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模板討論:朝鮮歷史/存檔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early

衛氏朝鮮是《史記》、《漢書》明確記載的朝代,和檀君朝鮮、箕子朝鮮不一樣,應該單列。1945—1948年的軍政期,英文、韓文、日文都有,中文為何刪除?--集體安全(請留言) 2008年8月27日 (三) 11:10 (UTC)

衛氏朝鮮,箕子朝鮮是中國人的歷史。請你不要刪除辰國!!!三年的軍政期不值添加,況且目前無此文。英文裏也沒有。Aueak (留言) 2008年8月29日 (五) 02:39 (UTC)

這是朝鮮半島歷史,不是朝鮮國或韓國歷史,衛氏朝鮮箕子朝鮮日文也有,應與保留;英文日文韓文有三年的軍政期,目前無此文可以編輯,什麼叫不值添加!--集體安全(請留言) 2008年8月29日 (五) 13:30 (UTC)

衛氏朝鮮、箕子朝鮮雖然以傳說居多,但這的確是發生在朝鮮半島的歷史,扯進中國歷史很離譜ㄟ祖民 (留言) 2008年8月29日 (五) 12:57 (UTC)

日文有,不代表正確. 英文,韓文就沒有. 衛氏朝鮮,中國和朝鮮半島都不要.況且衛氏朝鮮只是平壤附近一小部分, 不可單獨佔一行 . Lbydmn (留言) 2008年8月29日 (五) 14:01 (UTC)

辰國也是有明確記載的朝代。朝鮮半島的歷史指的是韓國和朝鮮的歷史。衛氏朝鮮可不是朝鮮半島的朝代,大不了是個地方政權。Aueak (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03:10 (UTC)

英文、韓文只是籠統地說古朝鮮,古朝鮮包括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氏朝鮮,英文衛氏朝鮮英文箕子朝鮮韓文箕子朝鮮韓文衛氏朝鮮英文、韓文都有相應條目。請您拿出史料證據證明「衛氏朝鮮只是平壤附近一小部分」!!!!所謂漢四郡就是在衛氏朝鮮故土上建立的。 請你不要刪除盟軍託管時期!!!!英文日文韓文有三年的軍政期,目前無此文可以編輯,什麼叫不值添加!--集體安全(請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11:23 (UTC)

我沒有刪除辰國,請你不要也刪除箕子朝鮮衛氏朝鮮盟軍託管時期!!!!西班牙歷史後倭馬亞王朝都算,憑什麼刪除箕子朝鮮衛氏朝鮮???--集體安全(請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11:30 (UTC)

辰國是與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檀君朝鮮並存的。你現在的列法是完全錯誤的。Aueak (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03:34 (UTC)

我改造一下辰國,請你不要也刪除箕子朝鮮衛氏朝鮮盟軍託管時期!!!!--集體安全(請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11:40 (UTC)


箕子朝鮮、衛氏朝鮮對於朝鮮半島是可有可無的次要元素。請不要喧賓奪主。既然你不願意將其列入檀君朝鮮,目前只能將其刪除。Aueak (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03:42 (UTC)

你憑什麼說箕子朝鮮、衛氏朝鮮對於朝鮮半島是可有可無的次要元素,朝鮮、韓國史書也沒有說他們是是檀君朝鮮的附屬.--集體安全(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11:47 (UTC)

箕子朝鮮,衛氏朝鮮侵佔了檀君朝鮮的部分領地。Aueak (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03:50 (UTC)

「箕子朝鮮,衛氏朝鮮侵佔了檀君朝鮮的部分領地」這句話的出處是哪部史書???集體安全(留言) 2008年8月30日 (六) 13:50 (UTC)

'辰國也是有明確記載的朝代', 又是出自哪部史書???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04:34 (UTC)


爭議

按照中國歷史上有爭議的元朝來參照,元朝既是中國歷史也是蒙古歷史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 同理漢四郡作為既是中國東北地方歷史,和朝鮮半島歷史也是一個客觀事實。 你可以說不是韓國歷史,不是朝鮮或者韓國的歷史的主流,但是不容否認的是發生在朝鮮半島上一段客觀歷史。 韓國作為美國託管的幾年也進入了模板,而美國並沒有把韓國編如那一個州或者哪一個海外領地,而漢朝是把漢四郡作為真是的行政區划進行管轄的,為什麼不能進入模板?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20:04 (UTC)

  • 既然你同意漢四郡為漢朝的行政區,那漢四郡就是漢朝的歷史。模板中只有聯合國盟軍託管,並不是美國。該歷史時期涵括整個朝鮮半島而且期間無任何朝鮮半島本地的政權存在。請不要在此宣傳中國民族主義。KEIM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20:20 (UTC)

盟軍託管時期(英語:Division of Korea ),朝鮮半島1945年—1948年盟軍實施軍政管理的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戰敗,無條件投降。大日本帝國在朝鮮的統治結束。美國和蘇聯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在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進行軍事管理。結果導致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成立、同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國,朝鮮半島分裂成為兩個國家。 是不是北部屬於蘇聯歷史,南部屬於美國歷史的殖民地時期?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20:53 (UTC)

  • 你需要清楚參戰、侵略和殖民不是一個概念。美蘇是在幫兩個不同的朝鮮半島政權進行武裝較量。這和漢四郡毫無聯繫。模板中的盟軍託管時期僅僅是作為一個3年過渡期的形式存在。你要是將其去處,我還表示支持。朝鮮半島歷史指的是朝鮮民族歷史,不是地域歷史。朝鮮半島北部在歷史上曾被遼國,金國,蒙元 和漢朝佔領。這些是不作為朝鮮半島的歷史時期列入歷史模板的,而是作為相關歷史事件或信息在相關朝鮮民族歷史時期的文章中體現。KEIM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21:02 (UTC)

Gzh不用和這種人多費唇舌,反正說了他也不會聽的。有膽量到這裏大家辯一辯是非曲折。——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4日 (四) 03:11 (UTC)

朝鮮半島歷史還是朝鮮民族歷史

User:蘇州宇文宙武User:KEIM之間的爭議主要源於前者認為Template:朝鮮半島歷史‎朝鮮半島歷史,而後者認為是朝鮮民族的歷史(他的原話)。兩個人都沒有破壞,也不存在中國民族主義的問題。以下是我和User:KEIM的對話。其中我給他留的言已經被他刪除。


請將Template:朝鮮半島歷史‎回復到編輯戰之前的版本並予以保護。[[User:蘇州宇文宙武]和User:Georgezhao以中國民族主義的方式進行破壞。KEIM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19:04 (UTC)

征東等處行中書省存在的時間並不比朝鮮日治時期短,更比盟軍託管時期長得多。為什麼你認為前者需要被取消而後二者要保留?--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3日 (三) 21:23 (UTC)

高麗在元朝期間是藩屬國是有主權的,不是元朝的行政機構。相關機構只是名義上的。 KEIM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21:29 (UTC)

"高麗在元朝期間是藩屬國是有主權的,不是元朝的行政機構。相關機構只是名義上的。"盟軍託管時期也是如此,韓國當時也有主權,不是美國或者其他盟國的行政機構。而且元朝對高麗的管理不光是名義上的。出征日本就出動了大量高麗軍隊。另外你說「漢四郡只是統治佔領部分朝鮮半島土地」,但當時三個王國都是統治佔領部分朝鮮半島土地。--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3日 (三) 21:34 (UTC)

我不反對將盟軍託管時期移出。當時朝鮮半島的政府應是未成行的,後來的南北政權是由美蘇幫助下建立的。漢四郡僅統治部分朝鮮半島領土。高句麗沃沮三韓等當時都是有自身的政體的,與漢四郡是藩屬或敵對關係。KEIM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21:43 (UTC)

「我不反對將盟軍託管時期移出。當時朝鮮半島的政府應是未成行的,後來的南北政權是由美蘇幫助下建立的。漢四郡僅統治部分朝鮮半島領土。高句麗沃沮三韓等當時都是有自身的政體的,與漢四郡是藩屬或敵對關係。」所以,你的意思是:盟軍託管時期和征東等處行中書省都應該移出,漢四郡和高句麗沃沮三韓是藩屬或敵對關係,都留下?--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4日 (四) 00:21 (UTC)

漢四郡是漢朝自己的行政區,是漢朝歷史,不應放在朝鮮歷史的模板中。相關歷史信息在相關文章中已體現。朝鮮半島歷史指的是朝鮮民族歷史,不是地域歷史。朝鮮半島北部在歷史上曾被遼國,金國,蒙元 和漢朝佔領。但他們不作為朝鮮半島的歷史時期。 KEIM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00:50 (UTC)

「朝鮮半島歷史指的是朝鮮民族歷史,不是地域歷史。」這是你個人的想法吧。朝鮮半島歷史指的是朝鮮半島歷史,朝鮮民族歷史指的是朝鮮民族歷史。另外刪除別人給你的留言(除了故意破壞)亦非維基百科行為。--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4日 (四) 16:15 (UTC)

相關爭議是有關歷史朝代的劃分,不是歷史事件。個人空間,個人應有權處理,沒什麼破壞不破壞的。KEIM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16:22 (UTC)


我個人認為Template:朝鮮半島歷史‎就是地域歷史,而不是民族歷史。就像中國歷史也要包括北朝、元代、清代。而且諸如漢四郡,其管轄的子民不也是今日朝鮮民族的先人?和百濟在這個意義上沒有區別。--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4日 (四) 17:23 (UTC)

  • 我從沒否認漢四郡,高麗與遼,金和蒙古的戰爭是朝鮮半島歷史的事件。 我只是反對將其當成朝鮮半島朝代列入模板中。漢四郡中僅有樂浪延存。其主體居民是漢人,不是朝鮮人。漢朝和遼國金國蒙元一樣都直接統治過朝鮮半島北部。但都不是朝鮮半島的朝代,只是相關歷史內容。 高句麗扶餘國渤海國被列為朝鮮半島朝代是基於民族基礎上的。目前南北韓都是將它們當作歷史朝代的。 KEIM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14:21 (UTC)
  • 「蒙古的歷史」是不是指代蒙古土地上的歷史?那麼匈奴,突厥,回鶻,柔然,契丹等都在內外蒙古的土地上有過歷史,那麼它的歷史屬於蒙古族的歷史嗎?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20:02 (UTC)
你列的這些是蒙古族的前身。蒙古人可不是從蒙古帝國時期來到這個世界的。就像朝韓將扶餘、高句麗、新羅等當作先民一樣。KEIM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20:31 (UTC)
回鶻等不是蒙古族的前身。匈奴人和漢族融合的要比融入幾百年之後蒙古人的多。蒙古人是在唐宋時期才形成民族的。但蒙古歷史包括此前上千年的歷史。朝韓可以將扶餘、高句麗、新羅等當作先民,但並不是說只有被朝韓當作先民的民族的歷史才是朝鮮半島歷史。--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4日 (四) 20:40 (UTC)

你是說蒙古人在回鶻時才從猿變成人嗎?高句麗最初建於鴨綠江流域,含括今中國和朝鮮半島領土。即便是僅從地域的角度,高句麗也是朝鮮半島本地政權。更不用說民族屬性。KEIM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21:17 (UTC)

無理取鬧還是無知?500年前世界上沒有美國人,不是說之後他們才從猿變成人。蒙古人是鮮卑等民族的後代在唐宋時形成的民族。鑑於你如此態度,我將不再糾正你的歷史錯誤。--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4日 (四) 21:24 (UTC)

無理取鬧和無知的是你。美國人是一個國籍的概念不是種族概念。有很多學術觀點都是將匈奴和蒙古族聯繫起來的。你可以讀一讀英文的匈奴。什麼時候蒙古族成了鮮卑的後裔?KEIM (留言) 2009年6月4日 (四) 21:30 (UTC)

所謂「無知者無畏」,大家不必和他過分糾纏,他如果有本事就到互助客棧接受我們的論戰。——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5日 (五) 02:16 (UTC)
漢朝及其周邊國家與現在中國的比較
隋朝及其周邊國家與現在中國的比較
  • 漢朝/隋朝的領地與目前中國的領地相差很多。在目前的中國版圖上,當時的漢朝/隋朝被諸多國家包圍。中國在漢朝/隋朝之外的領地是被其它民族統治的。按照一些人士的觀點,這些國家也應列在Template:中國歷史模板中。總之中國是很會搞歷史扭曲的。KEIM (留言) 2009年6月5日 (五) 02:22 (UTC)

投票

什麼內容可以列入朝鮮半島歷史模板的方針。可以加新的選項。

選項一

現況:朝鮮族(韓民族、朝鮮民族)及其認定的先人,包括扶餘、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建立的政權。不包括中國、蒙古等在朝鮮半島的政權,但是特例的是包括日本、美國的統治時期。

支持:

選項二

朝鮮族(韓民族、朝鮮民族)及其認定的先人,包括扶餘、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建立的政權。不包括中國、蒙古、日本、美國等在朝鮮半島的政權。

支持:

選項三

在朝鮮半島(今天朝韓的疆域)10%以上的地域建立過20年以上的統治的政權(舉例:漢四郡東丹國)。如果兩個政權並存,其中一個是名義上的,則名義上的那個放入括號(舉例:征東行省大韓帝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其餘條目(除開特例:盟軍託管時期統治全朝鮮半島)都不應放入(舉例:扶餘國不應放入)。

支持:

  1. --蒙人 ->敖包相會 2009年6月5日 (五) 04:46 (UTC)
  2.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5日 (五) 20:18 (UTC)
  3. --RekishiEJ (留言) 2009年6月19日 (五) 21:46 (UTC)

意見

朝鮮半島的歷史劃分不宜使用二分法

朝鮮半島自漢朝至清末甲午戰爭承認朝鮮獨立之後,在這之間與中國的關係是臣屬關係,事實上是屬於半獨立型的國家,如果以政治力的管轄,樂浪、玄菟這些地方曾經被中國管理過,照道理說應劃入中國史範疇。 其次劃分標準比較難去評判,我朝向以政治力量直接管轄為標準。 --漢唐風華(請留言) 2009年6月09日 (六) 12:38 (UTC)

所有相關歷史都應列入

我認為關於朝鮮半島的任何歷史,包括史前時代、箕子朝鮮三韓、乃至日本美國統治時期都該列入。--靖天子~中國人的歷史,由中國人來寫 (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11:20 (UTC)

朝鮮與韓國歷史

  • 重申一次,朝鮮半島歷史叫朝鮮半島不是因為是地域史,我引用別人的一段話,『是因為「政治正確」,避免「朝鮮」(「北朝鮮」或「北韓」)跟「韓國」(「南朝鮮」或「南韓」)這兩種名稱的爭執。』。這是南北韓(或朝鮮與韓國)的歷史。
  • 我還是支持漢郡縣列入(韓國史那本書有列入,並且是獨立出來),李氏朝鮮應用正式稱呼朝鮮王朝。關於唐朝佔領地與元朝東征省我覺得還是有爭議。唐朝確實有佔領該地,但是期間不長,不久被新羅佔領,只能算是侵略。元朝東征省只是一個行政機構(韓國史那本書是放在高麗王朝內),而且由高麗國王擔任,硬要說一個朝代我覺得很怪。最後,我想這兩點今天改這樣,明天還是會被改掉,最後兩方爭執不斷。--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7月4日 (六) 07:44 (UTC)
朝鮮半島歷史
朝鮮半島歷史
朝鮮半島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期
古朝鮮 辰國 檀君朝鮮
箕子朝鮮
衛滿朝鮮
前三國時代 三韓 漢郡縣 東濊
扶餘國
三國時期 伽倻 高句麗 

百濟
佔地
南北國時期 統一新羅


後三國時期





高麗王朝
朝鮮王朝
大韓帝國
日治時期
盟軍託管時期
大韓民國
(南韓)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北韓)
* 朝鮮半島君主列表‎
* 朝鮮文化
* 大韓民國國寶
Portal:朝鮮

名稱建議

建議將朝鮮半島歷史更為韓國歷史Portal:朝鮮半島更為Portal:韓國Template:朝鮮半島歷史更為Template:韓國歷史,畢竟「朝鮮」涵蓋範圍並未限於朝鮮半島濟州島等島嶼也算是朝鮮的一部分,此外以Google搜尋「韓國歷史」筆數也遠多於「朝鮮歷史」及「朝鮮半島歷史」,故目前名稱不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規要求。移動完成後朝鮮半島歷史Portal:朝鮮半島Template:朝鮮半島歷史等重定向頁應刪除。此外朝鮮歷史模板中應刪除小高句麗,一來該國存在有爭議,二來簡江作的韓國史書籍並未提及該國家。--RekishiEJ (留言) 2009年7月4日 (六) 10:20 (UTC)

9世紀初,安東都督府被更名為小高句麗,小高句麗後來被渤海國吸收。這段歷史很亂,有的說有小高句麗,有的說沒有。我那本韓國史也沒提到--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7月5日 (日) 03:41 (UTC)

征東等處行中書省、熊津都督府、安東都護府

這三者從其性質和存在時間上看,不應羅列在該模板當中。高麗國並沒有因征東等處行中書省而消失,是一直具有其獨立的國家主權的。熊津都督府、安東都護府為唐朝與新羅聯軍攻打高句麗是在朝鮮半島建立的臨時機構,存在時間僅幾年,根本就應在此列出。KEIM (留言) 2009年7月4日 (六) 19:49 (UTC)

關於元東征省的問題,我覺得那只是行政機構,不適合列在朝代列表。如果說有朝代資格,崔氏政權或許比較有資格。
不過由於高句麗是被唐朝所滅,渤海國又獨立出唐朝領地,我覺得要列出唐佔領地也是可以,只是名稱需要確認,不能自創。--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7月5日 (日) 03:10 (UTC)

蘇州你在幹嘛

  • 第一點,朝鮮歷史會被誤會成北韓歷史,我當初建立條目是稱朝鮮半島歷史,不是北韓歷史。
  • 第二點,你寫的內容不一定被所有人採用,我再討論頁的版本就是要讓你看有沒有爭議,放那麼久是放好的嗎。
  • 你再來亂這個條目,乾脆就砍掉,早知道就不要創了,你真是不能討論的對象----2009年7月18日 (六) 04:26 (UTC)2009年7月18日 (六) 04:26 (UTC)~
朝鮮半島歷史已經移動到朝鮮歷史,所以模板也要移動,日文版也是如此,這裏的「朝鮮」是一種文化概念,不會有歧義。是你創建的條目,但你沒有對它的擁有權。——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8日 (六) 04:32 (UTC)
這會被南韓的誤會,你知道嗎,這個有韓國史的稱呼。而且唐朝領地稱呼以及其他修改的地方你有證據媽。李氏朝鮮的正式稱呼你知道嗎?名從主人的定義你知道嗎。--2009年7月18日 (六) 04:36 (UTC)
  • 最後,我覺得如果沒有根據亂加東西或是不尊重對方歷史,我建議加上中立性問題地方觀點,比照東北歷史列表,這我不想再管了--2009年7月18日 (六) 04:39 (UTC)
這裏是中文wiki,不在乎韓國會不會誤會,他們怎麼不去誤會日文版?修改我當然有證據。李氏朝鮮的正式稱呼是朝鮮國,但中文史學界都稱李氏朝鮮,和名從主人無關,和不尊重歷史更無關。——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8日 (六) 04:42 (UTC)
中文史學界,是中國大陸吧,那台灣、香港呢,我這邊是稱韓國史,介紹韓國歷史的書籍皆稱朝鮮王朝。我覺得閣下的思維就和某些西方的漢學家對待中國歷史。總之閣下真令我失望—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7月18日 (六) 04:58 (UTC)
好,不管怎麼樣,中國大陸是稱「李氏朝鮮」的,創始人也用「李氏朝鮮」,而且當初移動時以支持為多,你不能說「李氏朝鮮」是錯的。其他隨你怎麼想,我是不會讓步的。另外告訴你,當初朝鮮半島歷史移動時,連KEIM都沒有反對。——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8日 (六) 05:03 (UTC)

請分清分支機構與政權的區別

請相關人士分清分支機構和政權的關係。歷史模板中所列應是朝代和政權。中國某朝代在朝鮮半島的分支機構不是朝鮮半島的政權,請不要胡亂添加。KEIM (留言) 2009年7月19日 (日) 00:47 (UTC)

那是你的個人看法。只要是朝鮮的歷史,都可以加入,請不要迴避被異族統治的歷史。——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9日 (日) 01:09 (UTC)

高句驪,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余接。地方二千里,多大山深谷,人隨而為居。少田業,力作不足以自資,故其俗節於飲食,而好修宮室。東夷相傳以為夫余別種,故言語法則多同,而跪拜曳一腳,行步皆走。凡有五族,有消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一]本消奴部為王,稍微弱,後桂婁部代之。其置官,有相加、對盧、沛者、古鄒大加、[二]  主簿、優台、使者、帛衣先人。武帝滅朝鮮,以高句驪為縣,[三]使屬玄菟,賜鼓吹伎人。其俗淫,皆絜淨自熹,暮夜輒男女腢聚為倡樂。好祠鬼神、社稷、零星,[四]以十月祭天大會,名曰「東盟」。其國東有大穴,號禭神,亦以十月迎而祭之。其公會衣服皆錦繡,金銀以自飾。大加、主簿皆著幘,如冠幘而無後;其小加著折風,形如弁。無牢獄,有罪,諸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奴婢。其昏姻皆就婦家,生子長大,然後將還,便稍營送終之具。金銀財幣盡於厚葬,積石為封,亦種松柏。其人性凶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沃沮、東濊皆屬焉。  注[一] 案今高驪五部:一曰內部,一名黃部,即桂婁部也;二曰北部,一名後部,即絕奴部也;三曰東部,一名左部,即順奴部也;四曰南部,一名前部,即灌奴部也;五曰西部,一名右部,即消奴部也。

高句驪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余接。'高句麗的地理位置和發展軌跡你也是熟悉的,高句麗吞併樂浪郡前並不在朝鮮之地吧。吞併樂浪之前,與新羅,百濟也有樂浪郡阻隔,怎麼能說是朝鮮三國呢? 請注意韓文中也是說三國時代,那是一段歷史時期的稱呼。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22日 (三) 02: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