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桅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插桅杆村香港沙田区的一条客家村落,在多石牛皮沙二村之间,村民尽为姓。詹氏太公于清朝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从大埔船湾分支而来,至今已传七代,历一百三十四年(连由大埔船湾开村起计,前后若共三百年)。该村背山面海,村前为昔日的交通要道圆洲角,村民因经常看到大小帆杆飘扬的景况,故取村名为“插桅杆”村。1948年以前,新界各村仍未有到户的自来水之设,因“插桅杆”村出外谋生者众,又念乡情,于是一起汇钱回村集资装置水喉,村中各户均有水喉设于屋内,令该村成为新界各村落中最早有自来水的村落。 [1]

昔日该村背山面海,前为“圆洲角”,而当时“圆洲角”有一渡头,为海上交通要道,故海面上常有许多船只停泊及来往,詹氏太公于村中向海眺望之时,常见停看大大小小设有帆杆的船只,远看就像插满了桅杆似的,故将该村取名为“插桅杆”村。

昔日村民均以务农为主,其后并有从事建筑,由于环境不断变迁,有不少村民舍农事而往海外谋生,尤以较年轻者,至现在,大部分村民已在外地,村中房屋多租予外姓人;加上“圆洲角”一带已经填海,不单见不到海,亦无处可插桅杆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曾作了一次全新界各乡村之首创。直至1948年,新界各村仍未有到户的自来水之设,街喉通常只设于一些大街市,各村村民多用山水或井水,当然不及自来水的方便;可能该村出外谋生者众,又念乡情,于是一起汇钱回村集资装置水喉,遂令村中各户均有水喉设于屋内,成为新界各村落中最早有自来水的。

现今的插桅杆村
地处沙田小沥源旺中带静的一隅,村民享受恬静自然的居住环境之同时,与便利的城市生活其实只是一街之隔。随着位于插桅杆村对面的愉翠苑于2001年落成,交通及民生配套更见完善;居民现在前往巴士总站、餐厅、超级市场及街市等只需5分钟路程。2004年起港铁第一城站启用,插桅杆村居民只需8至10分钟即可步行至第一城站乘搭港铁。

插桅杆村位置
“插桅杆村公厕”: https://goo.gl/maps/uFzC1ppoEkymSzRZ7

参考资料[编辑]

  1. ^ 插桅桿. [2015-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插桅杆村之源起 - 马鞍山民康促进会 https://mos.hk/shatin/10/22/7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插桅杆村历史建筑 - 香港历史与社会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计划) https://hkhiso.itsc.cuhk.edu.hk/history/gallery/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