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郎站
五郎站外貌(2011年)
五郎站外貌(2011年)
日语名称
五郎 – ごろう – Gorō
车站概览
位置爱媛县大洲市五郎
地理坐标33°32′27.96″N 132°34′13.08″E / 33.5411000°N 132.5703000°E / 33.5411000; 132.5703000
管辖机构四国旅客铁道(JR四国)
途经线路
距离
  • 245.7公里(起点站:高松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月台1面1线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
  • S17
电报码コロ
历史
启用日期1918年2月14日
服务
予赞线(爱存在伊予滩线)
◄S16 春贺
(2.3公里)
伊予大洲 S18/U14►
(3.8公里)
备注
无人站。

五郎站(日语:五郎駅ごろうえき Gorō eki */?)是位在日本爱媛县大洲市、隶属于四国旅客铁道(JR四国)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为S17,是昔日由予赞线前往内子线的转车站,随1986年3月予赞线新线开通,转车功能改由伊予大洲站担任,通往内子线的路轨亦被拆去。现时只停靠普通列车。

由于车站名称令人联想起歌手野口五郎的名字,基于偶像效应,1970年代曾吸引不少女性歌迷前来造访车站及购买附有站名的车票。更疯狂的甚至刻意购入由高砂线野口站(该路线于1984年被废除)前往本站的车票,拼成“由‘野口’至‘五郎’”的幸运车票

车站结构[编辑]

现时采用简易车站模式,与上宇和站及部分予土线车站相同,皆在现有月台上撘建兼具候车亭、洗手间及储物室的多功能建筑物。至于原有的第1代车站,为单层木制建筑物[1],原可作为乘客转乘内子线前的休息处,站舍随与新谷站内子线连接路段取消时一并拆走,并在简易站舍旁边,面向原站舍方向的部分月台改建了上落用的梯级[2]

原设有侧式月台岛式月台各1个,共提供2面3线的配置,1号月台(靠近站舍的侧式月台)为往松山站方向、2号月台(岛式月台靠近站舍)为往宇和岛站方向、3号月台(最远的岛式月台)为往内子站方向,最外端另设有侧线1条[3]。此外,月台底部的基座亦有注明该月台属哪一个方向[4]。各月台的有效长度达5辆。

新线启用后,首先3号月台被弃用,随后整个岛式月台亦弃用,并拆走所属路轨。现时使用中的只有侧式月台,为列车不可交换月台。列车停靠时,往松山方向为左侧开门;往伊予大洲方向为右侧开门。

月台配置[编辑]

路线 方向 目的地
予赞线(爱存在伊予滩线) 上行 伊予市松山方向
下行 伊予大洲八幡滨宇和岛方向

历史[编辑]

  • 1918年2月14日:随爱媛铁道长滨町站(即现时伊予长滨站)~大洲站(即现时伊予大洲站)开业而启用。
  • 1933年10月1日:爱媛铁道国有化,改为国铁属下车站。
  • 1935年10月6日:全线开通,改为予赞本线下的车站,往内子的支线改称内子线。
  • 1986年3月3日:予赞线新线开通,特急列车改经内子线及新线前往松山方向,内子线普通列车亦由本站改为由伊予大洲站起讫。
  • 1987年4月1日:日本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的营运由JR四国继承。

轶事[编辑]

位于旧有侧线月台的山边筑有一间细小的宠物屋,称为“憩いの家”,小屋内定时放有食物及清水,当地流传的讲法是:当五郎站仍是站员配置站时,曾有一对驻守车站的铁路职员夫妇,为吸引附近的野生狸猫而在该处撘建,而在该处出现的狸猫,则昵称为“‘狸猫’站长”。后来小屋的事被传开,并吸引一些游人前来观看,甚至亦曾有电视台前来拍摄。无人化及站舍拆卸后,改由地方居民自发打理。[来源请求]

相邻车站[编辑]

四国旅客铁道
予赞线(爱存在伊予滩线)
春贺(S16)-五郎(S17)-(伊予若宫信号场)-伊予大洲(S18、U14)

注释[编辑]

  1. ^ 五郎站第1代木製站舍。.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3). 
  2. ^ 非官方車站介紹。.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1). 
  3. ^ 五郎站最初的月台及路軌配置圖。.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4. ^ 往松山方向的原1號月台,攝於1979年。.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