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Tianxiaozhang/鐵達尼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2日離開貝爾法斯特進行海測。
生涯 British Blue Ensign
國籍: 英國
所屬公司: 白星航運公司
(White Star Line)
建造商: 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
(Harland and Wolff)
船長: 愛德華•約翰•史密斯
(Edward John Smith)
隸屬港口: 英格蘭利物浦
鋪設龍骨: 1909年3月31日
下水: 1911年5月31日
處女航: 1912年4月10日
經歷: 1912年4月14日晚11點40分撞上冰山。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沉默。羅伯特·巴拉德(Robert Ballard)於1985年發現殘骸。
目前位置: 41°43′55″N 49°56′45″W / 41.73194°N 49.94583°W / 41.73194; -49.94583
數據
標準排水量 46,328
排水量: 52,310英噸
全長: 269米 (882英尺9英寸)
寬: 28米 (92英尺6英寸)
吃水: 10.5米 (34英尺7英寸)
動力: 24 double-ended and 5 single-ended Scotch boilers at 215 psi. Two four cylinder triple-expansion reciprocating engines each producing 16,000 hp (12 MW) for outer two propellers. One low-pressure (about 7 psi absolute) steam turbine producing 18,000 hp (13.5 MW) for the center propeller. Total 50,000 hp (37 MW)
推進器: 中間一台四葉青銅螺旋槳,兩側各一台三葉青銅螺旋槳。
速度: 23海里 (42.5千米/小時)
乘客人數 (處女航): 共2,223人

頭等艙:329人
二等艙:285人
三等艙:710人
船員:899人

皇家郵輪鐵達尼號RMS Titanic)是一艘奧林匹克級客輪,於1912年4月處女航時撞上冰山後沉沒。鐵達尼號是同級的三艘超級郵船中的第二艘,與姐妹艦奧林匹克號(RMS Olympic)和不列顛尼克號(HMHS Britannic)一道為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的乘客們提供快速且舒適的跨大西洋旅行。[1]鐵達尼號由位於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的哈蘭德與沃爾夫(Harland and Wolff)造船廠興建,是當時最大的客運輪船。在她的處女航中,鐵達尼號的從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出發,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Cherbourg-Octeville)以及愛爾蘭昆士敦Queenstown),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紐約New York)。1912年4月14日,船上時間晚11點40分,鐵達尼號撞上冰山;兩小時四十分鐘後,4月15日凌晨2點20分,船裂成兩半後沉入大西洋。

介紹[編輯]

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編輯]

為了和競爭對手丘納德航運Cunard Line)旗下的豪華客輪路西塔尼亞號RMS Lusitania)以及毛里塔尼亞號RMS Mauretania)競爭,白星航運公司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興建鐵達尼號以及她的兩艘姐妹艦。鐵達尼號和同級的奧林匹克號以及建設中的巨大號[2], 歷史上最大也最豪華的客輪。(計劃中的名稱「巨大號」(Gigantic)在鐵達尼號沉沒後改為不列顛尼克號。)鐵達尼號由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廠長威廉·皮列里(William Pirrie)、總設計師托馬斯·安德魯斯(Thomas Andrews)以及總經理亞歷山大·卡利斯勒(Alexander Carlisle)設計,白星航運公司常務董事布魯斯·伊斯梅(Bruce Ismay)在設計過程中提供了很多意見。鐵達尼號的建設資金來自J·P·摩根(J. P. Morgan)和他的國際商業海運公司(International Mercantile Marine Co.),於1909年3月31日開工。鐵達尼號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全部工程於次年的3月31日完成。

鐵達尼號全長269米(882英尺9英寸),寬28米(92英尺6英寸),標準排水量為46,328噸,吃水線到甲板的高度為18米(60英尺)。動力裝置包括兩台往復式三脹倒缸蒸汽機以及一台低壓蒸汽輪機,驅動三個螺旋槳。船上的二十五台雙端以及四台單端鍋爐的動力來自一百五十九台煤炭熔爐,強大的動力使鐵達尼號的最大速度達到23(43千米/小時)。四個19米(63英尺)高的煙囪中只有前三個用來排煙,最後一個僅僅是起到裝飾作用。鐵達尼號總共可搭載3,547名乘客和船員,由於她也運送郵件,船名加上了「皇家郵輪」(Royal Mail Steamer,RMS)的前綴。

鐵達尼號被認為是航海技術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造船專家》(The Shipbuilder)雜誌認為其「根本不可能沉沒」。全船分為十六個水密艙,連接各艙的水密門可通過電開關統一關閉。防水壁並沒有穿過整個甲板,僅僅達到了E層甲板。鐵達尼號良好的防水措施使得她在任何四個水密艙進水的情況下都不會沉沒。

前所未有的豪華[編輯]

鐵達尼號的螺旋槳和舵

在當時,鐵達尼號的奢華和精緻堪稱空前。船上配有室內游泳池、健身房、土耳其浴室、圖書館和一個壁球室。頭等艙的公共休息室由精細的木質鑲板裝飾,配有高級家具以及其他各種高級裝飾。陽光充裕的巴黎咖啡館為頭等艙乘客提供各種高級點心。鐵達尼號的二等艙甚至是三等艙的居住環境和休息室都同樣高檔,甚至可以和當時許多客輪的頭等艙相比。三台電梯專門為頭等艙乘客服務;作為革新,二等艙乘客也有一台電梯使用。

船上最為奢華之處是頭等艙的大樓梯,位於第一和第二煙囪之間。配有橡木鑲板以及鍍金欄杆的大樓梯一直延伸到E層甲板,頂部是由熟鐵支架支撐的玻璃穹頂,使自然光灑滿大樓梯。樓梯頂部的牆上鑲有一盞鍾,鍾兩側雕刻着象徵高貴和榮譽的寓言人物。在第三和第四煙囪之間還有一個相對樸素的類似樓梯。

  1. ^ Daniel Allen Butler. Unsinkable: The Full Story of RMS Titanic. Stackpole Books. 1998. ISBN 978-0-8117-1814-1. Read this book on Google Print
  2. ^ Bonner, Kit & Bonner, Carolyn. Great Ship Disasters, pp.60. MBI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ISBN 978-0-7603-1336-7.  Read this book on Google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