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特色條目候選/鄧小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鄧小平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編輯]

10支持 => 特色 - 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5日 (一) 09:57 (UTC)[回覆]

現為優良條目,為去年年末由在下及眾位朋友一同努力所至,後來不斷細節修改。現在做到這樣的程度,已經達到在下能力極限了,希望能夠獲得特色條目,並懇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另外補充一下編寫思路,這個條目不是我翻譯的,而是自己通讀了十餘本中文、英文書籍而寫,當然也反復閱讀了《鄧小平文選》亦保證一些主觀觀點不被扭曲。中文對於事情的陳述和背景描述比較全面,英文資料則對人物的個人思路及政策分析有獨到之處,我儘量都兼而取之。其中編碼比較複雜,一方面是因為言而有據的必要,一方面是給破壞者提高難度。條目中的一些內容可能涉及嗅覺敏感的某些編輯,我儘量保證內容中立情況下,在篇幅上不至出現過分偏向。鄧公在任何一個事件中的前因後果,都足以寫成上十萬的書籍,而百科全書應當點到為止。若能引發讀者對部份內容及註釋來源繼續涉獵的興趣,那麼正是在下所期冀之事了。—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3月21日 (日) 05:01 (UTC)[回覆]

支持[編輯]

  1. (+)支持,提名人票。—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3月21日 (日) 05:01 (UTC)[回覆]
  2. (+)支持,品質優異。-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首頁改版計劃 2010年3月31日 (三) 09:00 (UTC)[回覆]
  3. (+)支持,不虛美,不隱惡,評價中肯。 —boom999 Studio (留言) 2010年4月1日 (四) 05:27 (UTC)[回覆]
  4. (+)支持寫這種敏感條目,作者的處理已是極佳,以盡量中肯的立場寫出。窗簾布(議會廳) 2010年4月1日 (四) 14:23 (UTC)[回覆]
  5. (+)支持,符合特色條目標準。—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4月2日 (五) 08:42 (UTC)[回覆]
  6. (+)支持,作者已經盡力了--圍棋一級 (留言) 2010年4月2日 (五) 12:52 (UTC)[回覆]
  7. (+)支持,作者很用心,比較客觀。應該給予支持。——yangzhe1991 2010年4月2日(六)2:29(UTC)
  8. (+)支持,已盡善盡美-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4月3日 (六) 07:08 (UTC)[回覆]
  9. (+)支持中立語氣,來源豐富—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4月3日 (六) 07:12 (UTC)[回覆]
  10. (+)支持,不偏不倚,應予加許。—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4月4日 (日) 04:58 (UTC)[回覆]
  1. (+)支持,同上各位。—ArikamaI 繼續旅行 2010年4月5日 (一) 03:36 (UTC)[回覆]
↑該用戶投票因超過時限而無效,但意見可供參考。

反對[編輯]

中立[編輯]

  1. (=)中立
    1. 請先補齊參考資料的語言標示模板。
    2. 參考資料的頁數建議用腳注取代。
    3. 以{{Link-en}}或{{Link-fr}}取代「[[:fr:Montargis|Montargis]]」這種格式。
    4. 留學生涯段落的「隨後,鄧小 平進入宣傳中國革命的雜誌《赤光》的編輯組」中的赤光內連需要調整。
    5. 第一次下台段落的「鄧(鄧小平)、毛(毛澤覃)、謝(謝維俊)、古(古柏)」的古柏內連需要調整。
    6. 外國人名,請將名字也翻譯及顯示。例如:赫魯曉夫卡爾遜(Evans Carlson)、卡特
    7. 「撥 亂反正」時期分段的「鄧小平以主管科技文化的國務院副總理身份恢復了日後對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高考」中的高考內連需要調整。
    8. 個人生活分段的「他第三次出政壇後」複乃錯字。完成
    9. 鄧小平理論分段沒有任何參考資料。
    10. 網上參考資料請統一使用{{cite web}}或{{cite news}}
    11. 建議在最後使用摺疊模板。
    以上。—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3月28日 (日) 03:45 (UTC)[回覆]
  2. (=)中立:希望補充趙紫陽、丁子霖、民運領袖的評價,另外那些一方認為,支者認為,批評者認到底是誰—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10年4月1日 (四) 09:52 (UTC)[回覆]
所有主觀見解後面的註釋都有具體的來源、作者、書名或者新聞名、日期、出版書號及頁碼。另外,在下竊以為某些人物的評價與其放在鄧公條目上,不如放在具體事件中。呵呵。—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4月3日 (六) 23:17 (UTC)[回覆]
趙公的書已經出版,中文、英文版都有,網上還有電子版。誰下載不便的話,請舉個手。--farm (talk) 2010年4月14日 (三) 11:58 (UTC)[回覆]

意見[編輯]

如果看正文的話,閣下會發現我在文中進行了解釋和介紹。只不過不想同樣話重複兩遍而已。—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3月21日 (日) 19:33 (UTC)[回覆]
只有你和歷史研究君兩位對此事耿耿於懷呵呵,我覺得現在的這個挺好的,稍微歷史清楚的人都知道他出生在清朝。—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3月21日 (日) 19:33 (UTC)[回覆]
WP:格式手冊 (旗幟)#不要用於出生或死亡地點。雖然只是指引不是強制性的方針,但我覺得特色條目還是應該遵從這些建議。--Gilgalad 2010年3月21日 (日) 21:38 (UTC)[回覆]
應該說據我接手編輯該條目至今,我從來沒有碰過那個出生死亡日或地點的模板。—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4月3日 (六) 23:07 (UTC)[回覆]
我覺得這個條目足夠FA了,但是關於人物條目當中出生死亡地國旗模板的使用是有指引規定的。如果在特色條目里開了違反這個指引的口子,對其他的條目很難說是個好的示範。如果你(主要編輯)不反對去掉國旗模板的話,我就按照指引把模板拿掉了。--Gilgalad 2010年4月4日 (日) 00:30 (UTC)[回覆]
我覺得那個是大家對指引的理解還是有差別而導致的,如果能夠放到指引中討論更能尋求結果。個人而言,我不反對去掉或增加國旗,但是作為朋友我想勸你和歷史研究君不必再這個關節上過多花費精力。—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4月4日 (日) 03:00 (UTC)[回覆]
  • 總的來說已經很好。不過我感覺入侵越南一事被大大淡化了,亦未講到鄧在西藏問題上的作為。此外文中還有「有觀點」這樣的模糊論述。—Biŋhai (留言) 2010年3月26日 (五) 07:10 (UTC)[回覆]
    • 感謝閣下意見。其實如果要說的話,淮海戰役這種死傷上百萬的我也只一句而過了。我想其他條目足以解釋相關內容,如果要寫的話再寫十倍長度也寫不完。另,我記得「有觀點」都有來源。不過我也沒打算能成功申請特色,我在維基所做的一切內容不是為我個人名譽而爭,只想做到一句「問心無愧」而已。—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3月27日 (六) 02:22 (UTC)[回覆]
  • LUFC君,我已經按照你的意見修改了。第2點的處理方式是此前書生幫我整理的,這樣的整理可以大約省15k-20k的空間(此前我用的是腳注),事實上在一些學術期刊和書籍中有用現在版本的註釋方式。閣下的第11點我不太懂。—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4月1日 (四) 17:55 (UTC)[回覆]
第11點的意思是將模板統一至一個大模板之下,需要按下該模板才會顯示出其他模板。註釋問題只是建議,不採用也沒關係,重要的還是內容。—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4月2日 (五) 02:47 (UTC)[回覆]
謝謝解釋,可是在下不懂怎麼整合模板,以及整合後是否有某些系統不適?—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4月3日 (六) 23:07 (UTC)[回覆]
在下不清楚是否有系統不兼容的問題。不過上述提出的問題,似乎有些尚未解決?希望逐點改善。—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4月4日 (日) 02:11 (UTC)[回覆]
閣下是說第三點麼?我的電腦系統無法顯示出改善的效果,我的技術能力也有限,不太會做這個(望海量)。況且外文連結都是在括號里,前面是中文紅字,我覺得這點上大家都知道意思(即中文條目還不存在,但是外文已經有),不知這個理解是否公允?已經弄清楚了。望複查:)—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4月4日 (日) 03:21 (UTC)[回覆]
部分紅字須要斟酌。例如:足球迷、施耐得等等。—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4月4日 (日) 04:56 (UTC)[回覆]
已經修復了:)—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4月4日 (日) 21:2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