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宛平王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宛平王氏,最早可以追朔至明朝中期的王龙(?-1544年),其在正德嘉靖时代从直隶河间府任邱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单身来到京师谋生(今北京市内城西南)[1],后来娶妻晋氏(?-1571)后入籍宛平,并在当地经商,以卖毡为业[2]。家族在明代后期开始,接连在科举上有所建树,连续四代位列翰林,而在康熙朝中期以后,家族声望达到极盛,两代高居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高位,家族也有两位巡抚大员,并与三代衍圣公有姻亲关系,因此时任刑部尚书王士禛便称其家族为:“阀阅之盛,时无其比”[3]

联姻衍圣[编辑]

  • 第廿三代衍圣公孔传铎(1674—1735)之妻王氏(1672-1692),为王熙的第四女
  • 追封第廿四代衍圣公孔继濩(1697—1719)之妻王氏(1692—1752),为王克昌的第三女,诰封衍圣公太夫人,第70代衍圣公孔广棨之母,乾隆三年(1738年),守寡近二十年的王氏获乾隆帝御笔匾额“冰霜劲节”[4]
文靖公、少傅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王熙
三甲同进士86名、庶吉士
1628-1703
李玉
1675—1714
第23代衍圣公
孔传铎
1674-1723-1731
王氏
1672-1692
刑部河南司郎中
王克昌
荫生
1668-1731
追封第24代衍圣公
孔继濩
1697—1719
衍圣公太夫人
王氏
1692—1752
第25代衍圣公
孔广棨
1713-1731-1743

家族统计[编辑]

宛平王氏功名、官品统计
类型 人数 类型 人数 类型 人数 官品 人数
庶吉士 4名 文进士 6名 武进士 3名 正一品 0名
文举人 5名 武举人 2名 从一品 2名
贡生/监生 26名 正二品 0名
生员 2名 从二品 1名
无功名者 4名 正三品 3名
宛平王氏每代五品以上官员
世系 人数/总人数 比例 当代最高官职者 官品
第一代 0名/1名 0
第二代 0名/1名 0
第三代 0名/1名 0
第四代 2名/2名 100% 明代 陕西右布政使 王爱 从二品
第五代 3名/5名 60% 清代 礼部尚书 王崇简 从一品[5]
第六代 5名/9名 55.6% 清代 保和殿大学士 王熙 从一品[6]
第七代 11名/19名 57.9% 清代 汉中府知府 王克任 正四品[7]
第八代 3名/12名 25% 清代 礼部左侍郎 王景曾 正三品[8]

宛平王氏世系[编辑]

进士身份举人身份贡生/监生身份生员身份武进士身份武举人身份
受封爵位人物五品以上官员
王祖寿
王龙
?-1544
王镗
1525-1584
锦衣卫正千户
王爵
1550-1610
陕西右布政使
王爱
三甲同进士143名
1563-1608
锦衣卫正千户
王崇正
万历丁未武进士
1572-1616
王崇大
庠生
1597-1645
湖广永州卫守备
王来
(初名崇光)
崇祯丁丑武进士
1604-1676
兴州卫千总
王崇节
(初名崇明)
顺治辛卯武举
1606-1672
文贞公、太子太保
礼部尚书
王崇简
三甲同进士289名、庶吉士
1602-1678
王永祚
太学生
1611-1646
王勋
?-?
王焘
康熙戊午武举
1641-1714
文靖公、少傅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王熙
三甲同进士86名、庶吉士
1628-1703
桃源县知县
王槱
荫生
1643-1686
浙江巡抚
王然
荫生(八旗教习)
1647-1710
浙江金华道参议
王照
荫生
1650-1693
贵州巡抚
王燕
荫生
1652-1708
刑部郎中[9]
王默
岁贡生[10]
1654-1712
王克固
(初名万年)
太学生
1632-1680
慈谿县县丞
王克忠
太学生
?-1701
銮仪卫治仪正
王克孝
康熙乙丑武进士
?-?
安邱县县丞
王克信
太学生
1665-1736
太常寺卿
王克庄
庠生
1668-1736
候选光禄寺典簿
王克扬
岁贡生
1678-1727
云南按察司佥事
分巡驿盐道
王克善
荫生
1655-1693
候选六品京职
王克勤
荫生
1656-1672
刑部河南司郎中
王克昌
荫生
1668-1731
户部候补主事
王克宏
三甲同进士37名、庶吉士
1691-1736
户部山西司郎中
王克承
康熙甲午举人
1696-1745
户部河南司郎中
王克端
(初名克贞)
岁贡生
1675-?
泰安州知州
王克刚
岁贡生
1677-1720
汉中府知府
王克任
岁贡生
1671-1740
饶南九兵备道
兼按察使司佥事
王克远
岁贡生
1673-1713
州同
王克宽
岁贡生
1671-1706
山西盐运司经历
王克慎
岁贡生
1688-?
同州直隶州知州
王克修
岁贡生
1693-1772
施南府知府
王如珪
岁贡生
1697-1771
南海县知县
王如珩
岁贡生
1698-1774
岢岚州知州
王如玖
附贡生
1699-1773
候选州同
王介福
1657-1708
王介祥
1673-1722
复州学正
王介祜
康熙己卯举人
1679-1734
王奕曾王瑄
康熙庚子举人
?-1744
高淳县知县
王璲
康熙庚子举人
?-?
礼部左侍郎
王景曾
三甲同进士160名、庶吉士
1682-1760
候选主事
王缵曾
岁贡生
1691-?
兵部司务
王企曾
岁贡生
1697-1733
户部山西司郎中
王式曾
岁贡生
1699-1763
来安县知县
王惺
乾隆壬申举人
1718-1795
安襄郧荆兵备道
王奉曾
二甲进士19名
1752-?
王元长广东白石场大使
署理罗定州州判
王元凤
候选州吏目
王元懿
王元龄

参考文献[编辑]

  • 《清史稿》
  • 《清实录》
  • 《宛平王氏宗谱》(1795年,乾隆60年)
  • 碑传集·卷9、卷12》
  1. ^ 《碑传集·卷9》:“其先家任邱,自公曾祖讳龙,始来京师。”
  2. ^ 刘翠溶,〈河北三家族的人口特征〉,收入《第四届亚洲族谱学术研讨会会议记录》(台北: 联合报国学文献馆,1989),61-98:“王氏始祖的身份有二个特点:(一)他是单身的移民,后来娶妻而入籍宛平;(二)他是卖毡为业的小商人。”
  3. ^ 《香祖笔记·卷2》:“正月二十七日,前少傅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熙卒。公礼部尚书文贞公崇简长子也,顺治丁亥进士,父子同官禁林,又同为学士。康熙壬戌,以兵部尚书大拜,居政府者二十年。辛巳,以病予告,至是卒,年七十六,赐谥文靖。王文贞公六子:长熙,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次槱,桃源县知县;次然,广西布政使司布政使;次照,浙江金华道参议;次燕,贵州巡抚都察院副都御史;次默,刑部郎中。阀阅之盛,时无其比。”
  4. ^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六十五》乾隆三年。戊午。三月......○赐衍圣公孔广棨之母王氏御书扁曰冰霜劲节......
  5. ^ 《清史稿114》:“尚书,初制,满洲一品,汉人二品。顺治十六年改满尚书二品。康熙六年复故,九年仍改正二品。雍正八年俱定从一品。”;太子太保从一品
  6. ^ 《清史稿114》:“内阁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初制,满员一品,汉员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与汉同。雍正八年,并定正一品。”;少傅从一品
  7. ^ 《清史稿116》:“府知府一人。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从四品。”
  8. ^ 《清史稿114》:“左、右侍郎,初制,满洲、汉军二品,汉员三品。顺治十六年改满侍郎三品。康熙六年复故,九年仍改正三品。雍正八年俱定从二品。各部同。”
  9. ^ 宗谱写作刑部江南司主事
  10. ^ 宗谱写作廪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