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庆元荣康王朱祐椐(1480年代—1546年2月18日),明朝崇简王朱见泽庶三子,明英宗孙。[1]

生平[编辑]

《弇山堂别集》卷036作其“寿七十四”,即生于成化九年(1473年),但与其兄瑞安恭简王朱祐桓和崇靖王朱祐樒分别生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和成化十八年(1482年)矛盾。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四月赐名。[2]

弘治七年(1494年)十月,明孝宗御奉天殿传诏,遣保定侯梁任、永康侯徐锜、怀宁侯孙泰、会昌侯孙铭、驸马都尉杨伟、马诚、崇信伯费淮、兴安伯徐盛、成安伯郭宁、彭城伯张信、惠安伯张伟、清平伯吴琮、建平伯高霳、武进伯朱洁、南宁伯毛良、刑部右侍郎戴珊、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谧、通政使司左通政毛伦各自持节充正使,翰林院侍读江澜、尚宝司少卿杨泰、户科给事中王玺、礼科右给事中孙孺、兵科给事中东思恭、中书舍人孙琰、户部郎中李文安、员外郎胡倬、礼部员外郎尹万化、兵部郎中费瑄、刑部员外郎尹嘉言、屈直、周东、商良辅、工部员外郎朱恩、周濬、鸿胪寺左少卿杜英、李𬭼充副使,册封朱祐椐为庆元王。[1][3]

弘治八年(1495年)十二月,孝宗命有司为朱祐椐及其四妹营建府第,他人不得引以为例。[4]

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明武宗御奉天殿传诏,遣宁阳侯陈继祖、崇信伯费柱、建平伯高霳、应城伯孙钺、成安伯郭宁、恭顺侯吴世兴、镇远侯顾仕隆、宣城伯卫璋、武安侯郑英、遂安伯陈鏸、平江伯陈熊为正使,中书舍人陆爰、牛纲、刘皋、行人孟洋、陶骥、涂敬、曹仿、太常寺寺丞纪世梁、鸿胪寺寺丞聂友忠、兵科给事中白思诚、翰林院编修湛若水为副使,持节册封西城兵马副指挥杨世清长女杨氏为庆元王妃。[5]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正月,朱祐椐去世,明世宗闻讯辍朝一日,按例赐祭葬。[6]他的嫡长子朱厚焞已经去世,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十二月,朱厚焞的庶长子朱载圿受册袭封。[1][7]

评价[编辑]

注释及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明史》卷一百四·表第五·诸王世表五
  2.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七》
  3.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九十三》
  4.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
  5.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三十六》
  6.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
  7.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三》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庆元国国王
1494年-1546年
继任:
孙庄懿王朱载圿