月14日 (二) 06:10 (UTC)[回覆]
      • 此人加的那段內容文不對題,本人寫歷史那段,他加上西遼的階級構成。1.此人加的內容,西遼是最漢化的游牧民族。請問最字是否不符合維基的中立原則?相對來講,女真族的金朝,沙陀族的後唐,那個漢化不厲害?包括鮮卑族,完全漢化於漢族中,這個最漢化的游牧民族值得商榷。2.關於西遼貴族的構成,本人讀了4、5本西遼的著作,從沒有說過西遼的貴族是蒙古人。包括他引用的勒內 格魯塞的《草原帝國》,《草原帝國》第213頁只說過:契丹人屬於蒙古人種,但是,在北京統治的兩百年中,他們已經明顯的中國化了。見isbn9787100028622。請問一個契丹貴族,不遠萬里來到中亞,中亞的主體民族是突厥人,他的帝國的貴族怎麼會是蒙古人?蒙古人當時處於大分裂時期,游牧民族處於混戰時期,哪裏有蒙古人去充當契丹人建立的帝國的貴族?西遼的貴族構成只有契丹人,以及少數漢人,這在西遼的官員上就能看出來。請問他引用的這段資料明明是有誤的,還要添加到優良條目裏面誤導嗎?3.關於你要求的內容,我要一點一點補充,本人沒那麼多時間在維基耗,今天準備就補充完。124.129.239.227留言2014年1月14日 (二) 08:05 (UTC)[回覆]
    雖說周子儀用IP繞過禁封是不可以的,但他以上的發言對「貴族是蒙古人」、「最漢化的遊牧民族」,我是覺得有道理,Hanteng可以討論。--Outlookxp留言2014年1月14日 (二) 08:18 (UTC)[回覆]
    1. 詳見#雷納·格魯塞寫的書原文,若對這英文原文these were a people (or rather an aristorcracy) of Mongol race and Chinese culture有不同翻譯的見解而產生爭議的話,不應該刪除回退其他編輯如此[3]
    2. 注意 用戶 周子儀 回退時的範圍及不顧其他編輯提供的來源的理據是否合乎維基方針;
    3. 契丹人的種族/語言定位可以有更多來源內容來說明,唯此次 周子儀 編輯違反3RR回退作法不當之外,還以中國歷史中心等角度來排除其他專業可靠來源及編輯,已顯然違反地方中心、避免過份仰賴第一手來源等方針。
    4. 本人增加的三個來源,一個是在以色列中亞歷史專家出的專書的無爭議歷史地位斷句「是契丹耶律大石中亞地區在中國伊斯蘭世界之間建立的帝國」另一個是蒙古出版的專書指出「these Khitan Mongols had absorbed much of their culture, becoming the most Sinicized nomads in history」「契丹人是史上最漢化的游牧民族」原文寫的是『契丹蒙古人』。再來就是上述的法國人雷納·格魯塞,他的學術權威和成就我就不多言, 周子儀 似乎也用其中譯本的書當來源。注意 周子儀 可以用其他模板如dispute 或dubious,來進行討論。不然也可以單就個別斷句移除,而非連同primarysources的問題模版全部刪除回退,還攻擊他人歷史水平並排除可靠來源。
    5. 至於契丹人的種族/語言定位,我找到以下內容:"the dispute as to whether Khitan was a Mongolic, Turkic, or Tngusic language contined several decades"[2]"a semi-nomadic Mongol people"[3]"the seminomadic but largely pastoral Khitan, who were related to the eastern Mongols."[4][5]可點擊看相關的quote。基本上主流觀點是和蒙古人(東蒙古人)最為有種族上的關連,而目前沒有定論說是蒙古人完全不同而獨立的。
    以上供參考,據此請你提示做出違反3RR的用戶自行回退至還沒有違反3RR的版本,若他認為有爭議的內容本人已強調可以加入其他可靠來源來反駁或平衡WP:DUE,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單筆回退可靠來源內容、問題模版、等等的作法為不當,需要更正編輯及不當的編輯討論方式。
    來源列表
    1. ^ Baabar; Bat-Ėrdėniĭn Baabar. History of Mongolia. Monsudar Pub. 1 January 1999. ISBN 978-99929-0-038-3. this intimate contact with the Chinese, these Khitan Mongols had absorbed much of their culture, becoming the most Sinicized nomads in history, to the extent of misleading their own kinsmen concerning their ethnicity . ... 
    2. ^ Juha Janhunen. The Mongolic Languages. Routledge. 26 June 2003: 393–. ISBN 978-0-203-98791-9. but the dispute as to whether Khitan was a Mongolic, Turkic, or Tngusic language contined several decades. Some proponents of the Mongolic indentification have assumed that Khitan was close to Middle Mongol, or the language underlying Written Mongol. Today, however, the conception is gaining support that Khitan was a language in some respects rad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historically known Mongolic languages. If this veiw proves to be correct, Khitan is, indeed, best classified as a Para-Mongolic language. 
    3. ^ Christina Bratt Paulsto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88: 189. ISBN 978-0-313-24484-1. Subsequently, northern China was ruled by a semi-nomadic Mongol people known as the Khitan and Tangut tribes of Tibetans (Fairbank and Reischauer, 1961:196-299) 
    4. ^ Britannica Educational Publishing. Khitan. The History of China. Britannica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 April 2010: 135–136. ISBN 978-1-61530-181-2. ...the seminomadic but largely pastoral Khitan, who were related to the eastern Mongols. The word Khitan (or Khitai) is the source of Cathay, the name for northern China in medieval Eruope (as reported by Marco Polo), and of Kitai, the Russian name for China. (p.135) ...The Liao employed an effective dual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to guard against the danger of being absorbed by Sinicization. ... The Liao deliberately avoid the use of Chinese and added to their particular branch of the Mongolian language two types of writing-a smaller one that was alphabetical and a larger one related to Chinese characters.(p.136) 
    5. ^ Dorothy Perkins. 耶律楚材. Encyclopedia of China: History and Culture. Routledge. 19 November 2013: 603–. ISBN 978-1-135-93562-7.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8:31 (UTC)[回覆]

    "... superimposed on a local population which was ethnically Turkic and religiously Muslim"是指契丹人統治中亞當地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不是「其帝國統治者為中亞當地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Mewaqua 2014年1月14日 (二) 08:42 (UTC)[回覆]

    • 感謝糾出額外的筆誤,的確原文應該是「其帝國所統治的為中亞當地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唯此錯誤和上述討論爭議無直接關係。 周子儀 刪除的內容和理據與此點無關。該爭議(由outlookxp 點出之一)為英文原文these were a people (or rather an aristorcracy) of Mongol race and Chinese culture或有不同翻譯。--❦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09:00 (UTC)[回覆]

    「原文如此」[編輯]

    我想起一個假設性例子,中文文獻寫「禮部尚書」,有人在英文文獻譯成"Minister of Education",然後有維基編者拿英文文獻把中文條目的「禮部尚書」改成「教育部長」,問題是「禮部尚書」不等於「教育部長」。Wikipedia:可供查證Wikipedia:可靠來源不應該凌駕常識,應該要注意因為翻譯而產生的偏差,這是Wikipedia:忽略所有規則的存在意義,當然「Wikipedia:忽略所有規則」不應該被視為打編輯戰的「許可證」。--Mewaqua留言2014年1月15日 (三) 04:48 (UTC)[回覆]

    我想那是在查完所有二手可靠來源內容都沒有時才需要作的事,不然像倭寇這種詞就很容易起編輯戰。原文如此若無法有共識性的描述,必要時只能用列出原文的方式供讀者判斷,不過最好的作法還是去轉述所有二手可靠來源的判斷才是。--❦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7:07 (UTC)[回覆]

    拜讀西遼條目有感[編輯]

    拜讀了Hanteng在優良條目里加的三段內容,深感敬佩。

    1. 「西遼是契丹耶律大石中亞地區在中國伊斯蘭世界之間建立的帝國。」請問這句的語法可否符合中國漢語語法的特點。
    2. 「契丹人是史上最漢化的游牧民族。」漢化於漢族的女真人、党項、鮮卑人笑而不語,這個最字當之無愧。
    3. 「西遼是契丹人失去中國政權時於中亞成立的帝國,其貴族階級為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蒙古人。」姑且說契丹人屬於蒙古人種,但人種和民族是同樣的概念嗎?按Hanteng的理論,中國人是黃種人,那黃種人一定是中國人。
    4. 「其帝國統治者為中亞當地信奉伊斯蘭教突厥人」一個契丹貴族,不遠萬里來到中亞,建立的帝國是被奴役的民族統治的,而他的貴族是蒙古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請問周子儀回退他添加的內容有何不妥?如果這些添加的內容符合優良條目的必備內容的話,那麼維基百科可以和偽基百科合併了。--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4年1月14日 (二) 09:25 (UTC)[回覆]

    (:)回應神社的羽毛飄啊飄說的此違反3RR的回退內容[4],造成以下的回退是不是品質增加了?

    上述的爭議關鍵在於回退違反3RR而又清空問題模版(如{{author missing}})、連結維基化(如《全史英語The_Complete_History》)及有來源內容。若是漢語語句問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修飾語句 而不是回退。

    另請注意User_talk:霧島聖#回退中的品質提升或降低的問題。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14:03 (UTC)[回覆]

    霧島聖用戶頁相關討論存檔[編輯]

    由於User:霧島聖在沒有回應相關討論前數次回退清空他人頁獻,而在其討論頁的相關討論亦被清空,故存檔於此做記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3:43 (UTC)[回覆]

    回復通告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西遼。您在Talk:西遼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4年1月14日 (二) 17:11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回覆]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14:04 (UTC)[回覆]

    2014年1月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我們歡迎每一位用戶對維基百科作出建設性編輯,惟閣下最近編輯中至少有一項(如閣下在西遼中的編輯)並不具建設性且已被回退或移除。請使用沙盒進行編輯測試,並參閱歡迎頁面以了解更多關於貢獻維基百科的事宜。White Sulde of the Mongol Empire.jpg已侵權被移除,另你的回退不具建設性,請停止。--❦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3:07 (UTC)[回覆]

    最後警告
    如閣下再次移除或清空頁面的內容或模板如閣下於西遼的編輯,閣下將會被禁止編輯。請不要自我矛盾,見你在討論:西遼關於分類模板的意見。--❦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3:17 (UTC)[回覆]

    你自己說的話

    1. [[Category:中国历史政权]]不對,西遼的首都虎思斡耳朵位於今吉爾吉斯托馬托克,屬於中亞歷史。附庸國高昌回鶻才是新疆歷史的範疇。

    還望Hanteng可以一一作答,感激不盡。--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4年1月14日 (二) 15:40 (UTC)

    不要自我前後矛盾,另外明明討論頁你提出的問題我都有一一回答,你沒有進一步疑問或回應就去回退並清空他人有理據編輯實為不妥,你再這樣做下去只是讓此條目不穩定而阻止了現在進行的GA投票,請注意。--❦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3:23 (UTC)[回覆]

    回復通告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西遼。您在[[User talk: 周子儀 #西遼的俄文參考文獻 |周子儀的對話頁]]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4年1月15日 (三) 03:38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回覆]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3:38 (UTC)[回覆]

    存檔結束

    Outlookxp的建議[編輯]

    注意周子儀也回退掉了脳內補完的正向補充[編輯]

    在周子儀對我後來的增修編輯連四次回退前,其實脳內補完有幫助解決我指出需要來源的部份,還附上相當細的引用資訊如此[8],後來也是被無差別性的回退[9],個人覺得 脳內補完 的編輯是有必要保留的,特此記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16:52 (UTC)[回覆]

    「突厥-契丹族人」?[編輯]

    周子儀的版本中有此斷句:

    收編了當地從遼朝遷往喀喇汗國的突厥-契丹族人,共16000帳,使西遼軍隊的人數增加了一倍。耶律大石率軍駐紮於西遼與東喀拉汗國邊境地區,等待時機準備反攻。[32]

    對映的來源是「伊本·阿西爾; 何高濟. 《全史》多倫堡本.」或伊本·艾西爾. 《全史英語The_Complete_History》多伦堡本. 何高濟(譯). [缺少出版者]. [缺少年份].  這來源亦相當於中國傳統正史史書的位置,算是當時很靠近當下的史書,自然有其史學研究價值,但也算是一手來源的史料。我們可以問這裏關於「突厥-契丹族人」的斷句是否在《全史英語The_Complete_History》中有提及,原文為何,但就目前條目寫的我們現在很去看「突厥-契丹族人」的意思是什麼,這也是為什麼來源引用要仔細的主要原因。至於該書是不是像一些中國出版的史學評論說雖有價值但有伊斯蘭觀點,我個人覺得做為編輯我們不應該去做原創研究去明示或暗示蒙古人出版的有蒙古人的觀點、信伊斯蘭教的作者寫的就一定有伊斯蘭教觀點、或中國漢族寫的就一定代表中國觀點等等,但若各來源有彼此評論的話,我們可以去描述他們如此彼此評論。但不管如何,不可以像上述部份編輯如周子儀明示暗示什麼這是中國的東西,外國的來源就不靠譜的明顯地域中心的編輯意見。個人認為WP:DUEWP:SUBSTANTIATEWP:NPOV重要的基礎,望其他編輯能理解。--❦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4日 (二) 16:30 (UTC)[回覆]

    primary sources問題的解決[編輯]

    全史英語The_Complete_History》的引用,由於此是相當靠近歷史的史料,是一手來源且原文為外文,應該清楚標示引用的是譯本還是原本及附上相映的出版資訊外,亦應該附上二手來源如提及/引用《全史英語The_Complete_History》做出詮譯的二手可靠來源如《西遼史研究》。如此條目中的斷句同時有二手及一手來源支撐就不會違反WP:PSTS的要求。

    以上若要移除primary sources問題模版前,必需要處理解決的問題,不然就應視為為移除問題模板而未改進的破壞。--❦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2:42 (UTC)[回覆]

    過度質疑一手來源的質疑?[編輯]

    根據此前某編輯者的意見,被學界公認的歷史書正被其一人嚴重質疑。請問這位維基人所質疑的內容,是否與其它史書構成具體的衝突點?煩請列舉。--61.64.61.177留言2014年1月15日 (三) 04:25 (UTC)[回覆]

    (:)回應:見WP:PSTS對於一手來源的要求,而像「耶律大石率軍從夾山出發...」那一段,所有的內容都只有一手來源的歷史古史書,沒有對那些史書有的現代專業學術解釋及評價。而特別像「在大會上,耶律大石慷慨激昂的指出先祖創建遼朝的艱難以及由於金朝對於遼朝侵略,造成天祚帝流亡在外、生靈塗炭,...」等都違反了以下方針的要求:

    對第一手來源的任何解釋都需要可靠的第二手來源的相同解釋加以支持。如果沒有第二手來源,第一手來源只能用於描述性斷言,這樣的斷言應使得一名理性且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能夠加以驗證。例如,一篇關於小說的條目可以引用小說的段落來描述情節,但對這些段落的任何解釋都需要第二手來源支持。

    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找相關的現代出版的二手來源同樣引用到這些一手來源「的分析、總結、解釋、說明或評價。」,如方針所言:

    第二手來源距事件本身至少會有一步之遙。它們所陳述的事實與觀點建基於第一手來源上,並對之進行分析、總結、解釋、說明乃至評價。[3][4][5] 我們的方針:維基百科的條目通常應基於第二手來源。條目中可以包含已在可靠的第二手來源中發表過的分析、總結、解釋、說明或評價。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6:39 (UTC)[回覆]

    舉個實際操作的例子

    「耶律普速完與其丈夫的弟弟朴古只沙里私通..,」那一段目前是直接用原始一手來源史書,其實只要在Google Books找一下相關鍵字如此[10],就可以找到不少二手來源。當然不能直接補上來源了事,要看這些二手來源是怎麼描述的來改寫原段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5日 (三) 07:15 (UTC)[回覆]

    遼史

    目前所有表述西遼歷史的材料均出自或參考自遼史,所謂的二手來源均是對遼史一書的改動或抄襲,請問這點你又怎麼看呢?

    讓我們再看看你的例子,第一個紀錄《中國帝王全傳》明顯是文學材料,而後面的中國歷史大事本末/二十五史新編等明顯是當代的資料,均以遼史作為參考,其可信度均不如原作。請問你對第二手資料的參考是否存在濫用問題?--61.64.61.156留言2014年1月15日 (三) 08:22 (UTC)[回覆]

    對於以上問題,我觀察整個條目討論頁似乎只有你一人質疑,而你舉出的其他質疑維基人,似乎沒有直接發言。我建議此討論放置到互助客棧的適當版面繼續,這邊請恕我不再回復,謝謝。--61.64.61.156留言2014年1月15日 (三) 08:53 (UTC)[回覆]
    (:)回應:回應IP 用戶有點難更新,簡單說我寫的WP:來源/Google Books中亦有提到找到的來源有可靠的也有不可靠的,當然要判斷。而我用zh-tw找的第一個記錄不是《中國帝王全傳》(該書應該是教育類的「中國青少年成長必讀」系列,的確不算太可靠,但也不算是文學),我大致看了一下那搜查內容,其中 李國章, 趙昌平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十五史新編: 遼史, 金史, 西夏史 或許是相對比較可靠的。至於你說的請問你對第二手資料的參考是否存在濫用問題,若你要說這是『濫用』,我只能這樣回你,方針要我們『濫用』可靠第三方二手來源資料。--❦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6日 (四) 07:52 (UTC)[回覆]
    請各位想想百科全書到底是拿來幹嘛的。只是單純的告訴讀者這篇古文原來應該是什麼樣嗎?顯然不是。我們要說的相關的知識,而不是文字本身。我不贊成以古文的原文做為條目內容的來源。而非要作為註釋引用時,僅需良好的呈現其原文語句應該表達的意思即可。追求原文的盡善盡美不是百科應該做的事,而是文庫。.....

    --61.152.249.26留言2014年1月15日 (三) 11:22 (UTC)[回覆]

    User:Kegns/觀點

    Wikipedia:V開篇第一句話就是: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是可供查證,而非真實正確。在站內,我經常看到有的編者指責其他人「試圖掩蓋真相」云云,孰不知,「加入維基百科的內容須要發表在可靠來源中能被讀者查知,而不能僅由我們認定它真實正確。」在某次維基聚會上,我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伽利略的比薩斜塔鐵球試驗之前,亞里士多德「鐵球先後落地」的觀點記載於具有公信力的媒介,那麼「真實正確」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就屬於原創研究。在比薩斜塔試驗之後,一手來源慢慢匯成二手來源,「鐵球同時落地」才擁有了跨過維基百科(假設當時有的話:P)內容門檻的資格。與此同時,「鐵球先後落地」被新的可靠來源所證偽,但仍然可以在條目中用於說明物理學的發展歷程。

    最後再引用PhiLiP的一句話,「不要試圖通過維基百科來改變大眾,而是應該通過改變大眾來改變維基百科」。

    雖然我不同意PhiLiP的那句話(因為我不認為維基百科的基礎來源內容是「大眾」,若我說的話,我會把「大眾」改成「目前找到的可靠來源」)。但我個人覺得Kegns說的還不錯,『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是可供查證,而非真實正確。在站內,我經常看到有的編者指責其他人「試圖掩蓋真相」云云,孰不知,「加入維基百科的內容須要發表在可靠來源中能被讀者查知,而不能僅由我們認定它真實正確。」』--❦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6日 (四) 07:44 (UTC)[回覆]

    國名[編輯]

    國名那一段寫的太少且有NPOV的問題,看其他維基怎麽寫的

    Google機器翻譯[編輯]

    卡拉契丹(哈拉契丹)是用契丹來稱呼自己的名字。這句話常被譯為黑契丹人在土耳其,但其本義今天還不清楚。 [5]在蒙古, 「卡拉 - 契丹」的字面意思是「哈爾( Хар )基丹( Хятан ) 。由於從帝國沒有直接的記錄今天的生存,對帝國來自外部來源的唯一倖存的歷史記錄。帝國承擔了的中國國家派頭,所以中國的歷史學家通常是指作為帝國的西方遼代,強調其繼續從遼代的北部和中國東北的女真人被稱為帝國的大石或大石苓雅(它的創始人) ,以減少任何索償帝國可能不得不遼代舊領地。穆斯林歷史學家最初提到的國家僅僅作為Khitay或Khitai ;他們可能通過採用小蝶在維吾爾語的最後- n或-N成為了-Y這種形式的「契丹」 [6 ]并州開始只有蒙古人征服後在穆斯林世界被提及。作為卡拉Khitai或加拉- Khitai 。 [ 7 ]

    Names[編輯]

    Kara Khitan (Hala Qidan) was the name used by the Khitans to refer to themselves. The phrase is often translated as the Black Khitans in Turkish, but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unclear today.[1] In Mongolian, "Kara-Khitan" literally means "Khar (Хар) Kidan(Хятан). Since no direct records from the empire survive today, the only surviving historical records about the empire come from outside sources. The empire took on trappings of a Chinese state, so Chinese historians generally refer to the empire as the Western Liao Dynasty, emphasizing its continuation from the Liao Dynasty in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The Jurchens referred to the empire as Dashi or Dashi Linya (after its founder), to reduce any claims the empire may have had to the old territories of the Liao Dynasty. Muslim historians initially referred to the state simply as Khitay or Khitai; they may have adopted this form of "Khitan" via the Uyghurs of Kocho in whose language the final -n or -ń became -y.[2] Only after the Mongol conquest did the state begin to be referred to in the Muslim world as the Kara-Khitai or Qara-Khitai.[3]

    1. ^ The Empire of the Qara Khitai in Eurasian History: Between China and the Islamic World, pp. 216-217
    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khitay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 ^ The Empire of the Qara Khitai in Eurasian History: Between China and the Islamic World, pp. 215-217

    --27.50.70.137留言2014年1月16日 (四) 00:25 (UTC)[回覆]

    為什麼不參考下遼朝[編輯]

    我認為Hanteng在歷史章節中直接的引用很突兀,先不說正確與否。只需一句話概括下契丹人的起源以及在西遼建立前契丹人的活動即可,為何我們不參考下遼朝相關章節的編寫:「契丹源於鮮卑後裔,北魏道武帝時出現……」,就一句話;而且歷史章節不需要你這麼一段總起,前面的引言已經有相關內容了。-- 2014年1月16日 (四) 03:32 (UTC)[回覆]

    (:)回應: 請注意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我不同意你的判斷說內容已有,請你拷貝你認為重覆的字句。注意序言是摘要相關的內容,而序言並沒有提到「史上最漢化的游牧民族」,亦沒有提到學者雷納·格魯塞對西遼的階級及種族組成。另遼朝的內容目前有的是中國的來源談遼朝的起源為鮮卑,但這裏的兩個可靠來源一蒙古一法國專家出版的用的概念是另一個。--❦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6日 (四) 07:39 (UTC)[回覆]
    「西遼是契丹人失去中國政權時於中亞成立的帝國」與「在中國北方由契丹人統治的遼朝即將結束之時,原效力於遼天祚帝的耶律大石離開中國至可敦城(今蒙古國布爾干省青托羅蓋古回鶻城)建立根據地」。種族構成大可去疆域和民族章節里提。-- 2014年1月16日 (四) 08:34 (UTC)[回覆]
    那麼我指出的內容的確是沒有在序言中出現了不是?個人覺得那一段對歷史章節有承先起後的作用,一方面說了該帝國的起源和中國朝代有關,但也同時說明了該帝國統治的地方和人種和原中國朝代的差異性。--❦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6日 (四) 08:38 (UTC)[回覆]
    那麼我建議你去看看遼朝金朝清朝元朝,這些條目都是中文維基朝代條目的典範。他們在歷史章節中對民族的描寫以及對章節引文的使用。唯一特殊的是元朝,他在歷史章節中使用了引文,不過這是對元朝歷史跨度的介紹而為歷史章節做的總起。這些條目的引文一篇拿種族構成做總起,不重複不代表需要貼在這裏,我說了有種族構成的特定章節放在那裏會更好,閱讀者們知道這是歷史章節不需要像作文一樣作承先啟後。-- 2014年1月17日 (五) 06:31 (UTC)[回覆]
    問題在於這個「帝國」未必就是「典型」的中國朝代。我說的承先啟後不是作文,而是知識單元由大局到局部的層次。--❦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7日 (五) 09:44 (UTC)[回覆]
    抱歉,我覺得jason22的方式更好,直觀而且不拖沓。再說那些條目都是特色條目,以它為范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2014年1月17日 (五) 15:27 (UTC)[回覆]
    抱歉,你認為的直觀是中國中心的地域中心之見,《全史》或其他觀點的中亞史、世界史看的不是中國歷代朝代的輪替而已,民族歷史組成對這種帝國十分重要。這歷史一節的史觀應該反映多方來源觀點,而不是中國朝代觀。--❦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7日 (五) 15:42 (UTC)[回覆]

    見此處新增修[11]

    ,在契丹人西行遷移至伊斯蘭世界的時代背景下,西辽是契丹人失去中國政權時於中亞成立的帝國{{R|Biran2005|page1=34}}。早在西辽成立之前,在遷移量最大的1110至1120年十年間,在因伊斯蘭世界的[[喀喇汗國]]統治者健康不佳而國力漸弱的情勢下,有十萬至三十萬人(多數為契丹人)受鼓勵西行至伊斯蘭區{{R|Biran2005|page1=33}},因此,當耶律大石抵達中亞時,當地已約有十萬契丹人選擇加入其陣容{{R|Biran2005|page1=34}}。歷史學家Michal Biran據諸多歷史來源記錄此大規模人口遷移,但《辽史》對此隻字未提,總結史料中所指的契丹人應是政治概念,包括臣服於契丹人統治的人,而不是族裔名稱{{R|Biran2005|page1=34}}。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8日 (六) 01:10 (UTC)[回覆]

    將種族構成內容從歷史章節搬到種族章節里屬於「地域中心」?這個觀點第一次聽說,很有意思。看到你新添加的內容,你是不是準備新開一節專門寫種族史。-- 2014年1月18日 (六) 03:26 (UTC)[回覆]

    真的,在看到你修條目後我特意去了趟英文維基,我在想是不是大陸以外的編者或者史家都是這樣寫條目的。我翻了翻幾個英文特色的朝代條目,開篇能在種族來源上扯上三四句的真的還沒見到。不過在下真的對你在我所見你所參與的所有討論中堅守立場不讓一步的態度表示欽佩。-- 2014年1月18日 (六) 03:45 (UTC)[回覆]

    您說的「在我所見你所參與的所有討論中堅守立場不讓一步的態度」似乎有誤,請見以下編修:

    1. [12]暫採OutlookXP建議寫法(但個人仍認為本人原寫法較符原文)
    2. [13]暫採OutlookXP建議寫法

    看來你對我的描述只是為了酸而酸,沒有任何事實基礎,下次請您對事不對人。--❦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2日 (三) 07:27 (UTC)[回覆]

    你的最後一句話讓我覺得很遺憾。-- 2014年1月23日 (四) 09:22 (UTC)[回覆]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西遼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歷史上的國家和朝代,提名人: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9日 (四) 12:29 (UTC)[回覆]

    投票期:2014年1月9日 (四) 12:29 (UTC) 至 2014年1月16日 (四) 12:29 (UTC)
    我說的很簡單,就是你用模板時,相應參數項目,應該就是這個項目的內容,而不應該是其它內容,如果你認為這個模板不行不對不妥,那就乾脆不要用。而不應該既要用,又不按模板本身的格式來。規則就是規則,個人感官覺得是否「好看」根本無關緊要,覺得不好看不用就是,這並不能讓不遵守規則合理化。我上面本來沒有反對,還舉出了例子,什麼樣的情況對,什麼樣的不對,要修改應該是很容易的事。先且不論條目評選本來就是挑毛病,是指出可以改善的方向,單就閣下開頭說「歡迎各位批評指正」,看來實情並非如此。條目評選中的反對票讓人難受,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只不過反過來說什麼別人寫條目就很輕鬆,直接複製,自己就如何如何辛苦,他人不該吹毛求疵。如果以這種心態來參加條目評選,包括以後的特色條目評選,出現的反對恐怕會對閣下身體健康不利。--劉嘉留言2014年1月12日 (日) 10:41 (UTC)[回覆]
      • 就因為頁碼寫在前後這點事否定整個的編輯?你不覺得cite book這個模板不合理?出版年代夾在頁碼中間,寫2個數字會不會讓讀者引起歧義?如果出版年代是1991,頁碼是1992,你讓讀者在2個數字之間怎麼選擇?模板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會靈活應用嗎?還有,翻譯條目本身就省了參考資料這一重要環節,這道工序你知道有多費勁?尤其是歷史類條目爭議很大,史料記載不同,一段文字可能3段不同的記載,只能選擇其一,不省了這道工序您的優良有那麼迅捷嗎?我不想和任何人吵架,但我只知道,善意的建議是合理化的建議,太過分的建議就是吹毛求疵,你可以隨便投反對,否定本人的工作,但本人一樣有申辯的權利,謝謝。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2日 (日) 10:54 (UTC)[回覆]
    我真不明白:既然覺得這個模板不合理,幹嘛不直接不用呢?就按自己想要的格式寫一下不就可以了嗎?又有任何人否認你的什麼權利嗎?同樣是書,同樣是用cite book的,同樣沒有接頁碼的,也有一些有書名號,有一些沒有,這個統一又成了過分的要求?參考資料是自己找的,所以條目檔次高,參考資料也檔次高,任何格式要求也是過分的了?真正要搗亂的,有誰會和你說這麼多嗎。--劉嘉留言2014年1月12日 (日) 12:50 (UTC)[回覆]

    :12支持,2反對,入選。-Lif…lon 2014年1月16日 (四) 12:50 (UTC)[回覆]


    周子儀 西遼 條目所有權[編輯]

    請問可否把西遼條目完全交給在下編,您不要再插手了[編輯]

    本人和閣下沒有什麼衝突,本人就想在維基好好寫寫條目。如今西遼條目雖然成了優良條目,但無論版面、格式、內容均不符合要求。勞煩閣下念在本人辛苦貢獻半個月的份上,放過這個條目,讓本人自己編寫可否?如果以前有什麼誤會,還請見諒。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7日 (五) 09:29 (UTC)[回覆]

    (:)回應:Wikipedia:條目所有權中有以下內容:
    若您不希望您貢獻的內容被任意修改或被他人再度分發,請不要提交這些內容。

    如果你發現你在刪除、回覆等一些問題上與其他維基人發生編輯戰,為什麼不從編輯過程離開一陣子呢,將你自己置於事外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一兩週後再回來以全新的態度來面對這些爭議。

    如果有人聲明他對一個頁面的「所有權」,你可以在該頁面相關的對話頁裏將此事提出。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或者考慮爭論的解決程序。

    相信一個條目中有一個所有者,是人們在維基百科所犯的常見錯誤

    若你覺得這論述有必要修改後成為指引或方針,你可以前往方針版。老話一句,不要亂刪他人有來源理據內容,若嫌他人寫的不好,大可按來源內容不失真不原創詮譯的前提下修飾語句。--❦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7日 (五) 09:49 (UTC)[回覆]

    另外,提醒你,你此處的編輯討論頁[18]{{diff||29876437}}對我釋出的善意進行刪除,個人覺得相當不友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17日 (五) 10:00 (UTC)[回覆]

    西遼[編輯]

    請求全保護,永久保護。

    用戶tanteng在優良條目西遼中添加不準確內容,破壞優良條目質量。1.西遼條目中Baabar認為契丹人是史上最漢化的游牧民族。這個「最」字違反維基百科的中立原則。論漢化程度,與契丹同時期的女真族,党項羌族不遜於契丹人,契丹人到現在還有自己的民族達斡爾族,而同為游牧民族的拓跋鮮卑族,則完全融入漢族的群體內。這個「最」字用的毫不準確。可參見鮮卑族和北魏、達斡爾族條目。關於契丹漢化的文章可參考[[19]]本人要求hanteng提供Baabar的國籍、漢文名及學術地位,他不能提供,僅依靠單一來源作為孤證,屬於少數孤立的研究內容。且該材料與條目主題本身的關係不大,應該刪除。

    2.學者雷納·格魯塞認為西遼的貴族階級為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蒙古親緣民族。《草原帝國》漢譯本中,雷納·格魯塞的原話為:契丹人屬於蒙古人種,但是,在北京統治的兩百年中,他們已經明顯的中國化了。契丹族也有來自於鮮卑人的觀點。參見遼朝條目第一段。耶律大石既然為契丹人,他建立的國家貴族肯定為契丹人。《遼史》中記載的西遼官員幾乎只有兩個姓,耶律和蕭,這是契丹的國姓。比如《遼史·卷三十·天祚皇帝四》:以六院司大王蕭斡里剌為兵馬都元帥,敵剌部前同知樞密院事蕭查剌阿不副之,茶赤剌部禿魯耶律燕山為都部署,護衛耶律鐵哥為都監。既然西遼的貴族是契丹人,又何必提及契丹人是蒙古人種的問題,況且此內容還存在爭議。此段文字與歷史一欄內容不符,屬於刻意添加。

    3.關於tanteng質疑《遼史》為一手資料單一來源的問題。因為所有關於西遼歷史的書籍都是以《遼史·卷三十·天祚皇帝四》為藍本,包括《西遼史研究》,而布萊德須資那的《西遼史》更是全文引用了《遼史》的記載。包括《巴爾托爾德文集》這些參考資料均屬於二手來源,並非一手來源,所以對參考資料的質疑不實。

    4.用戶tanteng添加的內容,有些不符合中國語法習慣,如「西遼是介於中國和伊斯蘭世界之間的帝國,由契丹人耶律大石於中亞地區所建立。均作出移除。」參考資料方面,書籍均使用標準的cite book模板,統一格式。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18日 (六) 06:12 (UTC)[回覆]

    (:)回應:以上所有問題,全早在此討論頁有解答,若有不清楚之處,請再提出。--❦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2日 (三) 08:25 (UTC)[回覆]

      • 本人對你增加的錯誤的、與條目無關的內容持保留意見,本人在沙盒裏已經有此條目的最新版本。待條目解鎖後更新,如閣下再次破壞此條目,添加與條目無關內容、錯誤內容降低條目質量,本人將維權到底。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4年1月23日 (四) 09:39 (UTC)[回覆]

    全保護不應用做部份編輯宣告所有權的技術手段,且如此等同撤銷了GA[編輯]

    用戶 周子儀 [20] 在此條目經多人(含hanteng、腦內補完、OutlookXP、霧島聖等)修改意見穩定版本並取得GA資格後,做出以下動作:

    1. 至本人用戶頁要求本人不要再編輯此條目,企圖再次宣告其對此條目的排他所有權如此處記錄,已存檔於本討論頁
    2. Wikipedia:請求保護頁面要求永久全保護,似乎是想以技術行政手段來確保其條目所有權如此處記錄,已存檔於本討論頁

    管理員♥VC XC似乎認定有(輕微)編輯戰,做出「根據編輯戰程度,保護兩周」的決定。

    注意,以上所發生的事情,用戶 周子儀 不但沒有在此頁先尋求討論共識,更沒有通告本人(若先假定確有我和他之間的持續進行的編輯戰)。

    注意,管理員♥VC XC保護的是2014年1月11日 (六) 21:33歷史版本29812453的版本,時間上相當早,而上一次管理員Outlookxp半保護的版本則是GA評審後期時的2014年1月15日 (三) 10:21版本歷史版本29856220。此條目的GA於2014年1月16日 (四) 12:53 由管理員Lif…lon執行取得。

    關於此條目內容編輯的事我會列標詳談,在此我先提出程序上的大問題:

    1. 此條目在GA評選時,是否有編輯戰發生而無穩定版本?
    2. 此條目自從獲得GA後,是否有編輯戰發生而無穩定版本?
    3. 現在保護的版本,和GA評選的時間上是否有關係?
    4. 此條目的GA資格是否正式被撤銷?注意
      • GA的要件之一是要有穩定版本
      • GA的過程如同DYK及同儕評審等,亦是社群其他成員提供意見以增進並確保品質,若排除了這些過程和input,似乎沒有任何取得GA的正當性。

    據此,本人要求管理員們先確立並宣告此條目

    • 是否有最近正在發生的編輯戰,
      • 若有,編輯戰的時間起點及迄點請指出,
      • 若有,請至其他相關頁面撤除此條目的GA列表
    • 若沒有最近正在發生的編輯戰,
      • 請解除頁面保護等級至無或自動確認用戶
      • 請恢復到GA評審後期的穩定版本

    以上,呼叫管理員@yhz1221@Outlookxp@Liflon及本條目參與貢獻內容及來源的@脳内補完等人。--❦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2日 (三) 08:15 (UTC)[回覆]

    我對您們編輯說不上話,但見周子儀於1/17的編輯[21],已不是回退的編輯戰,至少是你們雙方都可接受的公約數的編輯戰迄點。之後卻開始要全保護到2月,似乎已過了時效,不然至少應該回退要到此版。--Outlookxp留言2014年1月22日 (三) 10:00 (UTC)[回覆]
    回應,若全保護版本改成是你說的 周子儀於1/17的版本[22],那麼就沒有撤銷GA的問題,不過我不認為需要保護,但若真要保護某一版本又要避免撤銷GA,保護該版本或許是暫時可行以待後續討論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1月23日 (四) 07:17 (UTC)[回覆]

    不好意思讓我說兩句啊,這個作品如果從現在的眼光來看的確寫得很符合優良條目資格,我覺得作為優良條目很合適啊。--Mengheng留言2014年1月27日 (一) 10:2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