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队效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啦啦队效应,也称为群体吸引力效应[1],这是一种认知偏误。人们认为一个人在群体中时更具吸引力。这套理论得到了Drew Walker和Edward Vul(2013)和van Osch(2015)等人的研究支持。[2]

媒体[编辑]

这套理论出自美国电视连续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第4季第7集“Not a Father's Day”,该节目于2008年11月首播。剧中由尼尔·柏德烈·夏里斯Neil Patrick Harris)所饰演的巴尼·斯廷森Barney Stinson)向他的朋友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有一群女人最初看上很有吸引力,但是当细心检查时,发现她们原有的吸引力消失了。期后,这个概念由另外一些角色泰德·莫斯比Ted Mosby)、罗宾·谢尔巴茨基(Robin Charles Scherbatsky, Jr.)和科比·斯马得儿"Cobie" Smulders)再次提出。他们指出,巴尼的朋友同样只在人群中有吸引力。 [3]

研究[编辑]

2013年研究[编辑]

在Walker和Vul(2013)的五项研究中,参与者在合照相片和个人相片中对男性和女性面部的吸引力进行了评估,并且照片的顺序是随机的。研究得出,合照相片得分较高,反映出人们在合照中的吸引力较高。

而对于只有男性、只有女性以及混合性别的人群研究,发现了无论大组别还是小组别,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且四人和十六人的小组影响程度亦相同,这项研究从此得到了证实。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有可能因为参加研究的人更多地关注有魅力的人,而不是缺乏吸引力的人,同时亦反映出合照给人的印象更具吸引力。 [4]

2013年研究的解释[编辑]

德鲁·沃克和爱德华·沃尔提出,这种效应是由以下三种认知现象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1. 人类视觉系统一般采纳面部整体。
  2. 个人对平均值的偏见。
  3. 比较平均的面孔显得更具吸引力,这可能由于“没有吸引力的特质的衬托”。

当这三种现象结合在一起时,单个面孔在一组中看起来会更具吸引力,因为其他成员看起来更像是普通的面孔,它比成员的单个面孔更具吸引力。

2015年研究[编辑]

van Osch等人于2015年的研究。确认了Walker和Vul的研究结果。

2015年研究的解释[编辑]

研究小组针对群体吸引力效应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释:

  1. 对小组里有吸引力的成员选择性注意
  2. 格式塔学派的原理。

他们认为选择性注意更符合所得出的数据结果。

争议[编辑]

2015年对Walker和Vul的研究进行复制时未能显示出对群体吸引力的任何显着结果。研究小组假设,这可能是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因为是次复制研究是在日本进行。

参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啦啦隊效應. Beginneros. 互联网.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中文(繁体)). 
  2. ^ 合照比獨照好看. 中时电子报. 中国大陆: 中央社. 2013-11-18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中文). 
  3. ^ Hamblin, James. Cheerleader Effect: Why People Are More Beautiful in Groups. The Atlantic. 2013-11-04 [2015-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4. ^ Jacky Hsieh. 當我們同在一起,變帥美無比. 泛科学. 互联网. 2013-11-11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