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編輯]

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其他以往記錄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說明:此條目已當選優良條目,希望各位能給予意見,使之符合特色條目標準—Ws227 (留言) 2011年4月30日 (六) 21:00 (UTC)[回覆]
評審期︰2011年4月30日 21:00 (UTC) 至2011年5月30日 21:00 (UTC)

內容與遣詞[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行話術語完成度連貫性等與條目內容有關的要點

「事件經過」一段的筆法比較像小說,此外有兩處用字懇請斟酌:

  • 「他們當晚露宿林中,沒有吃過任何食物,空腹摸黑前行。」其實「沒有吃過任何食物」就是「空腹」,可以精簡。「露宿」跟「摸黑前行」似乎矛盾。
  • 「54人被殺後,牡丹社的排灣族人又趕到現場,繼續追查逃走的12人」。一般來說台灣原住民是同一族會有好多個分佈的群落,而該聚落就被稱為「社」。所以「牡丹社的排灣族人」變成類似「皇后區的香港」這種以小包大的敘述,有點怪。

--Reke (留言) 2011年5月7日 (六) 13:46 (UTC)[回覆]

  • 牡丹社事件與琉球國滅亡一文的開頭,建議先簡述牡丹社事件與琉球國滅亡和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的關聯。

即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導致日本以此為藉口發起牡丹社事件,並藉由牡丹社事件正式併吞琉球等類似句子。 之後,在敘述其事情經過,以支持其論點。

  • 遇害者及生還者名單中的死亡,是指船難溺死還是被台灣原住民殺害?
  • 上岸遇劫與遇害屠殺的參考文獻取自網絡,有沒有更公正或具可信度的書籍或論文作為參考文獻
  • 以上--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5月15日 (日) 10:37 (UTC)[回覆]
  • (:)回應

上岸遇劫與遇害屠殺的參考文獻取自網絡,有沒有更公正或具可信度的書籍或論文作為參考文獻

有,以前寫牡丹社事件時看過《牡丹社事件的真相》,書中有提到。--俠刀行 (留言) 2011年6月1日 (三) 14:24 (UTC)[回覆]

格式與排版[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標點符號列表章節排版序言)等資訊
  • 建議精簡註腳,若同一段連續多句話皆出自同一來源,腳註下一次就可以了。
  • 列明參考資料的註腳,以及釋義用的註腳應該分開。
  • 參考資料的列法應改善合乎學術規範,建議是使用{{cite}}模板達成。

--Reke (留言) 2011年5月7日 (六) 13:49 (UTC)[回覆]

參考與觀點[編輯]

包括是否有參考文獻可供查證)、中立觀點未發表的原創腳註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針與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