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欧洲联盟关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克蘭-歐洲聯盟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歐洲聯盟

烏克蘭

目前,烏克蘭歐洲聯盟之間的關係之法律框架為歐盟的《夥伴關係與合作協議》(Partnership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 簡稱PCA);此外,烏克蘭還是歐盟歐洲睦鄰政策東部夥伴關係的重要夥伴國[1]。其中,歐洲睦鄰政策自2004年開始實行,由歐盟與非入盟候選國的鄰國簽署,歐盟會與加入這一政策框架的國家建立更密切的經濟聯繫,向其提供援助,並與之進行政治對話[2][3]。烏克蘭和歐盟關於聯繫國協定的談判自2008年開始[4],2014年3月21日雙方簽署了這一協定的政治部分,這一協定是烏克蘭加入歐盟的第一步[5][6]。自1997年起,烏克蘭和歐盟幾乎每年都舉辦一屆峰會,到2013年2月25日已有16屆[7]

歷史[編輯]

早期關係(1991年-2004年)[編輯]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宣佈獨立之後,12月便得到了歐盟的承認[8]。12月2日歐盟委員會發佈公告,呼籲烏克蘭與之繼續開放而建設性的對話[9]。1992年9月14日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雅克·德洛爾與時任第一任烏克蘭總統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布魯塞爾會面,克拉夫丘克表示了歐盟委員會對其進行援助的感謝,雙方同意更進一步發展關係[10],這是兩國高層首次會面[9]

烏克蘭文化的根源是歐洲基督教文明,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把自己的家首先確定為歐洲的原因。
時任烏克蘭總統列昂尼德·庫奇馬,1996年2月[6]

學者認為,第一任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對外政策的重點是歐洲,其外交目標就是融入歐洲[8],不過,1993年當選的第二任烏克蘭總統列昂尼德·庫奇馬希望轉變「一邊倒」的政策,實行「多頭外交」,在俄羅斯和歐洲聯盟兩大勢力之間尋求平衡,然而由於冷戰後歐洲勢力相對俄羅斯較強,學者認為烏克蘭的外交政策更偏向歐盟[6][8],庫奇馬也的確於同年4月在歐洲委員會大會上宣佈烏克蘭的戰略目標是融入歐洲的結構之中,首先即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6],更於1999年連任總統的就職典禮上再次表示烏克蘭的戰略目標是加入歐盟[11][12],不過到2000年庫奇馬表示烏克蘭外交的三個優先方向是歐盟、俄羅斯和美國,三個方向「既都給予足夠重視,又相互互補」[13]

1994年6月14日烏克蘭與歐盟簽署《夥伴關係與合作協議》(PCA),成為第一個簽署此協議的的前蘇維埃國家,不過歐盟直到1998年才批准該協議[9][6],最終於1998年3月1日生效[14]。1996年歐盟部長會議公佈了對烏克蘭的行動計劃,表示要迅速發展並加強同歐盟的政治經濟關係。1998年6月8日到9日烏克蘭-歐盟合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烏克蘭首次表示要成為歐盟聯繫國[9]。1999年12月,歐盟發佈了一份「對烏克蘭共同戰略」文件,認為烏歐關係是促進歐洲和平、穩定和繁榮的極其重要的因素,並表示歐盟的主要目標有三點:支持烏克蘭的民主和經濟轉型進程;在歐洲大陸保障穩定和安全,迎接共同挑戰;在歐盟擴大之環境下支持歐盟和烏克蘭之間進行更緊密的合作[15]。不過,歐盟一直不提烏克蘭入盟或是給予烏克蘭聯繫國的地位,令烏克蘭深感失望。[6][16]

2000年《烏克蘭真理報》記者格奧爾基·貢加澤(圖)被暗殺,引發了歐盟對烏克蘭新聞自由的質疑。2011年列昂尼德·庫奇馬更被控涉嫌這宗謀殺案[17]

2000年9月烏克蘭記者格奧爾基·貢加澤遭人謀殺,歐盟視之為侵犯新聞自由的重大事件[6],更在2001年9月的第五屆雙方峰會上指責烏克蘭政府妨礙媒體,不合民主標準[7]。2002年6月庫奇馬向烏克蘭議會發表咨文,提出烏克蘭2002-2011年經濟和社會發展10年戰略構想,表示烏克蘭在外交方面的優先方向是與歐盟一體化,並首次提出加入歐盟時間表:2003-2004年之前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2004-2007年前談下自由貿易區,成為歐盟聯繫國;2005-2007年前與歐盟建立關稅聯盟;2007-2011年前滿足所有加入歐盟的條件[18][19]。同年7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第六屆烏歐峰會上,庫奇馬重提了這個計劃,不過歐盟僅與烏克蘭簽訂了一個科技協定[7]。第二年在雅爾塔舉行的烏歐峰會上,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甚至表示烏克蘭入歐機會與新西蘭差不多[20]

歐洲睦鄰政策[編輯]

自2001年起波蘭等國便建議歐盟給予烏克蘭、摩爾多瓦白俄羅斯三個東部鄰國入盟的前景。2002年1月,時任英國外交部長斯特勞斯最早向時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的外長約瑟夫·皮克提議給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三國一種「特殊的鄰國地位」以激勵其進行整治和經濟改革。這一提議得到德國等一些歐盟國家和准成員國的支持,然而,烏克蘭的反應並不積極,庫奇馬總統對這種地位沒有提供入盟前景而感到失望。[16][21]:8-9。這時歐盟開始醞釀歐洲睦鄰政策(ENP),直至2004年5月歐盟委員會正式發佈《ENP戰略文件》,標誌着歐洲睦鄰政策正式形成[16][22]:2。歐盟認為烏克蘭是歐洲睦鄰政策的重要夥伴國[1]。歐洲睦鄰政策不向參加國提供入盟的前景,僅在政治、經濟等方面與參與國提升關係[2][3][22]:2,不過歐盟委員會主席曾表示「我們需要準備好提供超過夥伴關係但少於成員資格,但不排除後者」[23],學者認為歐洲睦鄰政策因而顯得模稜兩可[21]:9。2002年10月歐盟公佈了2004年第五次東擴的名單[24],使得烏克蘭在歐盟第五次東擴後成為其鄰國[16]

橙色革命(2004年)[編輯]

橙色革命中歐盟幫助反對派維克多·尤先科贏得選舉,眾多德國、荷蘭、斯洛伐克、捷克等國的政治家在獨立廣場輪番演講為他造勢[25]。歐盟還資助了一些學生運動組織[25]

橙色革命是2004年末發生在烏克蘭總統選舉期間的一系列抗議和政治事件。2004年10月31日第一輪選舉結束,由於沒有候選人的支持率在50%以上,選舉須進行第二次投票。2004年11月22日烏克蘭選舉委員會宣佈初步統計第二輪投票的結果是總統候選人維克多·亞努科維奇得票率較為領先,引發烏克蘭民眾和國際觀察員質疑選舉舞弊,其中另一候選人維克多·尤先科的支持者湧入首都基輔獨立廣場進行抗議[16][26]

第一輪選舉結束後,歐盟並沒有表態支持親歐的尤先科,不過第二輪結束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表示要對選舉進程和選舉結果進行嚴肅、客觀和公平評估,否則將影響歐烏關係[16]。歐盟及其成員國通過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派出幾千名觀察員,對選舉結果進行質疑,幫助尤先科推翻了第二輪選舉的結果。此外,在民眾開始上街遊行之後,2004年11月26日歐盟外交和安全事務高級代表索拉納波蘭總統亞歷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和前總統萊赫·華里沙立陶宛總統阿達姆庫斯抵達基輔進行調解,迫使庫奇馬同意改組中央選舉委員會、修改選舉法。為此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在12月8日尤先科獲勝後特意致電克瓦希涅夫斯基和阿達姆庫斯,感謝波蘭和立陶宛在此次選舉中出手相助。[27]:812月16日到17日的布魯塞爾歐洲理事會會議結束後,歐盟在公告中祝賀烏克蘭人民和領導人在外界幫助下共同解決危機,並表示有意加強雙方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28]:24

尤先科總統任期(2005年-2010年)[編輯]

2004年12月10日,仍是反對派領袖身份的尤先科便提出了一個四步計劃:第一,歐盟承認烏克蘭市場經濟;第二,烏克蘭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三,烏克蘭與歐盟成為聯繫國;第四,烏克蘭正式加入歐盟。[29]2004年12月歐盟也針對歐洲睦鄰政策出台了對烏行動計劃,包括政治對話和改革、經濟和社會合作與發展等[9][21]:9-10。這一份行動計劃得到歐盟特派員貝妮塔·費列羅-瓦爾德納英語Benita Ferrero-Waldner和高級代表哈維爾·索拉納的盛讚[9],於2005年2月12日被烏克蘭政府批准,在同月21日的烏歐合作委員會會議上正式簽署[9][30]。這一行動計劃為期三年,旨在加強烏克蘭與歐盟在能源、經濟技術、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以及簡化簽證手續等方面的合作[30]

2005年12月在基輔舉行的第九屆烏克蘭-歐盟峰會被媒體認為是較為成功的一屆,新上任的尤先科總統與歐盟在飛機引擎、航海和能源工業等領域達成許多協議,歐盟還表示支持烏克蘭入盟[7]。會後公告上,雙方一致認為烏克蘭的「民主和改革開闢了烏歐關係的新前景」,並確認將有一個新協定代替夥伴關係與合作協議[31]。隨後的幾屆峰會上,雙方一直在討論和新的協定有關的事務,直到2008年在巴黎舉行的第十二屆峰會結束後,雙方宣佈開始關於聯繫國協定的談判[4][7][32][註 1]。為此2009年歐盟公佈了「聯繫國議程」(Association Agenda),以加快聯繫國協定簽署以及「通過建立一個全面而實際、可實現首要目標的框架,來促進雙方的深層政治合作和經濟一體化」,這一文件於當年11月24日生效[34],並代替了之前於2005年達成的烏歐行動計劃[35]

2005年末,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新一年天然氣問題上產生分歧,俄羅斯因而於2006年1月1日開始中斷給烏克蘭供氣[36][37],由於當時歐盟自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80%要經過烏克蘭,媒體認為歐盟十分重視事件[37]。「斷氣」後,俄羅斯指責烏克蘭非法截留供歐天然氣[38]並決定增加對歐供量來減輕烏克蘭截留的影響[39],不過烏克蘭否認截留[40]。2006年1月4日,俄烏達成新的天然氣協議,危機得以解決[41]

歐洲各國在2009年天然氣之爭中天然氣供應受影響情況,其中以紅色標示的國家自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遭削減75%以上。

2008年12月3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有關2009年天然氣供應問題的談判沒有達成一致,使得2009年1月1日開始俄羅斯再次停止向烏克蘭供氣[42]。起初,俄羅斯經過烏克蘭供給歐盟的天然氣未受影響[43],但幾天後的1月6日俄供歐盟天然氣突然大幅減少[44],對此俄方稱是烏克蘭故意截留其供歐天然氣,烏方起初稱是俄羅斯減少了輸往歐洲的供應量,之後承認由於俄方完全停止向烏天然氣管道送氣而「被迫停止」向歐盟國家輸氣[45][46][47]。為此,歐盟往烏克蘭派出許多獨立觀察員監督供氣情況[48][49] 。1月7日俄羅斯稱由於烏方無法保證全量輸送過境天然氣,決定中斷經烏克蘭向歐盟國家供氣[50],並表示將在歐盟觀察員抵達烏克蘭後恢復[51]。「斷氣」事件對歐洲18個國家造成影響,一些歐盟國家宣佈進入緊急狀態[52][53][54]。1月13日,俄羅斯恢復經烏克蘭向歐盟供氣[55],但烏克蘭隨後宣佈將繼續截留一部分天然氣以滿足「技術性需求」[56],並於第二天表示由於指定的輸氣線路技術難度大,而未將天然氣轉運至歐盟國家[57]。1月18日,俄烏就天然氣爭端達成一致[58],對此歐盟表示歡迎[59],但輸給歐盟的天然氣仍未恢復[60],直到1月20日歐盟方才證實天然氣輸送正常[61]。事件引發歐盟對烏克蘭作為天然氣中轉國的質疑,其中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於1月7日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將引起人們對俄羅斯作為天然氣供應國可信性的強烈質疑,也會引起人們對烏克蘭作為天然氣中轉國可信性的強烈質疑。如果烏克蘭想更接近歐盟,那不應在輸歐天然氣問題上製造任何麻煩。」[52]同年3月23日,歐盟、烏克蘭和俄羅斯三方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烏歐雙方決定投資數十億歐元用以更新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62],會後公佈的新聞稿中表示[63]

烏克蘭是俄歐之間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的重要中轉國,並早已表示想要加入歐盟和東南歐能源市場。能源仍是烏歐關係核心的一部分,也是接下來的幾年中合作會有實質性進展的方面。

東部夥伴關係[編輯]

早在2008年上半年波蘭瑞典便提出「東部夥伴關係」的構想[64],這一構想於當年6月的歐盟首腦會議上獲得通過,歐盟委員會隨後於12月3日正式推出建議[65]。2009年5月8日,歐盟27國與6個歐亞國家的政府首腦或部長在布拉格簽署《東部夥伴關係宣言》,東部夥伴關係計劃正式宣告開始。歐盟希望通過這個計劃與烏克蘭、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摩爾多瓦白俄羅斯6個獨聯體國家逐一建立自由貿易區、提高對其財政援助、簡化其公民進入歐盟的簽證手續、加強在能源和安全領域的合作等。[66][67]烏克蘭副首相赫雷霍里·奈米里亞英語Hryhoriy Nemyria曾表示烏克蘭歡迎東部夥伴關係[68],歐盟也認為烏克蘭是其東部夥伴關係的重要夥伴國[1]

亞努科維奇總統任期(2010年-2014年)[編輯]

2010年2月14日,反對派地區黨領導人亞努科維奇贏得總統選舉,成為第五任烏克蘭總統[69],媒體認為他傾向俄羅斯[69][70]。儘管季莫申科宣佈不承認選舉合法性[71],包括歐盟在內的許多組織還是表示烏克蘭選舉符合國際標準,其中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嘉芙蓮·阿什頓表示對烏克蘭選舉順利結束表示歡迎,稱其為烏克蘭民主進程中的「重大成果」,並表示歐盟想要與烏克蘭新一屆總統進行合作[70]。亞努科維奇闡述自己的執政目標稱,對外政策方面將會在同時與俄羅斯和歐盟發展互利友好關係的基礎之上,優先與俄羅斯解決能源穩定供應問題,繼續與北約合作,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議[69]。2010年3月1日亞努科維奇在就職不到一周的時間內訪問了歐盟總部,提出歐盟仍是烏克蘭外交的重要方向,同時,烏克蘭將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但這對歐盟有利[72],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則表示歐盟會在年內給予烏克蘭聯繫國的地位,雙方還就烏克蘭社會與經濟改革、能源政策、歐盟放寬對烏克蘭公民入境簽證限制、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等議題交換了看法[73]。同年11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烏歐第十四屆峰會上亞努科維奇首次作為烏克蘭總統出席[7]。雙方在烏克蘭公民前往歐盟國家免簽證方面達成一項行動計劃[74]

季莫申科(圖)於2011年10月11日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歐盟稱此事「嚴重影響」烏歐關係。

2011年10月11日,前烏克蘭領導人尤利婭·季莫申科在基輔佩切爾斯基區法院因在2009年與俄羅斯天然氣交易中濫用職權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75]。結果公佈之前,歐盟便多次表示反對不公開審理季莫申科,並對審判結果表示憂慮[76],結果公佈之後當時的歐盟輪值主席國波蘭更認為此舉嚴重損害了烏克蘭的形象[77],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阿什頓更指責審判背後有政治動機,並表示若不確保季莫申科獲得公正公開的上訴程序將對烏歐關係造成「嚴重影響」[78],他代表歐盟發表聲明稱[79][80]

2011年12月舉行的第十五屆烏歐峰會結束後,雙方代表宣佈關於聯繫國協定的談判已完成,隨後,歐盟與烏克蘭於2012月3月30日在布魯塞爾草簽了聯繫國協定[81][82]。2013年2月25日第十六屆峰會結束後,雙方在共同聲明中表示將力促在當年11月於維爾紐斯舉行的第三屆東部夥伴關係峰會上正式簽署聯繫國協定,為此烏克蘭須在5月前完成選舉、司法和憲法等相關改革[83][84],以適應歐盟200多項指令和約150項規則[85],此外,還有包括2012年議會選舉要符合國際標準、消除「有選擇性司法」(即釋放季莫申科,允許其前往德國治療)和推動聯繫國協定中的改革措施等標準[86]。自此開始的數月間亞努科維奇力勸國會通過一些法案來達到歐盟要求[87]

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2013年-2014年)[編輯]

2013年11月21日烏克蘭國會否決了一些旨在達成歐盟要求的法案,烏克蘭政府宣佈暫停同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88][89][90],對此烏克蘭副總理尤里·博伊科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91]

2013年11月28日亞努科維奇參加了原計劃準備和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的維爾紐斯峰會,但烏克蘭最終還是選擇了不簽署協定[92][93]。不過,事後亞努科維奇和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等歐盟高層都表示將來協議仍有簽署希望[94][95][96]

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自2013年11月21日開始愈演愈熱。圖攝於12月2日

暫停簽署聯繫國協定的舉動引發了親歐民眾的不滿,11月21日晚便有示威者開始在基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聚集[97][98],隨後抗議活動不斷升級。2013年11月30日凌晨別爾庫特部隊突襲了獨立廣場,暴力驅逐了駐留的示威者,造成79人受傷,對此阿什頓譴責「警方使用極端暴力」[99],數個歐盟及歐盟國家的政府官員也推文譴責此事或表示憂慮[100][101]。12月5日,歐盟方表示雙方正在為新一輪談話做技術準備[102],但歐盟委員會擴大事務專員斯特凡·富樂Štefan Füle)之後於12月15日表示烏克蘭政府隨後的論據「站不住腳」,稱「工作暫停」[103]。為尋求解決政治衝突,阿什頓於12月10日抵達烏克蘭,會見了亞努科維奇總統、反對派任務和民間團體代表[104][105][106]。2013年12月17日,烏克蘭與俄羅斯簽署了多項協議,得到了150億美元貸款和天然氣價格下調三分之一等優惠[107],不過,幾天後范龍佩、巴羅佐等歐盟高級官員表示歐盟仍隨時做好準備和烏克蘭簽署聯繫國協定,不在意烏克蘭與俄羅斯簽署了新的協定[108][109][110]。12月24日,烏克蘭外交部長萊昂尼德·科扎拉(Leonid Kozhara)表示將在聖誕節過後與歐盟重啟關於聯繫國協定談判[111]

臨時政府時期(2014年)[編輯]

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議會宣佈解除亞努科維奇的總統職務[112],並於次日通過由議長亞歷山大·圖奇諾夫擔任臨時總統[113]以及2月27日通過祖國黨領導人亞采紐克擔任新政府總理[114]。對此,歐盟外長阿什頓於2月23日呼籲烏克蘭領導人維護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並要求亞努科維奇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繼續尋求建設性對話,以便回應烏克蘭人民的正當民主訴求[115]。第二天,她還會見圖奇諾夫,討論恢復烏克蘭政治和經濟穩定的途徑[116]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也於3月4日表示,簽署聯繫國協定和深入及綜合自由貿易區協議仍有機會[117]。次日,歐盟宣佈在數年內對烏實行包括提供110億歐元在內的援助計劃[118][119],其中第一部分共計5億歐元於5月到賬[120];3月11日歐盟提議給予烏克蘭入歐商品臨時性關稅減免,烏94.7%的工業品、82.2%的農產品可以零關稅進入歐盟市場[121][122],最終於4月14日通過[123]

2014年3月24日,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與歐盟28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簽署聯繫國協定政治部分[124],經濟部分則被延後簽署,亞采紐克稱此舉為防止給烏克蘭工業造成負面影響[125]

法律文本[編輯]

經貿關係[編輯]

1991年歐盟開始向烏克蘭提供經濟技術援助,迄今已超25億歐元[126][註 2]

自由貿易區[編輯]

1999年7月23日在基輔舉行的第三屆雙邊峰會上,首次提出要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2006年的第十屆峰會上歐盟代表團表示歐洲已準備好開啟關於自由貿易區的談判[9]

護照免簽[編輯]

民意[編輯]

註釋及參考資料[編輯]

註釋
  1. ^ 歐盟另在文件中表示聯繫國協定的談判於2007年3月在布魯塞爾開始[33]
  2. ^ 另有說法稱1991年到2001年共援助超過40億歐元[127]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Overview of political relations.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Ukraine. [2014-05-09] (英語). 
  2. ^ 2.0 2.1 秘小勝. 欧盟召开首届欧洲睦邻政策大会. 國際在線. 2007-09-03 [2014-05-04] (中文(中國大陸)). 
  3. ^ 3.0 3.1 田帆, 李潔. 欧盟主席称乌克兰将被纳入欧盟的睦邻政策框架. 新浪 (達沃斯). 2005-01-30 [2014-05-04] (中文(中國大陸)). 
  4. ^ 4.0 4.1 李茜. 国际观察:欧盟-乌克兰峰会在巴黎举行. 國際在線. 2008-09-10 [2014-05-04] (中文(中國大陸)). 
  5. ^ 朱冬傳. 乌克兰与欧洲一体化进入快车道. 法制日報. 2013-10-22 [2014-05-04] (中文(中國大陸)).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趙晨, 赵晨:欧盟与乌克兰关系回顾,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 2014-01-13 [2014-05-04] (中文(中國大陸)) 
  7. ^ 7.0 7.1 7.2 7.3 7.4 7.5 EU-Ukraine Summits: 16 Years of Wheel-Spinning. The Ukrainian Week. 2013-02-28 [2014-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1) (英語). 
  8. ^ 8.0 8.1 8.2 何衛. 乌克兰危机的内外因素分析. 當代世界. 2014, (2) [2014-05-16] (中文(中國大陸)).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Chronology of bilateral relations.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Ukraine. [2014-05-09] (英語). 
  10. ^ COMMUNIQUE OF THE MEETING BETWEEN MR. LEONID KRAVTCHOUK, PRESIDENT OF UKRAINE AND PRESIDENT JACQUES DELORS AND THE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ON SEPTEMBER 14, 1992 IN BRUSSELS. Press releases database.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1992-09-14 [2014-05-09] (英語). 
  11. ^ 库奇马称乌战略目标是加入欧盟. 中國工程技術信息網 (基輔). 俄通社—塔斯社. 1999-11-30 [2014-05-16] (中文(中國大陸)). 
  12. ^ 乌克兰总统对俄罗斯进行短暂访问. 新浪(原載中國青年報). 1999-12-07 [2014-05-16] (中文(中國大陸)). 
  13. ^ 楊闖. 东西摇摆的困局与宿命.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4-04-02 [2014-05-16] (中文(中國大陸)). 
  14. ^ 任飛. 乌克兰与欧盟经贸合作关系浅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2014-05-16] (中文(中國大陸)). 
  15. ^ EUROPEAN COUNCIL COMMON STRATEG of 1 December 1999 on Ukraine (PDF), the European Council, 1999-12-11 [2014-05-10] (英語)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張學昆. [中东欧]欧盟东扩后的欧乌关系:“欧盟邻国政策”的视角. 歐洲研究. 2009, (6) [2014-05-05] (中文(中國大陸)). 
  17. ^ 羅曼•奧萊亞契克. 乌克兰前总统被控涉嫌记者谋杀案. FT中文網 (基輔). 2011-03-25 [2014-05-10] (中文(中國大陸)). 
  18. ^ 黃曉東. 乌克兰 “选择欧洲”战略出台. 人民日報. 2002-06-28 [2014-05-16] (中文(中國大陸)). 
  19. ^ 向欧洲标准不断靠拢 乌克兰“选择欧洲”战略出台. 新華網 (北京). 2002-06-28 [2014-05-16] (中文(中國大陸)). 
  20. ^ 趙晨. 乌克兰危机中的欧盟. 學習時報. 2014-04-08 [2014-05-07] (中文(中國大陸)). 
  21. ^ 21.0 21.1 21.2 張學昆. 论欧盟邻国政策的形成 (PDF). 國際政治研究. 2009, (3) [2014-05-16] (中文(中國大陸)). 
  22. ^ 22.0 22.1 張學昆. 欧盟邻国政策的缘起及其与扩大政策的联系 (PDF). 國際論壇. 2010-05, 12 (3) [2014-05-10] (英語). 
  23. ^ A Wider Europe - A Proximity Policy as the key to stability. Press releases database.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2002-12 [2014-05-16] (英語). We have to be prepared to offer more than partnership and less than membership, without precluding the latter. 
  24. ^ 宋建. 欧盟委员会宣布2004年前欧盟东扩10国名单. 新華網 (北京). 2002-10-09 [2014-05-10] (中文(中國大陸)). 
  25. ^ 25.0 25.1 Karatnycky, Adrian. Ukraine's Orange Revolution. Foreign Affairs. 2005 [2014-05-09] (英語). 
  26. ^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新浪(原載揚子晚報). 2004-11-30 [2014-05-06] (中文(中國大陸)). 
  27. ^ 趙晨. 欧盟如何向外扩展民主:历史、特点和个案分析 (DOC).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07, (5) [2014-05-09] (中文(中國大陸)). 
  28. ^ BRUSSELS EUROPEAN COUNCIL 16/17 DECEMBER 2004 PRESIDENCY CONCLUSIONS (PDF),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5-01-01 [2014-05-09] (英語) 
  29. ^ Stefan Wagstyl, Chrystia Freeland, Tom Warner. Yushchenko urges EU to admit Ukraine. Financial Times (Kiev). 2004-12-10 [2014-05-09] (英語). 
  30. ^ 30.0 30.1 李鼎鑫. 乌政府批准“乌克兰-欧盟”行动计划. 新華網 (基輔). 2005-02-13 [2014-05-17] (中文(中國大陸)). 
  31. ^ EU-UKRAINE SUMMIT KIEV, 1 DECEMBER 2005 JOINT STATEMENT (PDF),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Kiev), 2005-12-01 [2014-05-10] (英語) 
  32. ^ 嚴明. 欧盟将与乌克兰签订联系国协定. 新華網 (巴黎). 2008-09-10 [2014-05-17] (中文(中國大陸)). 
  33. ^ Progress Report Ukraine (PDF),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9-04-01 [2014-05-17] (英語) 
  34. ^ Provisional EU-Ukraine Association Agenda (PDF), The Co-operation Council, 2009-10-15 [2014-05-17] (英語) 
  35. ^ Implementation of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in 2010 Country Report on: Ukraine (PDF), European Commission, 2010-05-25 [2014-05-31] (英語) 
  36. ^ 俄罗斯切断对乌克兰天然气供应 称西欧不受影响. 中國日報. 2006-01-01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37. ^ 37.0 37.1 新年伊始俄给乌克兰“断气” 欧盟着急上火. 中國日報. 2006-01-02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38. ^ 岳連國. 俄警告乌不要截留经乌境输往欧盟国家的天然气. 新華網 (莫斯科). 2006-01-02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39. ^ 岳連國. 俄决定增加“经乌入欧”的天然气输气量. 新華網 (莫斯科). 2006-01-03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40. ^ 陳暢, 宋宗利. 乌克兰否认截留俄罗斯天然气. 新華網 (基輔). 2006-01-02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41. ^ 俄乌解决天然气争端并签署相关合同. 新浪(原載新華網). 2006-01-04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42. ^ 趙嘉麟.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证实已停止向乌克兰供气. 新浪(原載新華網) (莫斯科). 2009-01-01 [2014-05-22] (中文(中國大陸)). 
  43. ^ 欧盟担忧俄乌重演"断气"风波 敦促两国恢复供气. 中國新聞網. 2009-01-03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44. ^ 尚軍. 欧盟说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完全不可接受. 新華網 (布魯塞爾). 2009-01-06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45. ^ 王堅. 欧盟威胁将干预俄乌天然气争端. 新浪(原載國際在線). 2009-01-08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46. ^ 俄罗斯中断对欧亚6国供应天然气. 新浪(原載中國新聞網). 2009-01-07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發言人澤姆良斯基昨日說,俄方把過境烏克蘭輸往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削減了三分之二,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指責烏克蘭截留供應給歐盟的天然氣。 
  47. ^ 趙嘉麟. 俄罗斯否认中断经乌向欧盟供气. 新浪(原載新華網) (莫斯科). 2009-01-08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48. ^ 田冰. 欧盟派独立观察员监督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 中國新聞網 (莫斯科). 中新社. 2009-01-09 [2014-05-23] (中文(中國大陸)). 
  49. ^ 黎明, 宋宗利. 欧盟观察员抵达乌克兰监测俄天然气过境运输. 新浪(原載新華網) (基輔). 2009-01-10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50. ^ 趙嘉麟. 俄罗斯中断经乌克兰向欧盟国家供气. 新華網 (莫斯科). 2009-01-08 [2014-05-23] (中文(中國大陸)). 
  51. ^ 趙嘉麟. 俄罗斯将在欧盟观察员抵乌后恢复供气. 新浪(原載新華網) (莫斯科). 2009-01-08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52. ^ 52.0 52.1 俄乌天然气争端对欧洲18国造成影响(图). 新浪(原載新京報). 2009-01-09 [2014-05-22] (中文(中國大陸)). 
  53. ^ 林惠芬. 罗马尼亚宣布天然气供应进入紧急状态. 新華網 (布加勒斯特). 2009-01-07 [2014-05-23] (中文(中國大陸)). 
  54. ^ 欧洲18个国家因俄乌天然气争端受影响. 新浪(原載中國青年報). 2009-01-16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55. ^ 新浪(原载中国网). 2009-01-13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56. ^ 乌克兰称将被迫继续截留俄过境天然气. 新浪(原載中國網). 2009-01-13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57. ^ 乌克兰称暂不恢复对欧供应俄天然气. 中國日報. 2009-01-14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58. ^ 田冰. 俄乌总理就天然气价格等达成一致 很快恢复供气. 新華網 (莫斯科). 中新社. 2009-01-18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59. ^ 張碧弘. 欧盟对俄乌达成恢复供气协议表示欢迎. 新華網 (布魯塞爾). 2009-01-18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60. ^ 許欣. 欧盟认为输欧天然气依然受阻“没有理由”. 國際在線. 2009-01-19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61. ^ 欧盟证实俄天然气已抵达欧洲. 新浪(原載中國新聞網). 2009-01-20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62. ^ 欧盟染指乌克兰管道 俄乌再生天然气争端. 俄羅斯新聞網 (莫斯科). 2009-03-24 [2014-05-24] (中文(中國大陸)). 
  63. ^ High level Investment Conference on modernisation of Ukraine's gas transit system. European Commission (新聞稿). Press release database. 2009-03-20 [2014-05-24] (英語). Ukraine is a key transit country for oil and gas supplies from Russia to the EU and has expressed its wish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EU and South-Eastern European energy markets. Energy is a sector that will continue to be at the centre of EU-Ukraine relations and where co-operation will continue to grow substantially over the coming years. 
  64. ^ 李永群, 劉華新, 張光政, 黃曉東, 呂鴻, 馬劍. 欧盟拉近东部6国 俄罗斯心存疑虑. 新華網(原載人民日報). 2009-05-06 [2014-05-17] (中文). 
  65. ^ 張碧弘. 欧委会敲定“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建议. 新華網 (布魯塞爾). 2008-12-04 [2014-05-17] (中文(中國大陸)). 
  66. ^ 劉黎, 張碧弘. 欧盟与欧亚6国启动“东部伙伴关系”计划. 新華網 (布拉格). 2009-05-08 [2014-05-17] (中文(中國大陸)). 
  67. ^ 欧盟“东部峰会”冷场 俄罗斯死守战略屏障. 新華網(原載中國新聞網). 2009-05-08 [2014-05-17] (中文(中國大陸)). 
  68. ^ Pop, Valentina. EU expanding its 'sphere of influence,' Russia says. euobserver (Brussels). 2009-03-21 [2014-05-17] (英語). The strategic priority of our country is integration in the EU. This is the way to modernise our country and we welcome the Eastern Partnership policy, because it uses de facto the same instruments as for EU candidates. We know it's not about membership, but membership is also not completely ruled out for the future. 
  69. ^ 69.0 69.1 69.2 亚努科维奇: “橙色革命”终结者. 人民網. 2010-08-11 [2014-05-25] (中文(中國大陸)). 
  70. ^ 70.0 70.1 金鐘. 亚努科维奇赢得乌克兰大选 季莫申科称有舞弊现象. 國際在線. 2010-02-09 [2014-05-25] (中文(中國大陸)). 
  71. ^ 季莫申科宣布永不承认亚努科维奇合法获胜. 新華網(原載環球網). 2010-02-09 [2014-05-25] (中文(中國大陸)). 
  72. ^ 李自國. 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政府的对外政策走向.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廳. 2011-08-03 [2014-05-28] (中文(中國大陸)). 
  73. ^ 金力. 亚努科维奇说发展乌欧关系是乌外交重心之一. 國際在線. 2010-03-02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74. ^ EU-Ukraine Visa Dialogue - Action Plan on Visa Liberalisation,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0-12-14 (英語)  已忽略未知參數|accessdatre= (幫助)
  75. ^ 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被判7年监禁. 鳳凰網. 2011-10-11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76. ^ 宗新. 季莫申科越权案今日判决. 新京報. 2011-10-11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77.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頻道 http://www.chinese.rfi.fr/%E6%AC%A7%E6%B4%B2/20111011-%E6%A9%99%E8%89%B2%E9%9D%A9%E5%91%BD%E5%81%B6%E5%83%8F%E5%AD%A3%E8%8E%AB%E7%94%B3%E7%A7%91%E8%A2%AB%E5%88%A4%E4%B8%83%E5%B9%B4%E5%BE%92%E5%88%91. 2011-10-11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78. ^ 柳洪傑. “乌克兰玫瑰”季莫申科被判7年监禁 各方施压或有转机. 中國日報. 2011-10-13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79. ^ 欧盟称季莫申科入狱将影响欧盟与乌克兰关系. 中國日報. 2011-10-12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80. ^ 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被判7年 或冲击乌欧关系. 騰訊(原載瀟湘晨報). 2011-10-12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81. ^ European Union and Ukrainian Negotiators initial Association Agreement, including 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rea (30/03/2012).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Ukraine. 2012-03-30 [2014-05-31] (英語). 
  82. ^ 孫聞. 欧盟、乌克兰草签联系国协定. 新華網 (布魯塞爾). 2012-03-31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83. ^ 16th EU-Ukraine Summit: Joint Statement (26/02/2013),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Ukraine, 2013-02-26 [2014-05-31] (英語), 3. The leaders reaffirmed their commitment to the signing of the already initialed Association Agreement, including a 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rea, as soon as determined action and tangible progress are demonstrated in the three areas emphasized at the 2011 EU-Ukraine Summit, possibly by the time of theEastern Partnership Summit in Vilnius in November 2013. Therefore, Ukraine is determined to comply with those areas/elements specified by the Conclusions of the 10 December 2012 Foreign Affairs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this end. They agreed to focus on these issues as a matter of priority. The signing could be accompanied by an opening for provisional application of parts of the Agreement. 4. The leaders took note of the actions taken so far by Ukraine, and looked forward to it achieving concrete progress by early May 2013. 
  84. ^ 孫聞. 欧盟与乌克兰为签署联系国协定设定期限. 新華網 (布魯塞爾). 2013-02-26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85. ^ 胡曉光. 乌克兰总理表示希望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 新華網 (基輔). 2013-08-15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86. ^ 張偉. 新闻分析:乌克兰与欧盟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存变数. 新華網 (布魯塞爾). 2013-11-19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87. ^ Ukrainian president asks for laws to be passed to facilitate EU association agreement. Euronews. 2013-09-03 [2014-05-31] (英語). 
  88. ^ 劉旭. 乌克兰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 普京表态愿意对话. 人民網 (莫斯科). 2013-11-22 [2014-03-21] (中文(中國大陸)). 
  89. ^ 乌克兰议会否决有关季莫申科法案. 德國之聲. 2013-11-21 [2014-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2) (中文(中國大陸)). 
  90. ^ Ukraine drops EU plans and looks to Russia. Al Jazeera. 2013-11-21 [2013-03-28] (英語). 
  91. ^ Ukraine to resume preparing agreement with EU when compensation for production drop found – Boiko. Interfax-Ukraine. 2013-11-21 [2013-05-03] (英語). "The Ukrainian government will suspend the negotiations for signing the Association Agreement with the EU, until we find a solution for the situation is found and when the drop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our relations with CIS countries are compensated by the European market, otherwise our country's economy will sustain serious damage," Boiko said at the news conference in Kyiv on Thursday. 
  92. ^ 丁飛, 候濤. 欧盟峰会未能拉住乌克兰 俄与欧盟拉力赛将继续. 環球網. 2013-11-30 [2014-05-03] (中文(中國大陸)). 
  93. ^ Ukraine fails to sign landmark deal at EU summit. Euronews. 2013-11-29 [2014-05-03] (英語). 
  94. ^ Barroso: EU to continue its dialog with Ukraine on principles of mutual respect, transparency and responsibility. Interfax-Ukraine. 2013-11-29 [2014-05-03] (英語). Barroso reiterated that the EU's offer to Ukraine in terms of signing an Association Agreement remains on the table. 
  95. ^ EU and Ukraine say 'door still open' for future trade pact. Euronews. 2013-11-29 [2014-05-03] (英語). 
  96. ^ Yanukovych says Ukraine-EU deal is suspended, not cancelled. Euronews. 2013-11-29 [2014-05-03] (英語). 
  97. ^ Противники приостановки евроинтеграции Украины в ночи вышли на улицы Киева. NEWSru. 2013-11-22 [2014-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5) (俄語). 
  98. ^ 乌克兰民众示威支持乌欧一体化. 青島日報. 2013-11-23 [2014-03-21] (中文(中國大陸)). 
  99. ^ 王一. 乌克兰防暴警察暴力清场示威人群 欧美强烈谴责. 環球網. 2013-12-01 [2014-03-29] (中文(中國大陸)). 
  100. ^ Laura Smith-Spark, Ray Sanchez. Ukraine police accused of violent crackdown on pro-EU protests. CNN. 2013-11-30 [2014-03-29] (英語). 
  101. ^ 乌克兰反政府示威持续 西方国家谴责警方使用暴力. 中國網. 2013-12-02 [2014-03-29] (中文(中國大陸)). 
  102. ^ Kyiv, Brussels conduct technical discussion of future EU-Ukraine dialogue on AA. Interfax=Ukraine. 2013-12-05 [2014-05-31] (英語). 
  103. ^ Ukraine, EU trade talks suspended amidst rallies. CBC News. 2013-12-15 [2014-05-31] (英語). 
  104. ^ Ukraine police move on protesters and opposition party. BBC. 2013-12-09 [2014-04-12] (英語). EU foreign policy chief Catherine Ashton will be in Ukraine on Tuesday and Wednesday "to support a way out of the political crisis".Baroness Ashton will hold talks with government officials, opposition activists and civil society groups. 
  105. ^ Ashton, Yanukovych have talks in Kyiv. Interfax-Ukraine. 2013-12-10 [2014-04-12] (英語). According to earlier reports, Ashton intends to meet with Ukrainian government officials, opposition, and representatives of civil society. 
  106. ^ Ashton's visit to Kyiv is not substitution for Cox-Kwasniewski mission – European Commission. Interfax-Ukraine. 2013-12-09 [2014-04-12] (英語). Ashton will visit Ukraine on December 10-11. She is expected to meet Ukraine's governmental officials, opposition figure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civil society. 
  107. ^ 俄乌签多项经济合作协议. 大洋新聞 (廣州日報). 2013-12-19 [2014-04-22] (中文(中國大陸)). 
  108. ^ EU to sign association agreement with Ukraine as soon as Ukraine is ready for it - Rompuy. Interfax-Ukraine. 2013-12-20 [2014-04-26] (英語). 
  109. ^ EU-Ukraine partnership treaty not to infringe on Russia's interests, says EU Council president. Interfax-Ukraine. 2013-12-20 [2014-04-26] (英語). 
  110. ^ EU not concerned about Ukraine's signing agreement with Russia, says Barroso. Interfax-Ukraine. 2013-12-20 [2014-04-26] (英語). 
  111. ^ Ukraine to resume association agreement talks with EU after winter holidays, says foreign minister. Interfax-Ukraine. 2013-12-24 [2014-05-31] (英語). 
  112. ^ 乌克兰议会宣布总统“被下台”. 東方早報. 2014-02-23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13. ^ 乌克兰议长图尔奇诺夫暂行总统职责 系季莫申科密友. 新京報. 2014-02-24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14. ^ 王修君. 乌克兰议会批准亚采纽克出任新政府总理. 中國新聞網 (基輔). 中新社. 2014-02-28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15. ^ 凱文. 欧盟呼吁乌克兰保持统一和完整.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頻道. 2014-02-23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16. ^ 欧盟外交政策首脑阿什顿周一访问乌克兰. 美國之音. 2014-02-24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17. ^ Foreign Affairs Council Conclusions on Ukraine (04/03/2014).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Ukraine. 2014-03-04 [2014-05-31] (英語). The Council reconfirms its offer of the Association Agreement, including a 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rea. 
  118. ^ European Commission's support to Ukraine. Press releases database (Brussels: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2014-03-04. 
  119. ^ 欧盟“慷慨解囊” 乌克兰入账110亿欧元. 瀟湘晨報. 2014-03-06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20. ^ First tranche of EU Macro-Financial Assistance disbursed to Ukraine (20/05/2014).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Ukraine. 2014-05-20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21. ^ European Commission proposes temporary tariff cuts for Ukrainian exports to the EU (12/03/2014).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Ukraine. 2014-03-12 [2014-05-31] (英語). 
  122. ^ 欧盟将对乌克兰输欧产品给予关税减免.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稅司. 2014-03-13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23. ^ 欧盟通过对乌克兰临时贸易优惠措施. 中國新聞網(原載新華網). 2014-04-15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24. ^ 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政治部分.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 2014-03-24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25. ^ 乌克兰推迟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经济部分. 國際在線. 2014-03-18 [2014-05-31] (中文(中國大陸)). 
  126. ^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co-operation. Deleg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to Ukraine. [2014-05-09] (英語). 
  127. ^ 顧志紅. 欧盟对独联体国家经济援助的特点. 俄羅斯東歐中亞情況. 2004, (30) [2014-05-09] (中文(中國大陸)). 

參見[編輯]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